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乒乓那些事儿 ——(八十四)内乱再起韩乒上下失和 冲刺北京国乒南北同欲
先给各位读者抱歉,不好意思设计章节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导致这一章字数严重不足,也就六千余字,没办法,2008年的章节基本确定,世乒赛+亚洲杯一章,奥运会两章,实在是拆不动,和大家抱歉,大家当一个中间过渡章看就好。

2007年还没结束。
因为写对于北京奥运会女乒影响比较大的世界杯和总冠军赛,我们跳过了一些比赛。
比较重要的是全锦赛和总决赛。
其实这对球员们不太友好。
两方面,从笔者的角度来讲,容易忽略一些人的荣誉成就,打乱叙事节奏;而从当事运动员的角度来说,那就是赛程密集,真的累得半死不活了。
尤其是男乒女乒的主力们,在此之前是在欧洲轮番鏖战,女乒还好,怎么说也就是公开赛,男乒众将们可是实打实跟波尔柳承敏打了血战,打完世界杯还有公开赛,在欧洲一个月高强度对抗,再加上旅程奔波,可以预料国乒主力们的比赛状态确实有点担忧。
事实上在男团上就证明了这点,没参加欧洲赛的郝帅在男团赛场上一路超神,八强之后单打全胜,不过决赛面对人员齐整的八一,天津就打不过了,虽然郝帅3:0横扫王皓,但是依然1:3不敌天津。

当然,郝帅也不用说如果能拖进第五场自己能咋样,因为在随后的单打他就输掉了这场本来应该在男团决赛就该上演的对决。
这个本来要和郝帅在男团决赛打决胜盘的选手就是张继科(这时候张继科被交流到八一,曹臻来了山东)。

不过郝帅也不用伤心,这已经是天津男队自1992年全锦赛以来的最佳战绩了。
而女团方面,北京女队由于三位主力全部不在(老张没参加,郭焱没打团体,丁宁交流到了成都),所以从开打大家就无限看好辽宁,不过坐拥王楠郭跃的辽宁女队还是一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而唯一能和辽宁匹敌的山东女队又不知道为啥没让李晓霞和彭陆洋两位上场,最后辽宁顺利捧起了女团冠军。
我们亲爱的梦姐的第一次团体四强被郭跃打了一个3:0……
实话实说,下手很狠。
双打比赛由于北京奥运会的团体出现双打局,所以这次直接跨协会按照国家队进行搭配分组,这就自然对于国家队的T1选手比较有利了,最后夺冠的是郝帅刘诗雯,他们4:2战胜了王励勤郭跃的世界冠军组合,拿下了2007年全锦赛的混双冠军。

而女双方面由于楠宁没参加,最大的热门当属锤跃,其次就是卫冕冠军丁宁刘诗雯。
不过这一次丁宁刘诗雯没有延续上一年的胜利,郭跃李晓霞完成复仇,4:2战胜丁宁刘诗雯,成为了女双冠军。

男双冠军由于国乒不打算让陈玘出战北京奥运会,所以这次国乒主要是让二王二马搭档,最后这四位也确实打进男双决赛,最后有过配合经验的王励勤马琳拿下了男双冠军。
女单比赛比较正常,新生代在经历了2007年的比赛锻炼后,在楠宁不参赛的情况,对郭跃、郭焱和李晓霞展开了疯狂的冲击。刘诗雯在击败了自己的同门师妹木子之后,接连爆冷了郭焱和郭跃,得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全锦赛女单冠军。
男单冠军归属王皓,但是黑马则是张继科,在男单四分之一决赛,张继科4:2战胜了马琳,打进了全锦赛的男单四强,虽然在男单半决赛1:4不敌马龙,但是这个四强对于张继科极其重要,可以说正是这个男单四强,让张继科拿到了后北京时代国乒T0角逐的入场卷。
打完全锦赛,国乒众将回师北京,准备总决赛。
按照常理,今年的总决赛真的不应该放在北京,毕竟这已经是中国大陆五年内第四次主办总决赛了,这中间唯一一次还是在香港,不过一来中国乒协这边承接赛事有保证,二来明年北京奥运会,能提前检验一下,还是检验一下的好。
不过总决赛还没开打,韩国这边出了事儿。
《那年乒乓那些事事儿》每部分保留节目——韩国队内讧再次上演。
作为为数不多从本书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都有出场的剧情,韩国队的内讧历史也是源远流长了,而主角也都是老熟人,韩国乒协主席千荣石和两位主教练玄静和、刘南奎。

