旧版银英动画考古——休伯利安级旗舰

前情提要: 本系列专栏乃为怀旧之用,也可以作为对旧版《银河英雄传说》动画感兴趣但介于篇幅庞大而一时无法全部观看的朋友粗略了解旧版动画的切入点。
审美观是一种很难统一的东西,但不论如何,旧版动画那些颇有朴实厚重之风的舰船和其它武器装备的设定在今天也应该能找到喜欢它们的人吧?
同盟军第十三舰队旗舰休伯利安:

在帝国与同盟漫长战争的最后几年中,同盟军最负盛名的舰队定是第十三舰队无疑,而最为传奇的旗舰则定然是杨威利提督的座舰“休伯利安(Ὑπερίων)”,该名源自于古希腊神话中的泰坦巨人。这艘战舰在杨威利升任中将并担任新成立的同盟军第十三舰队司令官时成为他的座舰,并伴随他一路与帝国军战斗至巴米利恩会战的终结(在要塞对要塞战役期间,因杨威利提督被传唤回海尼森忍受刁难式的质询之故,“休伯利安”曾短暂地由梅尔卡兹老将军乘坐出战)。此后“休伯利安”成为了率同盟军残部游离在外的梅尔卡兹老将军的座舰,而杨威利则在余下的生涯中始终搭乘“尤利西斯”号战舰指挥作战。“休伯利安”最终战沉于帝国与伊谢尔伦军的最后一战,梅尔卡兹老将军亦随舰战死。


在亚斯提星域会战之后,同盟军第四、第六两个舰队已然难以独自成军,于是同盟方面索性将这两个舰队的残存舰艇合兵一处编成一个新的舰队,也就是第十三舰队(即便合并了两个舰队的残兵,新成立的第十三舰队舰艇数目也不过标准舰队编制的半数而已),“休伯利安”正是这个舰队的旗舰。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就是这么一支半支堪称残兵败将拼凑而成的舰队,居然在同盟高层的异想天开之下被派遣去攻打同盟军历代动员数个舰队多次进攻都未能拿下的伊谢尔伦要塞——就因为巴望着“奇迹的杨”能再创造一个“奇迹”,这不是同盟方面最后一次带着侥幸心理开战,但亦为期不远矣。
因为杨威利所采用的策略重点是使用蔷薇骑士联队从内部攻占要塞之故,“休伯利安”连同第十三舰队大部都并未真正地在攻占伊谢尔伦要塞的战役中与敌舰交战。
这个机会并不遥远:
在杨威利“轻易”攻占伊谢尔伦要塞的大胜之后,同盟方面似乎已然被冲昏了头脑——又或者并没有,只是那帮脑满肠肥的高官关心选票更甚于士兵的性命——居然在几乎没有计划的情况下动员起了一支空前庞大的舰队想要一举攻入帝国的星域。第十三舰队很不幸地亦跻身参战舰队之列。在帝国方面发动的反击中,同盟军绝大多数舰队都被重创或消灭,但早已对此有所预料的第十三舰队连续摆脱了帝国军坎普舰队和吉尔菲艾斯舰队的追击,相对顺利地撤退至亚姆立札星域。
在亚姆立札星域会战中,“休伯利安”向恒星表面发射大量核导弹,成功引发一阵剧烈的恒星风,借着风势,第十三舰队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向斜上方突进,一时间逼退了米达麦亚舰队的进攻。在此之后,第十三舰队更是重创了急于建功的黑色枪骑兵舰队,但这些战果对同盟军总体的失败已然于事无补。

在这次愚蠢的“大攻势”之后,部分对同盟政府失望透顶的军官决定“使用武力来矫正当局的腐败”,所谓的“救国军事革 命委员会”由是诞生。理所当然地,杨威利所属的舰队(此时已经更名为“杨舰队”,专门负责伊谢尔伦要塞的防卫)拒绝加入他们的行列。宇宙历797年,“休伯利安”作为杨舰队的旗舰指挥了多利亚星域会战,此役以同盟军第十一舰队全军覆没告终。
同盟内战结束之后,在特留尼希特的授意下,杨提督被传唤回海尼森接受刁难式质询,“休伯利安”号在此期间依旧留在伊谢尔伦要塞。是故,在随后帝国军携最新的移动式要塞“秃鹰之城”大举来袭之时,“休伯利安”号一度处于梅尔卡兹老将军的指挥之下。这一情况只持续到杨威利返回伊谢尔伦要塞,此后“休伯利安”依旧是杨提督的座舰。


