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京都动画制服考证(上)

2020-01-27 15:49 作者:京阿尼语料  | 我要投稿

                                                前言

       提起京阿尼动画,每个宅心中首先想到的是华丽的画面,燃烧的经费,独特的制作体系,当然为人诟病的京都脸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你再细致一点就会发现,京阿尼所属的文化背景关西已经完全渗透到动画中去了。无论是有如京都一样棋盘的街道,还是仿佛能听到晨钟暮鼓的森森古寺遍布每一部动画,抑或是穿着和服浴衣亭亭玉立的少女,还是相较于东京人冷漠的关西人的人情味,这切的一切都融入京都动画,向每一个人诉说这片土地的记忆。喜欢京阿尼的我冥冥之中受到这份时间的滋味的感染。于是计划撰写有关京阿尼动画制服的考证篇。由于京都动画以校园居多,而水手服更是吸引很多人的目光,以至于形成一种文化。因此本篇拟以水手服(以水手服居多,当然夹克式、连衣裙式、运动服也会涉及到)为考证对象,汇总所有京阿尼动画的水手服包括剧场版,并且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诠释制服文化对于京阿尼的意义。

以下出现的书籍资料均为本人收藏整理,本篇全部为本人整理,未经本人许可不允许转载。



       水手服在日本人眼里代表了一种岁月的乡愁,是一种时间的记忆。代表了青春与理想,似乎不论我们何时看到这件衣服,想到的总是编织梦想的岁月。如果说有一种服饰能与时间划等号,那么非水手服莫属。就像《拿去吧!水手服》中所唱的最後に笑っちゃうのはあたしのはず,セーラーふくだからです←结论(拿去吧!笑到最后的一定是我,因为我穿的是水手服←结论)可以说是一种礼赞。至于水手服与性的关系只是次要的,说的不好听次要的东西被放大了,尤其通过二次元文化。就像涩泽龙彦说的“男人觉得穿制服的女性有一种独特的魅力,那恐怕是个性消失了。个性的东西不是性欲的,而属于一般概念的女性是性欲的。由于穿上制服,作为人的个性消失,而作为一般概念的性魅力凸显。”京阿尼前期的作品中水手服更倾向于前者,而后期则划向后者。但不管是乡愁式的水手服还是符号式的水手服,都有一个共同点—可考证。这也为我的文章铺平了道路,因为没有人会愿意去考证画师自己想象的东西,虽然它具有美学意义。

       水手服(水兵服)来源于英国1857年的海军制定。1864年水兵把水手服献给爱德华王子,王子一穿,它便流行于世。当时的水手服还是方形的领子,对于海兵来说这种服饰既可以防止后领与脊背变脏,又可以防止噪音,至于水手服多为白色是为了在黑暗中辨别身份。19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欧华热兴起,各行各业都在脱亚入欧,服装当然也是如此。1885年明治天皇的三儿子嘉仁(也就是后来的大正天皇),率先穿上水手服,掀起了第一波水手服热。有趣的是,水手服在英国与日本流行都是由于皇子的缘故,爱德华与嘉仁穿上水手服时一个5岁一个7岁,水手服最初也是在小学普及的,这种服饰从一开始就与“可爱”结下不解之缘。

       日本传统学校的制服是和服或者搭配袴。夹在和服与水手服之间的服饰有很多,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大体来说有三个进阶过程。如果将明治十六年(1883年)鹿鸣馆的建成作为日本西化全盛时期的开端,到1921年福冈女学院最先指定上下两件套的水手服为制服奠定现代水手服为终点。期间的19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为和服式微,洋服抬头的时期。但是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而且许多女校的校服是自费的,家长的阻力使洋服的引进减缓。之后的90年代因为帝国宪法与教育敕诏的颁布,导致服装回归传统和服。直到20世纪袴的普及算是将欧化与国粹之争画上休止符。包括这个时期的改良服,算是一种折中方式。袴作为一种服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第一次把学校制服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同时它催生出徽章(校徽)的诞生。最早的徽章只有两种形式即袴裾的镶边与腰带。在20世纪00年代的十年中校徽逐渐在日本推广普及。而徽章对于制服尤其是水手服的影响是直接的。徽章赋予了制服时间性,一个人入学时佩戴,毕业时摘下的循环往复。每位新生与毕业生的交替,继承了学校制服的同时,也确立情感与关联性。水手服正是在此基础上成为一种时间的属性,一种乡愁。我们可能会不理解,但是在日本确实如此。