先递交辞呈的是玄静和。
早在大王者杯比赛之前,也就是12月7日,玄静和就向韩国乒协递交了辞呈,刚刚结束新婚蜜月旅行的刘南奎虽然不知情,但是真不愧是玄静和一辈子的好男闺蜜,直接表示无条件支持,同样递交辞呈。
这次内讧无非两个问题,老问题是人事,新问题是赞助。
作为韩国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位出身运动员的乒协主席,千荣石自然也是真的懂乒乓球,所以自然也犯了很多外勤转入内勤后的毛病,动不动指挥越界越级指挥外勤,虽然千荣石是亚锦赛男单冠军和带领韩国女队在1973年萨拉热窝夺冠的主帅,但是说到底刘南奎和玄静和也不是千荣石带出来的,而刘南奎和玄静和也都是拿过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的大咖,也都有自己的傲气,老是被上级干涉自然也是愈发不满。

更要命的是,作为带领球员外出比赛,并制定日常计划的主教练,刘玄二人甚至不能决定队员名单,而千荣石又要两位主教练为不是自己挑选的名单负责,这使得双方矛盾更进一步激化。
当然,这其实并不新鲜,类似的剧情在国体也不知道上演了多少回,刘南奎与玄静和也不是第一次因为这事儿闹辞职,这次的爆点则主要是后一个问题——赞助。
众所周知,除了以国乒为代表的少数几个乒协,大多数乒协都是要依靠赞助过日子的,换言之就是自己挣多少花多少,除非极其特殊情况,韩国乒协也不意外。
自从千荣石上任以来,韩国乒协的赞助费便是一路雪崩,03赛季,乒协还能获得12亿韩币的赞助,而04赛季在柳承敏获得男单金牌,整个韩国乒乓球队一共获得一金两铜的优秀成绩下,赞助费较前一赛季反而骤降6亿韩币,05和06赛季分别只有5亿,到了07赛季更是创了新低,只有4亿。
而由于投入的缩水,韩国队国内外的一系列比赛水平都大大降低。连收支平衡都难以保证,成绩就可想而知了。柳承敏自费去打世界杯,而韩国乒乓球俱乐部赛事07赛季的冠军三星生命队获得冠军后本应获得八千九百万韩币的奖励,但这笔奖金直到2008年2月仍然没有兑现。
更要命的是2008年,赞助商已经表态中止赞助,而韩国乒协这边表示最少也要八个亿韩元才能维持正常运转。
而刘南奎和玄静和自然也是着急,北京奥运会近在咫尺,无论是集中训练还是外出比赛,抑或是收集情报和考察队员,这都是需要流水的银子,现在别说银子了,账户上连个铜子都没有,你让两位主教练玩个锤子?
最后忍无可忍的刘玄二人辞职,千荣石换了徐相吉和尹吉中来主管男队女队。
不过换人并不能带来钱,千荣石是使劲浑身解数也没能找来救命的1亿韩元,而刘南奎与玄静和带着金泽洙、李哲承和姜熙灿等人来了一次烛光示威。最终奥运会前千荣石终于顶不住了,辞职下课,大韩航空的会长赵亮镐上台,刘南奎玄静和重回韩乒。

闹到这样,即便我不剧透,大家也能知道韩国乒乓球队在北京奥运会上会是个什么情况了。
不过韩乒闹得再热闹也不妨碍大家来到北京打总决赛。
一来打比赛,二来提前踩踩点,三来就算啥也不为,出来躲躲事儿也是不错的。
而主场作战的国乒也是全员到齐,男队世乒赛团体阵容+郝帅,女队也是团体世界冠军全体出战。
总决赛谈论抽签好坏没有太大的意义,毕竟这不像世乒赛奥运会,确实基数大,也不像世界杯那是真的有关系户,你运气再好也得至少对上两轮强敌。
当然有些项目例外,比如女双。
由于楠宁组合没到参赛标准,所以郭跃李晓霞就成为了中国女乒唯一一对参赛女双,在帖雅娜张瑞组合不知道多少次(别问我,我已经不想吐槽这两位打削球了)倒在金璟娥朴美英手下之后,郭跃李晓霞以暴制暴,4:1轻松战胜对手,拿到了总决赛女双冠军。

