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打败公立?利好政策来了?几组矛盾的数据!
2023年中考成绩出来了,近三年呈现出「高分段越来越多」的情况:
2021年,700分及以上人数估算3680人,总考生人数3.96万人,700分以上人数占比9.3%,第一名778分,来自厦门五中。
2022年,700分及以上人数估算8850人,总考生人数4.37万人,700分以上人数占比20.3%,第一名784分,来自厦门九中。
2023年,700分及以上人数估算10550人;总考生人数4.77万人,700分以上人数占比22.1%,第一名781分,来自英才学校。
(PS:2021年后中考总分是800分,2020年及以前中考总分是655分加照顾分)
一、「高分」换不来「家长好心情」,矛盾。
高分越来越多,家长反而越来越不高兴。出门一问同学,“考了700分厉害”,结果一查分数,全市10000名。卷不卷不知道,一片大好是重点,往后中考的难易程度,还有可能继续保持这个态势。
但是,试卷容易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没办法充分体现出来,往往还会挤掉一些平时学习好的学生的名次。家长反而需要更多重视小孩的考试心态,平时多磨练磨练心理承受能力,不要一遇到大考就发挥失常。
二、「百万学区房考生」考不过「私立学校」,矛盾。
2023的中考第一名和第二名均来自私立学校——英才学校,先不论学生是不是外招的,这届英才学生考的很好,有多位高分考生,超过了很多岛内名校,而在英才初中三年学费是24万(不含食宿),考得好还有奖金。
但是,岛内学区房几百万起步,学区价值估算超过百万,很多还得被迫接受老破小,可以说是花最多的钱,“收益”却不尽如人意。私立也好,公立也罢,孩子的素质还是最重要的。
三、「开发商卖少了」却增加了「银行的住房贷款」,矛盾。
财联社数据:6月住户贷款延续回升,同比多增约1157亿元至9639亿元,达到今年年内次新高,仅低于3月的1.24万亿元。

克而瑞数据:2023年6月Top100开发商销售操盘金额为5267.4亿元,同比2022年6月下滑28.1%,环比5月上升8.5%。成交方面,重点30城成交面积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9%。
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均下降,住房贷款却增加了,不知道是人是鬼来贷款了。2023年上半年各地优化楼市政策超300次,今后会大家还会看到几百次的“利好”调控政策。毕竟,2017-18年有600多次楼市“收紧”调控。
至于「房地产“金融16条”的部分政策进行延期」,没有大招,也没有打鸡血,甚至连新政策都算不上,只是对旧政策的一个延续。对房企(准确来说,国央企以及一些头部稳健型房企,而不是民营房企)来说属于利好,因为7月份和9月份是房企的偿债高峰期。这肯定有利于房企化解存量债务,推进保交楼。对于效果,“金融16条”从去年11月份出台了,有什么结果吗?
七月底的高层会议会有什么救市政策我们不知道,但是今年买房,还是那一句话:先让子弹飞一会儿,等待等待再等待。
内伯是谁?内伯是一群互联网从业者,大“家”的邻居。希望用数字化、标准化、透明化的方式,为房地产市场用户提供价值。我们目前没有任何业务,房产学区/家居家装APP已经上线,能够更大家更多的互动交流,是我们这几年的目标,欢迎大家关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