宇宙历798年,因同盟方面轻率地接纳了银河帝国废帝艾尔温·尤瑟夫的流亡之故,早有准备的帝国军对同盟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为麻痹同盟方面的判断,帝国军在起初依旧派出罗严塔尔指挥的舰队对伊谢尔伦要塞发动猛攻。在罗严塔尔发起的攻势中,杨威利将“休伯利安”作为诱饵编入了迎击舰队(他本人仍在要塞当中),使得罗严塔尔因急于猎杀杨威利而将自己的旗舰“托利斯坦”暴露出来,同盟军最负盛名的陆战部队“蔷薇骑士”连队趁此机会跳帮了“托利斯坦”,但未能杀死罗严塔尔。此后因帝国军决意取道费沙走廊之故,伊谢尔伦要塞的战略意义已失,因此在留下一些陷阱之后杨威利率领全军从要塞撤离。正是因为撤军果断之故,杨舰队才能及时出现在兰提马力欧星域会战的战场之上,创造出让同盟军迎击舰队的残部脱离战场的时机。

然而,这也不过是为同盟争取了一丁点缓口气的机会而已,即便在随后的战斗中杨舰队先后击败了史坦梅兹舰队和瓦列舰队也是于事无补。当此之时,唯有直面莱因哈特本部并战而胜之或可为同盟寻得一线生机。而莱因哈特方面亦苦恼于捕捉不到杨舰队的行踪而迫切地想要创造与之决战的机会。在双方皆欲除对方而后快的情况下,宇宙历799年,巴米利恩会战正式打响。

会战之初,帝国军的多层防御战术颇见成效,同盟军虽一口气击穿数支帝国军舰队的阻拦,却始终未能对帝国军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反而使得自身疲惫不堪。若是这个策略能够一直坚持下去,或许会战的结果会有所出入,但历史不容假设:莱因哈特做出了一个选择,这个选择让帝国军陷入了战术了劣势,如此而已。纵然其后又有缪拉这样的良将及时赶到并拼死奋战,但在会战接近尾声之时,同盟军上积累的优势依旧以稳定又不可阻挡的态势增加着,从“休伯利安”的舰桥之上望去,帝国军总旗舰“伯伦希尔”已经赫然在目,只待一声令下,就可万炮齐发——
——噩耗以超光速从海尼森传来:
自由行星同盟,投降了。

依照战后帝国与同盟之间签订的《巴拉特合约》,同盟军必须拆毁所有的战列舰和航母,“休伯利安”自然名列其中,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至帝国与同盟间战火再燃之时,“休伯利安”号都还没有真正开始拆解。在时任同盟军参谋长一本正经却又满怀调侃之意地签下让渡书后,“休伯利安”连同其它5500余艘舰艇在姆莱、费雪和帕特里契夫三人的带领下前往投奔重归伊谢尔伦的杨舰队,余下的同盟军舰艇则在比克古元帅的率领下全员出动最后一次以同盟军的名义迎战帝国军。
宇宙历800年1月,这支流浪的舰队终于加入了杨舰队(此时已经更名为“艾尔法西尔革 命军”),但此时杨威利的座舰已经更换成“尤利西斯”,“休伯利安”号遂交由梅尔卡兹老将军使用。

宇宙历800年4月,“休伯利安”参与了将黑色枪骑兵舰队和法伦海特舰队诱致伊谢尔伦回廊内部并加以歼灭的作战,是役帝国军一级上将亚达贝尔特·法伦海特战时。同年5月,在皇帝莱因哈特率本部舰队前来进攻时,“休伯利安”也同样跻身艾尔法西尔革 命军的迎击舰队之中。伊谢尔伦回廊战役最终以皇帝莱因哈特突然病倒而草草收尾,此后帝国方面首次主动向伊谢尔伦要塞发送了何谈的邀请函。截至此时,“休伯利安”仍然保持着自十三舰队成军以来从未在战场上遭受损伤的记录。
然而,在宇宙历801年6月1日时,这一记录终于被打破了:因总旗舰“伯伦希尔”被跳帮而盛怒不已的帝国军(黑色枪骑兵舰队尤甚)对同盟军发起了及其猛烈的攻击,在本次攻势中休伯利安接连被帝国军炮火命中,最终护盾崩溃而被击毁,梅尔卡兹老将军随舰战死。