       作为本篇文章的主角—水手服,只是这个历史长河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关于现代水手服的滥觞到底源于哪里。目前最可靠的说法是1921年福冈女子学校制定的红色纹理修饰的藏青色哔叽水手服,其实该套水手服真正发布是在1922年。水手服在福冈率先确立是有原因的。福冈女子学校本身属于基督教义私立学校。制定校服相对公立府立要自由,其次该校校长是著名的伊丽莎白.李,在上任之初就着手设计水手服,以及与之搭配的鞋、袜子等等,水手服的实施成为可能。其实追溯水手服源头没有意义,因为在日本水手服的普及说不上到底谁最早,几乎在梦幻的大正时代结尾时全国各地,从北海道到冲绳都和风细雨般的普及开来,福冈只是最为一个标记点留在史册中而已罢了。
在经历若干阶段后,学生服装从腰系腰带的长款洋服,转变为白色横纹衣领的普通水手服。从洋服转变过程中,上衣的长度逐渐缩短,腰带也逐渐消失。水手服于是成为女生的正装。

       水手服的分类很简单,大体来说只有四种【关东襟系】的【关东襟】、【札幌襟】(北海道襟);【关西襟系】的【关西襟】、【名古屋襟】(东海襟)


(这张图是最普通的水手服结构图,为了说明方便图片取简单的,我相信京蜜对水手服不会陌生,不用多费口舌)

区分关东关西看两处

【1】关东襟系领子拉的短,一般领子的下端高于胸围处;关西的正好相反,领子拉的长,位于胸围下端。
【2】关东襟系的领子一般比肩窄;关西相反与肩同宽。
至于有无“胸当て”(注意一定要用日文),都是可有可无,如果有关东的小,关西的大,因为领子的宽度决定了大小。
同一系中的比较可以看四处
【1】关东襟系中的关东襟领子窄,札幌的领子与肩同宽
【2】札幌襟相对于关东襟的领子还要高。
【3】由于【2】的缘故,札幌襟不需要“胸当て”(无视标点,为了方便我直接用中文的标点)
【4】前领下缘处,札幌襟为曲线,关东襟为直线
关西襟系之间的比较也是四点
【1】名古屋襟领子拉的比关西襟低。
【2】所以由于【1】名古屋襟一定有“胸当て”
【3】名古屋襟的领子比关西襟大
【4】这一点稍微牵强,一般来说名古屋襟的前领下缘以直线居多(最明显的就是《凉宫春日的忧郁》)
       最后补充一个在四大主系之外还有一种名为【变形襟】,典型的有广岛县县立廿日市西高校的水手服和鹤川高等学校的水手服。
       多说一句,该校的校服出自世界级的设计师花井幸子之手。特别是夏装,纽扣式裙子,带有胸襟的衬衫上配有深蓝色的领带,非常的独特。
       一般夏季水手服都会配有背心,但是很少有人穿,所以不是重点。
       与水手服搭配的裙子多为褶裙,因为穿长裙子不好看,学生会选择穿短,但是如果裙子太短学校检查不会通过,因此褶裙是最好的折中方案。褶裙按照褶皱的种类分为车轮型、箱型与向前箱褶皱。车轮褶全部向一个方向,属于最常见的褶裙;箱褶裙两边向内反折,一个一个的褶皱就像相依的箱子一样(这种裙子配西装式制服居多);向前箱褶皱最复杂,因为结合了前两者,身体的最前方有一个箱型的褶皱,褶皱的两边则采用车轮的类型,左右两车轮汇聚到后面以凹字的反箱型褶皱收尾。
(有些翻译有问题,本人采用日文资料采用通用说法,但是制服拥有非常强的地域性,出现术语不统一在所难免)

以下按照时间顺序从MUNTO到无彩限,鉴于本篇以女生为主,男生的制服不是很丰富。其他的剧场版会归到TV下条列(此处不按时间顺序)

以下按照时间顺序从MUNTO到无彩限,鉴于本篇以女生为主,男生的制服不是很丰富,故京阿尼的Free!不会出现,其他的剧场版会归到TV下条列(此处不按时间顺序),关于声之形与紫罗兰我会在之后补充。(因为我是逐一写完的,最后做时间排序,文字中出现时间倒叙请注意)

【1】《MUNTO》中的制服

       特意把《MUNTO》作为本帖最后一个撰写的部分,代表了一种终点也是起点的意思。2003年京都用一部53分钟的OVA,告诉世人我们来了。虽然只是一集,但是演出木上益治为MUNTO勾勒出了庞大的世界观,现世的清新与天界的壮阔让人印象深刻。最早看这部动画时,我还没有注意她是京阿尼的闺女。后来领略京都动画的精髓之后,才恍然大悟MUNTO在2003年就流露出的惊人素质,流畅的分镜,绚烂的画面。都显示出这是京都的印记。水手服作为一种青春元素第一次出现在京都动画中,并且这一元素一延续就是13年。京都动画的每一部作品都会出各式各样的水手服。就好像MUNTO的取景选在了京都动画的总部所在地宇治市的三室户附近与第一工作室的京都伏见区桃山町,说明这部动画京都寄予的厚望。这部动画中的水手服为不太常见的盛夏服。因为日高梦见的制服为水手服连衣裙(具体为白身蓝色领白二本变形襟水手服连衣裙,自古软妹多水手连衣裙,所以你叫它软妹服内行都会明白),在日本制服一般是冬装与夏装两款,夏装偏浅色调,上衣短袖,即使长袖也不收口。冬装在偏深色系,且长袖收口。虽然盛夏服不属于主流(多为连衣裙,要么衬衫式连衣裙,要么水手服连衣裙),作为夏季可以随时随地穿着的制服,现在越来越多的被选择。

