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时光浸润的亲密关系(亲子、亲戚、伴侣、挚友)2023(下)开篇语1
题记: 没有一段被称得上“亲密关系”的关系,不经历千锤百炼。 我们和很多人、事、物有过关系。 风吹过面颊,一瞥而过,和风建立了瞬间的滋养关系。 千万人中今日遇见张快递员,和快递员师傅建立了短暂的服务关系。 我们和家人有关系,同在屋檐下,一起生活;和同学同窗十载,一起学习,我们有关系,但这些都未必可以称为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是双方在此段关系中可以顺畅的表达彼此的情绪和思想,可以允许彼此把七情六欲舒畅流淌; 亲密关系是在双方缔结的关系中,经历通达世事,彼此疗愈,最后双方得到精神层面的成长; 亲密关系是指双方,它具有排他性。唯有一方从另一方的镜映中看见自己,整合自己。 亲密关系还夹杂着爱与恨,事件和时间的考验。和普通关系不同的是,亲密关系翻山越岭扛住了握手言和,探索出了每次解决冲突的方法。亲密关系不仅不排斥冲突,它还大大咧咧的以冲突为度量衡,以此区分开普通关系。它在极致的爱与极致的冲突间探索着彼此的边界和底线,为日后的相处找到基准线。 没有经历过冲突重获新生的关系称不上亲密关系。 我们和社会的相处投射着父亲对我们的引导,而每个人的第一段亲密关系却是和妈妈建立的,它诱导着我们未来的无数段亲密关系。 我们在深度亲密关系中体验到的是若即若离,还是担心失去,是一味索取,还是不停付出,它呼应着我们的母婴关系。 当然和世间的万事万物一样,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体验感也并非一成不变,母婴关系只是提示着我们如何看待后天在亲密关系中自己的呈现状态和体验感,从而达到自我觉知。 1.孩子和父母 在孩子的成长初期,父母尽可能的提供给孩子安全稳定的亲密关系,让TA体验到,最亲近的人之间彼此是可以吐露心声的,是可以依靠的,是可以托付的。 TA的妈妈在TA婴幼儿的时候给予了积极无条件的关怀,TA的爸爸给了TA外在稳定踏实的环境安全感。 我们希望每个孩子能有人之初健康稳定的亲密关系,这是TA一生亲密关系的雏形。并非每个孩子都如此幸运,如若是这样,生命还有机会展开其他的境遇。 2.亲戚 祖父母或是兄弟姐妹之间也是很好的依靠,也许给予最初爱意的不是妈妈、爸爸,而是兄弟姊妹。从和他们的相处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深度亲密关系,那种彼此之间永恒的依恋感。 后天和亲戚之间的相处,在一定程度中疗愈了和原生父母的相处。 生命总会有顽强生长的机会,在暗夜给予阳光雨露。 3.重要他人 即便我们错过了亲缘之爱,那些生命中出现的重要他人,还有机会让我们体会到良好的深度亲密关系,以至于帮助我们给予他人稳定的安全关系。 他们可能是我们的师长、同事、挚友,伴侣。 在和他们的后天相处中,让我们感受到不离不弃,稳定的依恋关系,这对于我们了解自己,愈合创伤,建立关系至关重要。 这样的人群被称为后天的亲密关系者,他们可能是自身稳定感很强的人,或是自我已走出情感缺失的局面,愿意给予他人温暖和智慧的人。 在和他们的相处中,这样的关系依然会经历考验,往往双方需要经历在岁月中遇到的七七八八、琐琐碎碎、大大小小的事情;三年、五年、七年、十年,相处的时间;物理空间的分离带来的距离感。 如酝酿着一壶好酒,即便后天遇见了对的人,亲密关系也需要经历千锤百炼,只不过和错的人相比而言,那些对的关系中总有一份原始信念让彼此牵绊。 心理学家称亲密关系中的“原始信念”来自两项:其一正向相似的内在生命价值观,其二负性情结彼此的关怀。 最后,如我们和母亲的关系那般,从和妈妈共享一个身体,到喂奶吃奶的合作,彼此了解,彼此磨合,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发生着心理变化,母亲也发生着心理变化,直到母亲离世,这份亲密关系也依然会发生着动态的变化,双方无不在这份关系里彼此成长。 如果母婴关系如此,我们在看待其他亲密关系的时候,也不必苛责它需要一步到位,永恒爱的承诺或是不可变化。我们接纳亲密关系动态的变化,在爱与恨,分和合之间照见彼此。 没有一件事情是一成不变的,当我们不追求完美的亲密关系时,我们也就不苛责那个时时刻刻要一呼百应,一叫就到的“乳房”,于是我们就能在亲密关系,在任何关系中找到一份松弛感:体会自己,表达自己,体会他人,听得见对方的表达,然后享受深度亲密关系带来的自我内在成长和亲密关系在不可预知的外部世界下带给彼此的内在安定感。 我们会更多的探索如何建立健康良好的亲子关系,如何在后天找到彼此成长的亲密关系,如何在亲密关系中自我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