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不见的孩子

2023-03-30 03:49 作者:るる家的单推  | 我要投稿

小春姐姐的怪谈投稿。 由于我的故事大多数不属于怪谈类型,感觉还是要再写一个哩。 这个故事是我的儿童玩伴,俞的故事,他在我前面的投稿里也有出现。他小学在深圳的东山书院读书,初中就转到了我们内部八大学院的广东学院读书。后面广东学院被毁,他们这些师生集体出国了,我也就再也没见过他。 他从小的进步速度就比我慢好多,不过也因此,他在小学阶段是和普通人无异的,这个故事,也就因此具备了成为怪谈的可能。

初一的某一天,俞忽然做了个梦,在梦里,他回到了自己的小学,东山书院。那也许是个课间?他趴在自己的课桌上睡觉。 接着,他听见自己旁边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一遍,又一遍的。声音听起来很开心,像是同桌之间有什么好玩的事要分享。 俞在梦里很自然的就代入了自己小学的身份。他侧过脸,对着自己的同桌,恍惚间,他只能看见自己的同桌逆着光,在旁边看着自己笑。 他想问同桌有什么事要说,自然得开口道: 肖...... 然后,他就醒了。 醒来之后他稍微有点郁闷,因为他不记得梦里这个人是谁了!他才毕业不到一年,竟已经忘记有这么个同学,而且看样子还是自己的同桌! 不过他转念一想,还不知道这是梦到了几年级的场景呢,而且他们小学每学期都换同桌,理论上小半个班都是他同桌,有忘记的也很正常。 这件事也就算抛诸脑后了。 等到再一次被提起来,已经是不久之后他们班的一次班级团聚了。那时候像我们家这样,跑去别的区读初中的还是少数,大多数的学生,从幼儿园,一路上到初中,都会在某一个区之中。所以他们的同学聚会并不复杂,随便一喊,大半个班就都回来了。大家挑了个周末,重新回到自己的小学班级里,坐在一块聊天。 俞虽然没有上世俗的初中,但是他也参与了这次团聚。这人一坐回那个地方,那些熟悉的感觉,已经藏匿的记忆,就会像夕阳下翻动旧照片带起的灰尘一般,随风飘扬起来。 俞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呆的看着黑板上面八个斗大的红字。一种确信涌上心头。 就是这里,就是这时,梦里他趴着的课桌就是这里,那个梦里和他说话的人,就是在那时的同桌。换句话说,那个梦是俞六年级时候的梦,并没有多遥远。 这给俞造成了一种很违和的困扰,他已经坐在这儿了,一年前各种各样的记忆都鲜活起来,但是,他依旧想不起来一丁点,一丁点关于他同桌的信息。那个欢快的呼唤他的声音,那个他脱口而出的肖...就好像是突兀断去的线头,找不到可以拼接的记忆。

