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宰贤Tmxi和骄猛王座OZA
进口粘套,其实有两个派别,以胶面粘性来说,有一种是有盖胶层的,另外一种是没有盖胶层的。狂飙这种就是典型的有盖胶层的,这一层是专门负责提供粘性的,所以有盖胶层的粘性肯定是更好。但盖胶层并不意味着就高端,蝴蝶的D09c就没有盖胶层。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套胶之中,唯佳中国,踏舞二,王者oza,挺拔k1plus,多尼克r1这些都是有盖胶层的,有盖胶层的薄摩擦的时候就很像狂飚三。另外,像d09c,皇朝zgr,多尼克c2,c1,aibiss,岸度c48,c53这些是没有盖胶层的,它们在薄摩擦的时候是半粘半涩的感觉,和狂飚类似,但不是完全相像。
现在的进口粘套越来越多,如雨后春笋一般,假以时日,进口粘套的市场可能会慢慢接近进口涩套。为什么进口粘套越来越多?因为粘性套胶确实是可以极大提升旋转的技术路线。目前外套提升旋转的思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薄胶面厚海绵的涩套,薄胶面利于裹球,厚海绵也利于裹球 ,通过裹球来提升旋转。另外一种就比较直接,增加胶面的摩擦力,做粘性的胶面。在40+塑料球时代,纯涩套其实也可以做出强烈的旋转,但没有粘性的胶面在中小力量下的旋转制造能力依然是落后于狂飚的。虽然发足力之后,当胶面和海绵充分裹球之后,涩套的旋转也是极强。但粘性胶面在中小力量下的旋转,还有就是拉高调弧圈球时候的优势是肯定存在的。
所以目前来说,外套是在两条腿走路的,一种是提升涩套的旋转,另外就是大量研发粘性外套。粘性外套也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有盖胶层的“纯粘”,一种是没有盖胶层的“半粘半涩”。
王座oza除了海绵做得太硬,重量太重之外,其实也不算太失败的产品。但是因为海绵确实太硬了,重量确实偏重,所以只能练球,偶尔兼顾实战。它主要的优势就是免刷油,这个是实打实的优势。狂飚虽然好,但是不刷油就没得打。oza是有盖胶层的,所以它的粘性是确实好,类似挺拔k1plus,也类似多尼克r1。搭配tmxi,正手拉半出台的时候,oza手感甚至是超过橙海绵狂飙的。虽然oza很硬,估计有60度,比皇朝zgr还硬,打确实是内能蛋糕海绵,所以中小力量的裹球感是比橙海绵狂飚好一些的。因为粘性好,拉球确实比涩套转,旋转是它的优点,拉球的旋转甚至是超过了橙海绵狂飙的。小球处理也是很好,这一点其实类似蝴蝶的aibiss,海绵特硬,所以根本不会虚弹,小球控制极其扎实,你想让它出界都难。中近台拉球是可以的,oza和aibiss拉半出台,中台相持都是可以的,粘性充足,海绵活性高,弹性不错。但退台就不行了,海绵太硬了,有史以来最硬的海绵之一,oza和aibiss都是,退台基本上打不透,比42度蓝国还硬的感觉。oza确实重量大,大板面不适合,小版面还行。
如果你是标准板面,不喜欢刷油,主打中近台,oza确实可以打,速度不错,旋转好,海绵支撑力很扎实。oza其实和蝴蝶aibiss很像,优点是中近台确实好打,但因为海绵硬,两者都难完全打透。不得不说,海绵的硬度并不是越硬越好,硬到蝴蝶50度,德系60度的时候,那真的是难打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