作为在埃阿斯级旗舰诞生之前的上一代旗舰,在第十三舰队成军之时“休伯利安”其实已经退居二线,在第三边境星域分舰队那里担任旗舰了。在匆忙中,这艘战舰进行了紧急地现代化改装(如此之匆忙以至于连更换舷号这件事情都没有做,正常情况下同盟军舰队旗舰的舷号应当是XX01,XX对应舰队数字,但“休伯利安”自始至终都是144M),配备了更强大的指挥系统并在舰体表面加装了大量天线。即便如此,就单舰的指挥能力而言,“休伯利安”仍然不能和埃阿斯级旗舰相提并论,无法遂行一万艘以上的指挥。在第十三舰队仅仅半满编的情况下这当然不是问题,但在舰队将来规模必定扩大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休伯利安”来指挥就有些不够了。不过,考虑到第十三舰队的指挥体系并不局限于“休伯利安”一舰,而是联动了“阿格特拉姆”、“特里格拉夫”、“莫利亚”等分舰队旗舰的缘故,对第十三舰队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在“休伯利安”级最初设计之时,斯巴达尼恩战斗艇尚未出现,因此本舰起初并无舰载机的搭载能力。至宇宙历770年时,用于战斗艇的小型反应炉问世,本舰才又增设了舰载机的配套设施,舰体后半部侧面的两道沟槽即为机库所在。
休伯利安级的舰桥凸出于舰体中部,全无遮蔽,因此相较于后来埃阿斯级旗舰采用的埋入式舰桥,休伯利安级的舰桥有更大的被直接命中的风险。但反过来说,这样的舰桥在获取信息方面也更加方便,而且旗舰亲临一线的概率也比较低。与埃阿斯级通常采用的隐藏式导弹发射装置不同,休伯利安的导弹发射装置也直接设置在舰桥下方的斜坡处,这也是为了便利而对安全性作出的妥协。在舰桥下方舰体的两侧设置有“燃料搜集装置”,可以通过电磁场捕获星际空间中游离的物质作为燃料,相类似的装置被埃阿斯级旗舰继承,但在尺寸上略有缩减。
在火力配置方面,“休伯利安”虽然尚不及埃阿斯级那么强大,但32门主炮和80门副炮的配置也远超同盟军标准战舰,不过从外观上来看,副炮的布置似乎集中在舰体的前半部分,因此火力方面可能会存在一些死角。除此之外,“休伯利安”还搭载有24架斯巴达尼恩战斗艇,有较强的空战能力。
“休伯利安”长911米,宽70米,高(含天线)284米,舰员915人。
主要武器:
舰首25cm中子光束炮32门;
舷侧(单侧)副炮40门;
舰载机:24架斯巴达尼恩战斗艇。



马萨苏伊特:

马萨苏伊特(Masasoite)的名字源自于印第安部落Massasoit,它是亚典波罗中将的座舰。这艘战舰最早于宇宙历800年的伊谢尔伦回廊战役中登场,其时亚典波罗中将正使尽浑身解数意图将黑色枪骑兵舰队诱入走廊之中歼灭。在本次战役中,“马萨苏伊特”全场参与,除去被战斗中产生的乱流冲击颠簸之外并无重大损伤。
在杨威利被暗杀之后,“艾尔法西尔革 命政府”解散,“伊谢尔伦共和国”成立,“马萨苏伊特”仍作为共和国军舰队的一员继续服役,直至终战。


作为“休伯利安”的同级舰,“马萨苏伊特”在外观上与前者略有不同,最主要的差别要属舰船的武器配置:“马萨苏伊特”足足在舰首配备了50门主炮,火力相当惊人,在副炮的配置上,“马萨苏伊特”的数量要小于“休伯利安”,单侧仅配有31门副炮,但“马萨苏伊特”的副炮配置更加均匀一些,死角也更小。除此之外,“马萨苏伊特”作为较早出现的舰艇,其舰桥的样式却接近后来的同盟军战舰,因此它很可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改装。在天线的数量上,“马萨苏伊特”要远远小于“休伯利安”,因此可以推测其舰队指挥能力同样远逊于后者。
“马萨苏伊特”长950米,宽70米,高(含天线)275米。
主要武器:
舰首中子光束炮50门;
舷侧(单侧)副炮31门。

内容来源为银河英雄传说英文百科:
https://gineipaedia.com/wiki/Category:Alliance_vessels
参照日文来源对内容进行了一定修正,有错漏之处欢迎指正:
https://asahiw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