“那个,你们记得我当时的同桌是谁吗?” 大伙三三两两的聊天,俞也直接问了出来。这时,和他关系最好的哥们,大壮回答道 “你小子忘性也太大了!你最后半年哪有同桌啊?” 他的嗓门和喇叭似的,班里其他人听见,也是笑了起来,这事儿也确实好笑。正常人哪会忘记这么近的事,而且这事还持续了足足半年。 这如果搁别人身上,八成跟着笑一笑就过去了。毕竟那只是个梦。但不知道是俞的梦里太真实了,还是因为他性格轴,俞当时又回了一句, “不可能啊!我记得我同桌姓肖,我还记得我和他玩呢。” 这下大伙愣住了,过了几秒,班长回了一句 我们班没姓肖的。 俞也愣住了。其实,此时他如果解释一句,都是梦里见到的,也就过去了。但是他觉得,自己已经闹成这样了,如果忽然说,不是记忆里的,而是梦里出现的,岂不是要被笑话一辈子? 除此之外,隐隐的他还是觉得不对劲。因为同学们的回应并没有唤醒他的记忆。一个人如果真的是被梦境弄混了记忆,那随着他人的点拨,真实的记忆肯定会压倒性的复苏。但是,一直到现在,俞依旧不记得自己有一个人的时候。在他的印象里,他是有同桌的,只是他想不起来任何东西了,除了梦里那点信息。 如果换做上学期间,大概这件事也过去了。但是现在是同学聚会,大家就是来聊天找乐子的。看见俞一副脑子不清醒的样子。大家也来了兴致。一个个搜肠刮肚,想找出什么证据让俞知道自己的错误。 首先,大家就着最后半年的座位各自入座。接着,一起念出空座上对应的同学名字——这些都是没到现场的。这个过程很短暂,没来的人只有十多个。 就在这时,坐在另一边的小李困惑了: 不对啊,我们这数完,那个插班生的位置呢? 小奇四年级就转走了,李哥你这记性也不行啊? 俞刚刚一直被看笑话,这会儿总算能说说别人了。 不可能, 小李摇摇头,看起来很困惑, 我明明记得有一回他语文考了98分!那可是六年级的卷子,我当时非常的惊讶,不可能记错的。 小李是班里的尖子生,确实会在意成绩,他说的话很合理。但是小奇也确实是四年级就走了,他们班也没别的插班生。 李哥,,你确定你印象里那个插班生是小奇吗? 俞鬼使神差的问了一句。 听你这么一说,, 小李沉吟片刻,整理思绪 我不确定,我只记得有这么个转校生,二年级来的。除此之外,我只记得刚刚说的分数的事,就因为这个,我才想当然的觉得他一直在。 撇开做梦不谈,这和俞现在的记忆情况莫名的类似。他们都记得一个别人眼里不存在的人,并且只记得一件具体的事,其余相关信息都完全想不起来。 这种模糊的串联感让俞有了一个想法: 也许小李心中的那位转校生,根本就不是小奇。而是和自己印象的同桌,是同一个人。 一个人的错误会让人想笑,两个人记错,就会让人好奇,而三个人记错,则会让人重视。现在,大家的心思更加被这个现象吸引了。在场的同学乐此不疲的跟他人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事和人,想看看有没有这种,不存在的记忆。 这样一讨论,还真的出来了不少: 大壮是负责擦黑板的,他记得有个个子和他一般高的同学,总是与他一同负责擦黑板。但是班里黑板一直只有他一个负责。 雪儿有一次生日邀请了全班去她家里玩,她记得那天,有个闺蜜送给她一件特别喜欢的礼物。但是她刚刚和班里所有的好朋友对过了,她们都没送过她那件东西。 孟姐记得去植物园春游那回,她一个人走丢了,后来有个同学来领她回去,她一直都非常感激。但是其他人都表示,根本不知道她有走丢过! 。。。。。。 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出这么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但是有这么多人同时出现这种情况,也已经足够令人重视。几十个人闲着也是闲着,决定找点更客观的,记忆之外的证据。 最容易想到的当然是班主任那里的家长电话簿,座位表,以及毕业合照! 他们这次进入班里本身就是经过了当年那位班主任的允许,只不过班主任去了办公室,没打扰学生们自己叙旧。 大家都是毕业生,和老师更像朋友的关系。几个同学你一言我一语的,很快把这有趣的事情和班主任分享了。 然后,大家就发现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班里所有人都记得,全班人数是52人。但是老师却一口咬定,他们班当年只有51个人。 这下不是哪几位同学的异样了,而是所有人的记忆,都出现了偏差。他们当中,大半的同学都可以如数家珍的把同学们的名字一个个报上来(之前在教室里也报过),还有几个收了好几年作业的课代表,以及班长。 换句话说,他们一直以来,都在理性认知上明确班里只有51人,但在潜意识和记忆中,却一直是认为有52人。这样浅显的矛盾却一直无人发现,甚至到这一刻,他们都相当的坚信自己的记忆,这让他们在看到几张毕业集体照时,感到奇特的茫然和割裂感。