而在男双赛场上,国乒则是开始遭遇苦战。
上半区的陈玘王励勤组合相对好打一些,在4:0横扫了一号种子(2007巡回赛新加坡这帮人的积分莫名的高,虽然打得也确实多)高宁杨子组合之后,又和4:3血战淘汰奥恰波尔和李静高礼泽激战六局方才打进决赛。
而下半区马琳王皓则是连连苦战,虽然韩国队收到了换帅的影响,但是柳承敏带着李振铉打得是有声有色,马琳王皓一度2:3落后,不过韩国组合多少还是收到训练不科学的影响,马琳王皓两个11:4翻盘。
半决赛面对马龙郝帅,又是一场苦战,马龙郝帅是三度落后,三度扳平,甚至打了一个11:1,不过此时的马琳王皓技术和坚韧还是远胜于马龙郝帅,最后一局11:5拿下。
决赛陈玘王励勤4:1战胜马琳王皓拿下了男双冠军。

虽然国乒自己总结第一和拍子有问题,第二双右组合肯定不如双左合适,但我总是感觉陈玘王励勤能赢是因为体力优势。
女单赛场,老张上来就玩了一个大的,面对帖雅娜,在自己拍子里加了ZLC(乒乓世界没写,但是根据老张后来换的女王权杖来看,应该就是这个)老张对于帖雅娜新换的无机胶水极其不适应,上来就是1:3的落后,后面三局也是打得极其纠结,第五局8:3的领先都差点被帖雅娜上演逆转,第六局中前期依然纠结不已,一直打到6:6,老张突然爆发连得五分,才最终拿下,第七局更是一路相持到8:7,又是连得三分,才最终拿下。
比赛结束的时候帖雅娜还是有些遗憾,觉得自己第五局差点就拿下老张了,以及对于无机胶水的评价相当高,表示自己要提前使用无机胶水。

四场四分之一决赛,两场碾压,两场激战。
碾压都是打外协,郭跃4:0姜华珺,张怡宁4:0李佳薇。
都是正常操作,没有挨无机胶水的版本大削之前,姜华珺是打不赢郭跃的,而张怡宁打李佳薇也是真的没悬念。
两场激战则是郭焱4:2淘汰王楠;李晓霞4:2淘汰王越古
这两场比赛都比较意外,前者是结果意外,后者是比分意外。
先说前者,其实郭焱打王楠状态是真不吃香,再加上王楠2007年的状态,大家普遍看好王楠,不过郭焱这次没有和王楠在前三板硬顶,而是和王楠打起了消耗战,而王楠一来换了海绵,二来还是老问题,精力不足,第五局被郭焱打了一个偷袭之后,直接崩了,第六局更是从头胡来到尾,四个赛点救了两个,最后还是不敌郭焱。
咋说呢,楠姐其实还是那个老问题,随着年龄增加,打消耗战是真的不吃香,虽然楠姐有“疯狂追分”这个隐藏技能,但是这个技能的发动时间和发动频率也是真的越来越不稳定,也就是楠姐前三板水平当世第一,要不然楠姐也是真的撑不住了。
至于李晓霞和王越古这场,李晓霞最后取胜不让大家意外,但是王越古能拖了两局还是比较让大家意外,不过作为刘国栋钦点的选手,王越古的实力自然毋庸置疑,而李晓霞也是典型的力量型选手,两边对上也就只能打阵地战了,而一旦阵地战,除非两边状态有决定性差距,否则比分基本拉不太开。
半决赛三火姐对付郭跃,老张打锤妹。
三火姐打郭跃这场我就不细讲了,整届比赛国乒内战一共就打了两个清盘,她一个,陈玘一个,打不赢这两位世乒赛单打冠军很正常,不过陈玘虽然输了,那真是溅了王励勤一身血,一共也就输了九分,第四局更是打到17:15,而三火姐这边基本等于溃败,四局平均分6:11……
甭管咋说,打得不好看是真的。
而张怡宁李晓霞这场隼门内战,能明显感到老张对于比赛难度估计实在是不充分,前面三局都是末端蹦盘,第四局回过神的老张轻松暴打李晓霞,而在第五局李晓霞差一点提前结束比赛,不过老张在挽救赛点的同时,连下两分,将比分扳成2:3。
第六局,老张是真的有机会讲比赛拉进决胜局,奈何也是真的没把握住机会,最后连追了四个赛点也没能逆转,李晓霞4:2淘汰张怡宁,挺进决赛。
这也是老张的最后一次乒联巡回赛总决赛之旅,虽然没能打成总决赛女单三连冠的成就(老张除了女双,就没有单打冠军拿过三连冠,也是清奇),但是也以四次单打冠军成为乒联总决赛历史上登顶最多的女单冠军。

