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Low-Fi随聊第162期】Sennheiser森海塞尔HD650漫谈

2023-09-15 20:15 作者:量产型旗天  | 我要投稿

此副hd650为好友提供,

外加毛了三盒日版1202,期间开出金碎小夜导致短期内热烈地开摆,现已尝试恢复正常更新频率,抱歉。

 

在森海确立错误的商业发展方向之前,hd650以及hd600两者比对的话题在国内一直占据着相当高的讨论度。或者说一旦涉及到2000元左右的靠谱大耳往往就很难绕过那几个选项。而其中就我印象而言,hd650以及600两者的拥趸显然在网络上相当活跃。不过比较有意思的一点就在于这两副耳机都属于版本区分相当繁杂的典型,尤其是hd600。

Hd600抛开明确的几次涉及到单元等重要配件更换的更迭以外,由于德国佬的日常品控问题不严谨和森海喜欢暗戳戳改调音的习惯,导致hd600几乎所有版本在不同的时期内的声音表现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若以海内外流传的hd600“族谱”为参考的话,至少有十数种版本。在部分烧友眼中,单说爱尔兰产黑瓦楞纸这一版本,编号在5千号内的,5千-13万号之间的,以及13万号开外的这几个批次之间的声音差异都有着云泥之别。虽然我玩的600不算多,但也大体尝试过三四个版本,确有一些差异,不过从我个人体验上来说大体的声音取向和特性基本是一致的。所以这些言论我个人感觉稍有些危言耸听了。

而650也有着类似的问题,但同一版本下的个体差异没有600谣传的这么夸张,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hd650在低驱动力下的表现劝退了不少人,也可能是因为网传的所谓hd650初期定位略微高于hd600,所以也就导致了品控相对更加严格。不过在不同的版本之间森海确实存在对声音进行过调整,甚至有一版传说是基本与600一致。

其中真伪我必然是没有精力和意愿再作分辨了。

主要是650是嫖的,懒得折腾,而我真的有一副600,并且我很喜欢。


外观方面,hd650相比于600而言外形上几乎没有什么标志性的差异,或者说这两款二级的旧版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共用一套模具的。主要在于旧版600的头梁以及框架有着极具标志性的“大理石纹”,而hd650为光面素色。其次就是头梁垫片的形式以及注有耳机型号的名牌有所区分。而耳罩尺寸,阻尼,线材尺寸甚至左右标识的位置形式都是完全一致的。

 


线材方面hd650的标配线缆相比于600而言略粗,但材质理论上是一致的。另外一点则是650原线插头为6.35,而600是3.5的插头附赠转6.35的转接。一定程度上也佐证了hd650定位高于hd600的说法。并且就实际体验下来看,hd650在低驱动下的表现显然远远不及hd600友好。

 

不过比较神秘的是,朋友拿给我的原线没有办法在除电脑以外的我的任何设备上使用,后续检测线材定义包括转接定义都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就是用了不响。不得已,后续换成600的原线反而可以正常使用了。

 

哎,服从性还是太低了(


其次就是因为朋友这只650更换了较于原装耳罩而言更厚实但舒适的麂皮耳罩,舒服是舒服,但声音我总觉得很奇怪,中高频到高频部分的亮度完全与我印象里的650不符。秉着这个频道一直坚持的尽量只对设备标配状态发表言论的态度,所以不得已,我又只能把600的原装耳罩卸下来装回去了。

结果虽然听的是650,但用的全是600的配件,相当微妙,不过声音倒是很对味。


 

 hd650初听之下给我的印象其实和hd600还是相当接近的,都是相对中正而且非常很耐听的声音。并不会给人一种相当清晰的认知,让人觉得这是一副素质突出,特别抓耳的这么一只耳机。不过细听下来也不难发现hd650其实在中下盘多花了一些心思,低频的量略微偏多,但控制的很合理,是那种刚好能让人听起来很愉悦的,适度的宽裕。高频表现在我看来稍微显得有些过于克制了,甚至在部分场合下会显得略微有些暗,使得hd650的声底大体偏暖。

 

就我的听感而言,虽然600的高频表现无论是亮度还是自然的程度都明显优于650,所以相比于650而言,600所呈现的是一种均衡和中性的声音,而650由于其下盘更为厚实且高频更加克制,所以声音走向上会更暖。但也可能正是因为森海出于三频均衡表现的考量,所以600在中频的密度上始终有些不尽人意,这也导致了600在演奏当今的流行曲目,或者说较为强调人声表现的曲目时显得有些过于冷淡。而650不仅是密度相较于600而言略高一些,而且在中频部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强调,这就使得650的人声表现相比于600而言更为饱满和清晰,也显得氛围感更好,或者挪用老烧的话来说就是650听起来明显会更热情一点。所以对于当下的大部分流行曲目,650的表现是比600更加讨喜的。

 

而器乐方面的比对就非常有意思了,两者的声场感都略微有些扁平但边界感相当明确,乐器应当有的定位和分离度自然也是没话说。600的音准和泛音控制都相当出色,能够很好的还原出乐器应当有的特质,不会过度发挥。而650虽然同样在音准上并无差错,但是总体的泛音量是略多的,尤其是在中频到中高频这一区间内。而在涉及到弦乐类的表现时,虽然形体感依然比较明确,但有着明显更粗的线条,这一点导致hd650所呈现的弦乐质感非常特殊。

 

这并不代表着650的器乐表现是哪种线条感凌乱声线很粗且发散的声音,相反,其实650的线条感依然很规整,发散也并不严重,控制得并不比600差,只是单纯的粗线条使得650听演绎下的弦乐质感会略微相左于我认知种应当有的表现。而在涉及到一些原本声音就比较细腻精巧的乐器比如小提琴时,在结合高频本身就缺乏亮度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显得更为明显了。不过有意思的点就在于,这一个小问题的确会使得650的弦乐细听下来会锐度明显有所欠缺,但是听感上会比600更润更“情绪化”。这确实是一个我自认为非常有意思的分歧,因为从还原的角度上来说650我个人觉得确实不及600,但是作为一个basshead,650更优秀的氛围感和他独特的质感确实从听感上让我心生好感。

 总得来说,650细听下来,我觉得并没有和600有着特别大的分歧,只是600看起来样样通样样松,而650凭借一点取舍为自己博得了更多优势。600在低驱动力的情况下很难出恶声,高推力伺候上了有惊喜,650则是对驱动门槛要求更高,低推模式下始终会显得闷和糊。600在对于乐曲的还原上做的更好,但也略微缺乏一点点“情绪化”的部分。而650则显得更为活泼一些,在还原曲目特征之上会赋予一点自己的色彩。

 

其实就有点类似于印象派,用鲜明的色彩和光影去丰富模糊的框架,给予人一个相当协调舒适的感受。所以单从主观的听感上,hd650给我的好感是更多的。不过其实听了这么长一段时间后,又想了一下,哪怕真的再倒退四年让我从600和650之间选一个,我可能还是选600。无他,确实是因为他对我萌新时期的影响太大了,650拿手上我可能玩一两年就腻了,但600这个东西现在看来是怎么样我都听得进去,很难得,还得是hd600。

由好哥们的650和最喜欢的600陪伴度过的七夕夜

再次感谢好哥们出借的hd650和帮我代购的有金小夜的1202,

这一期也就到此为止,依然欢迎评论私信或者加群聊:602700938


感谢阅读。


【Low-Fi随聊第162期】Sennheiser森海塞尔HD650漫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