这件事就这样暂时告一段落了,一直到几天之后,一位同学又一次在班级群里,引爆了这个话题。 那个同学叫作小郑,她是个很奇葩的女孩子。她有两个爱好:一个是写日记,一个是摄影。这两个爱好又可以合并成一个: 那就是记录生活。 从她会写字那一天起,她的日记几乎就没断过,据她说,一年里面最多缺五六天。同时,她有整个小学六年大量的照片和影像资料。这种人简直就是天生的主角模板,一般人过完一辈子,能记得百分之五的经历就算不错了,而她到老了,自己的资料怕是能塞好几个箱子。 她回家之后也没忘记这事儿,先是记在了自己的日记里。然后转念一想: 我可以翻翻记录,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啊! 于是她把自己几年的日记本全拿了出来,这样一翻,还真的给她找到了。在她的日记里,有提到过一个叫作素晴的名字,一共在六篇日记中出现。而这个人,不用多说,是他们班里没有出现过的。 小郑把这六篇摘出来,拍照上传到了群里。同时,她同意将自己在学校拍的照片和录像也拿出来,对这件事感兴趣的人可以到周末再约一次,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信息。 群里的六篇日记中 故事一: 一年级,今天素晴在板报上画了很多奇怪的东西,害得我们要擦了重新画。她真是个又怪又令人讨厌的人。 故事二: 一年级,今天太可怕了,素晴和那帮男生疯闹,脑袋撞在了消防柜上,流了好多好多血。 故事三: 二年级,我的相机被素晴撞掉了。我很难过,她说她只是想和我合影,但是我不想和她照相。 故事四: 三年级,素晴是个疯子!她用石头把班长砸倒了!她和老师说她是不小心的,但她绝对是故意的。而且,,,我觉得她是砸给我看的,她砸完之后还看着我,她很冷静,只是似乎有点难过。 故事五: 三年级,我们班怎么这么多疯子?新来的小奇也很不正常。这段时间他一直问我认不认得素晴,我怎么会不认得同班同学呢?他还说素晴要不见了,以及很多我听不懂的东西,他要我一定要在日记里记下来。。我不想在日记里写不开心的事,不过他实在太烦了,因此我决定在这里记录一次素晴,希望他别在烦我了。 故事六: 四年级,暑假,今天下楼遇到了小奇,他给我看了一截手指!我吓坏了,还好,他没对我做什么。他说这是她在世上唯一的东西了,她是谁?他在说什么?我完全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不敢报警,,也不敢和爸爸妈妈说。 这六篇日记炸出了群里各种潜水怪,大家激烈讨论着。特别是小陈,他说第二篇日记让他想起来了,他小时候让一个女生撞得头破血流,他不记得那是谁了,只记得他自己很害怕,还有很多很多的血。班长也恍然大悟,知道了砸自己的罪魁祸首。她问了爸妈,想看看他们是否有什么印象。而爸妈表示,那时候老师打电话说那个女生是不小心砸到的,而且她家很贫困,是和她奶奶一起住的,他们听到这情况也就没再追究了。 这几篇日记让事情发展到了下一个阶段,从几个同学模糊不清的记忆,变成一个明确的人物与事件。 大伙在群里讨论出来, 1. 班里有一个不存在的人,暂时叫作肖素晴 2. 全班有十几个人在个别事件上对她有主观认知,但是所有人都不记得她的存在。 3. 老师们在特定事件上也知道她,但是完全没有她的家庭住址或者电话信息等 4. 唯一有她客观存在的证据的,或许是当年转学的那位小奇,但是他在四年级的暑假就转学了。

又是一个周末,这次来的人没有上次的多。不过,在印象里出现过肖素晴的人几乎都来了。十几个同学分看了小郑的相册和其他同学自己带来的一些照片,结果毫无意外,经过分辨后,确实没有那个素晴的出现。 这意味着,他们这么多人,除了大壮记得她很高,俞有一个梦境中的,逆光的身影之外,其他人对这个不存在的同学,连一点点形象概念都没有。 不过,他们既然来了,就说明这帮人是相对来说没那么容易放弃的。特别是班长,是个雷厉风行的女人。 她通过班主任,找到了那个四年级就转学的小奇的家庭住址和电话。 可惜,线索就此断去了。那个电话号码已经换了机主,同时,他们一家也早就离开了当初的住址。 完。

这真的不是一个多棒的故事,毕竟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事,不是什么事都适合写成故事的。所以我当初没写。 不过,在当年听完俞的描述后,我打心底里,一直觉得,这是件令我毛骨悚然的怪事。 这整件事没有惊悚的过程,没有直面的恐惧,没有血腥的画面,也不会令人印象深刻。没人对那个不存在的孩子有多少印象,也没人能为她产生多少情绪。但是正因为她让人转眼即忘,才带来一种后知后觉的凉意。 如果世界上真的曾经有过这个叫肖素晴的女孩,那么她的挣扎,她的疯狂,她的惊恐,与事情的平淡无声,与我们的和平,不在意,就形成了一种怪诞,惊悚的张力。

看不见的孩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