直到13年后,陈梦在郑州4:1击败了王曼昱才追平了这个记录,之后随着WTT改制,这个记录也就暂时沉封。
女单决赛,郭跃VS李晓霞
作为世乒赛女单决赛的重演,李晓霞充分证明了自己能够打进世乒赛女单决赛并不是靠运气,而郭跃的发挥比起之前的萨格勒布是更加的不稳定,虽然有三四两局气势如虹的表现,但是在第六局过多的无谓失误以及反手丢分让李晓霞把握住了机会,最终李晓霞11:9拿下最后一局,总比分4:2捧起了总决赛的女单冠军。

这也是李晓霞第一次在国际大赛的赛场战胜郭跃,只不过这个高兴也没高兴到年尾,不久之后的总冠军赛,李晓霞就输掉了这场对自己最关键的比赛。
而在男单赛场,老萨则是差点吓出了PTSD。
不是老萨敏感,而是打着打着又断电了……
其实断电的14日下午老萨并没有比赛,老萨也在当天晚上的男单八分之一决赛4:0战胜了李静,不过考虑到他四分之一决赛面对的依然是个姓王的,出自八一队的,我很难说老萨有没有想起来点什么不好的回忆。
也不知道王涛在不在场边,不过要是在,我估计老萨得输0:4。
除去这点无伤大雅的小意外,男单赛场相当平稳,在主场女球迷的加持下,王皓干掉了柳承敏,随后同样4:1解决了老萨;王励勤则是连着两场内战淘汰了两个左手郝帅和陈玘;马龙则是横扫了庄智渊,淘汰了2007状态不错的高宁;马琳则是横扫了韩阳,随后4:2苦战爆掉了波尔。
半决赛和决赛的结果都是正常发挥,马琳不出意料爆掉了此时还嫩的马龙,而王励勤也是真的打不过升级的王皓。
决赛就不说了,有人评价,马琳这辈子啥都能忘,就是忘不了怎么打王皓,马琳4:1战胜王皓,时隔六年第二次登顶总决赛男单冠军。

至于后面的团体赛,实话实说意义不大,一共就四个队伍,四个队伍里欧洲是联队,中国香港大家门清,也就新加坡和韩国能有点实战意义。
而新加坡也很光棍,李佳薇和王越古面对国乒连场都不上,韩国队更狠全都是U21充主力,柳承敏直接不参加。
所以国乒也相当糊弄,二王一马和楠宁全部休战,全部交给中生代和小将打,只要带回冠军就行。
打完总决赛,剩下的重要比赛就是大王者杯了,不过我们在前一章说过,这场比赛对于王楠和李晓霞很重要,但是对于国乒来说不太重要。
不过随着大王者杯的结束,2007年的全年乒乓球比赛算是结束了,欧洲的同志们准备像八年前一样再组建一个训练营,韩国的同志们则是回去接着权力的游戏,而国乒就没有那么潇洒,先是军训,再是南下中山和深圳35天封闭训练。
过程如何我不多说,我只说一句话:
2008年的年初,很冷,很长
而在北京,为了进一步宣传奥运会,名将之约特别邀请了庄则栋、张燮林、李富荣和徐寅生这61一代的四大天王以及张钧汉(国乒第一位领队)和胡炳权两位老先生,来回顾当年国乒初创时的青葱岁月。
四十七年过去,当年的青春少年都变成了古稀老者,当年的爱情纠葛很多已经往事随风,很难说当年的许多事是对是错,也很难说大家最后到底有没有释怀,四十七年很长,长到能够忘记许多,四十七年很短,短到许多人还在,对也好,错也罢,当大家都坐在一起,回忆起当年曾经一起奋斗,一起努力的青春岁月,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在回忆的时候让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哪怕它本身没有那么美好。
这也是张钧汉老先生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两天后溘然长逝。

他虽然没能看到国乒在北京走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巅峰,但是他作为国乒的第一位领队,他出色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张老爷子这辈子摸过钢枪,搞过通讯,写过报纸,钻过山沟,因为文体不分家调到了国家体委,从此开始三十八年和乒乓球爱恨纠葛的人生,他曾经见过王朝盛世,也曾见过帝国崩塌,他曾见过兄弟成仇、姐妹反目,也曾见过纸短情长、相濡以沫,三十八年风吹雨打,这份风流最终没被吹去,我想这应该是这位老先生这辈子最伟大的成就了。
而国乒上下也是准备就绪,四十七年的梦想,时间走进2008,最后的冲刺,最终的梦想就要来了。

老规矩,先求一个三联,然后和大家抱歉,实在是章节设计有问题,所以这次更新字数不多,再加上比赛不是比较重要的,缺乏视频资料,所以和大家再次抱歉,虽然B站下调了专栏激励门槛,作者也不指望这个挣大钱,但是还是希望大家多多观看点赞,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