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爆米花
下班路上看到家附近的路口有卖爆米花做的切糕,赶快买了些。切糕有方形的,有圆球形的,味道都是一样的,有点齁甜,没有小时候的好吃。
小的时候,家附近偶尔会有走街串巷炸爆米花的。我们从家里拿点白米或玉米粒,还有拿蚕豆去炸的。家长再给几毛钱,小伙伴们就欢天喜地的去炸爆米花啦。 一口黑色的手摇高压小锅炉,放在烧炭的炉子上,炉子连着一个手风箱。炸爆米花的师傅一手拉风箱让炉子烧得更旺,一手摇黑色的小锅炉的手柄。两手同时做不同的动作,也是工夫啊,让我想起了《射雕英雄传》里的周伯通。
等火候到了,要开始炸的时候是最吓人的。我们都会捂着耳朵躲得远远的,就看到师傅把一个网兜套在锅炉上,然后一扳锅炉,“砰”的一声,爆米花就出来了。 白米炸的爆米花既可以干吃,也可以泡在水里吃,是我们儿时仅有的几样零食之一了。这种味道长大后再也吃不到了,虽然也能偶尔看到有卖炸好的白米爆米花,但是味道感觉和小的时候不一样。 也许客观上味道是一样的,但小时候的爆米花承载着我们对童年的美好记忆,有了这个情感在里面,味道主观上就变得不一样了。 我们这代人童年的物质生活和现代的孩子那是没有可比性的,但可能也正是因为比较匮乏,吃的玩的就那几样,而且还不能天天吃到、玩到,反而烙印在了脑海里,永远也抹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