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围绕"四化"精准发力,让乡村治理找到方向

2020-05-14 12:34 作者:青年成长杂谈  | 我要投稿

达州市渠县渠南街道大山村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以来,渠南街道大山村高度重视乡村治理工作,坚持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作为根本目的,在党的建设、产业发展、制度约束和干群关系等方面精准发力,逐步形成渠县乡村治理新格局、新标杆、新方向。

渠县渠南街道大山村位于渠城南面,距县城2公里,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888户、3009人,现有共产党员58名,设6个党小组,村级后备力量储备2人,优秀农民工后备力量3名。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49元,集体经济收入27.4万元,人均90.9元。近年来,渠南街道大山村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中,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群众夜校教育示范基地"、"市级文明村镇"、"幸福美丽新村"、"先进基层党支部"、"县级基层党组织"等多项殊荣,乡村基层治理工作受到中央领导、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渠南大山村乡村治理工作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开展:

一、 围绕党的建设"核心化",让群众找得到组织

过去,大家都知道"有困难找组织"。当前,在小农经济面对大市场冲击的情况下,农村的生产生活各自为阵,找不到依靠留不了人,有的群众在需要帮助时,不知道找组织,或找不到组织,这不能怪群众。大山村以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为契机,回引在外成功人士担任肖云贵支部书记,回引大学生雍雪剑担任村主任,回引退役军人雍雪剑担任文书,充分发挥有有知识、有道德、有情怀、有威望的能人作用,培养和夯实基层党组织,坚持把"互联网+"融入基层党建的宣传教育工具,创新实施"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实施"农村党建电商扶贫计划","党员示范项目带动"行动,开展通过"电商+产业基地"、"电商+龙头企业"、"电商+专合组织"等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培育壮大电商品牌,注重把电商能人培养成党员、贫困党员骨干培养成电商能人,同时通过"互联网+党员干部"培训提升干部创新创业意识,通过"互联网+远程教育+大喇叭"惠民工程"党群服务E平台"以及建立村级公共服务站,让农民足不出村可享受公共服务活动,办事不出村组户和信息化记实管理,确保群众在生产生活上遇到困难能第一时间找得到组织。通过大山村的组织体系建设,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职的人专心做事,让群众更有依靠、基层党组织更有凝聚力。

二、围绕产业发展"全面化",让乡村找得到效益

乡村要振兴,治理要有效,产业是支撑。近年来。大山村紧紧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等方面着重培育。一是全村集中连片规模种植柑橘2000余亩,发展生猪和种猪养殖规模户4家、1万头,"跑山鸡"规模养殖10万余只,年实现销售收入近6000万元,解决了全村100余人务工,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二是全面建成农产品初加工链条,建有农产品加工厂房7000平方米,初加工生产线4条,年加工柑橘(柠檬)1000吨;建有农产品冷藏库500吨,实现农产品全部分选销售、储藏保鲜,有力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发展城乡融合乡村旅游。依托"渠县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通过"魅力绿链"打造,有机联结了县城与"南庭湘苑"、"华橙酒香"等住宿、休闲、娱乐、垂钓、采摘一体的农家乐,可接待3000多人,从而创新了城乡发展模式,做实了"田园渠南"产业发展。

三、围绕制度约束"细致化",让治理找得到门路

农村治理问题仍然是我县面临的核心问题,乡村治理规范不仅包括法律法规,而且还包括乡规民约等其他制度约束。良好制度约束能够较好地实现国家法对乡村的治理,满足村民的法律需求,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又能吸收保留传统习惯法中的有益内容。2019年以来,大山村一是构建"自治"新格局,制定村规民约,形成维护社会治安、调解民间纠纷、保障村民利益、实现村民自治,民主议定和修改并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实现移风易俗经常化、婚丧事务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二是培养"法治"新观念,通过开展村"两委"干部法律知识培训,组织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构建"第一书记+村干部+法律顾问"的调解工作组,充分利用村大调解中心,普法挂图、宣传牌、广播电视、网络、远程教育、法律图书角、法制宣传栏等载体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让法制深入人心;三是营造"德治"新风尚,通过制定《尊老爱幼公约》等制度,开展"最美家风"活动11场次,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清洁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引领群众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四、围绕干部群众"亲情化",让基层找得到认可

干部群众关系紧张,主要在于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群众工作方法跟不上,群众对干部不信任,没有找到认同感。多年来,大山村始终坚持抓好两委商议、群众评议、监督委员会审议、"三务公开"和院坝纪检行等活动,增强了村民参与意识,健全了民主监督机制,把群众代表决策的内容、过程、执行情况,全面真实地进行公开,确保重大事项的决议和决议实施全过程自觉接受党员、村民的监督,切实做到以公平正己、以公理服人。同时依托坝坝讲坛、群众夜校、文艺演出和"群众大走访、作风大整顿、干群一家亲"等活动,切实加强基础意识形态引领,教育群众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有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认可。


撰稿人:达州市渠县农业农村局 徐芮




围绕"四化"精准发力,让乡村治理找到方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