【2】《全金属狂潮》中的制服

       全金属是京阿尼让世人知道自己的第一步,也是小作坊向当时业界大佬叫板的第一次,在全金属这个系列上,京阿尼完胜GONZO,京都动画无可厚非征服了所有粉丝,更令原作小说如日中天,以至于很多人是先看动画后补小说的。这里不想铺开讲全金属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掌故,只说水手服,全金属的制服属于改编小说原作一类的,全金的第一集的制服是与小说插画一模一样(四季童子),但是动画交到京阿尼手上时做了一些改动。动画中的都立阵代高校(とりつじんだいこうこう)的原型为贺东招二的母校东京都立神代高等学校(这与凉宫、冰菓一个道理),位于东京都调布市仙川,而且小说中把该市的市内地名以及京王线沿线车站名都照搬进小说,动画中也沿用了,喜欢考证的米娜桑可以用谷歌地球排查,所以我一开始怀疑是不是贺东招二小说中的制服也沿用实际的。于是找到官网。一般日本学校官网都有通学服的介绍,结果发现不是(但是排除不了制服更换的可能)。所以我坚持京都动画关于全金的制服是改编自小说的说法。小说插画中的制服属于夹克式的白身绀领双排扣袖口处两条绀线搭配红色领巾和蓝色百褶裙。而京阿尼把夹克式改成水手服式,白身绀领单排扣搭配红色领巾和蓝色百褶裙。小说中的长袖也改成了短袖,或许这种奔放更适合于千鸟要的人物性格。

       小说中千鸟要的制服,动画设计源于小说,又与小说不同。小说插画四季童子对动画人物设计影响至深。贺东招二的母校东京都立神代高等学校在动画中就是都立阵代,这所学校的女生制服是西式制服,没有被贺东招二选中,京阿尼选择了水手服。

【3】《AIR》中的制服

       KEY社的作品考证起来最难,因为是GALGAME,虚构的永远是大多数。《AIR》作为京阿尼最早动画化的一部,距今也有十一年了,若算上游戏的初版发售日2000年9月8日距今也快到16年了。很多人已经记不起游戏中的搞笑桥段,很多人也记不清《AIR》刚刚动画化后引起的轰动。留下的只有天空中飞翔的神奈与轮回在梦境中的观铃。可以说是京阿尼让这部早已影响GALGAME界的游戏走上前台为人所知。
AIR的圣地在日本的和歌山县御坊市附近,也包括美滨町。动画中的制服延续了游戏的设计。我们可以发现神尾观铃制服的领带上有十字形图案。很可能是教会学校。


       下图是动画截图,这个地方的实景在御坊市的西御坊站,从这里往东南走就是日高,往西南走就是AIR中的海滩,从这里往北走是到达御坊站,从御坊站到西御坊站就是纪州铁道线,是日本最短的铁道线,御坊是纪势本线与纪州铁道线的交汇处。这条沿线上的纪伊御坊附近是御坊教会所在地。我的猜测是AIR中那所出场率不高的学校就是在纪伊御坊附近的学校。制作组在处理学生制服时参考了教会学校。所以神尾观铃的领带上出现十字的徽章。我前面做《玉子市场》时说过,日本的教会学校的制服往往以连衣裙居多,准确名称是gymslip无袖制服,有的人叫背心裙。源于英国的教会学校,日本在20世纪拿来主义引进。无袖制服最突出的特点是裙子的褶子延伸到胸口处,神尾观铃就是深蓝色无袖深蓝色一本线制服配红色领带,领带处于外侧并有十字形徽章。神尾观铃制服的领子不属于任何一种常见的日本制服的领子,连变形襟也不是。

       查找日本网站知道,学门到纪伊御坊属于教会区,而且这里是AIR的圣地之一,所以我推测的教会学校是有原因的。


【4】《凉宫春日的忧郁》中的制服

       兵庫県立西宮北高等学校为原型,但是制作组没有采用实际的校服,而是依据伊东杂音的插画设计的。伊东杂音本身就是兵库县人,在选取水手服时一定会在关西襟与名古屋襟中选择,最终选择了名古屋襟这种最开放的水手服。

       夏季水手服为名古屋襟水色领赤一本(衣领上的亲子线)水手服,红色丝带,校徽位于胸当て上,冬季的水手服为深蓝色。裙子为六幅裙。

【5】《KANON》中的制服

       作为京都动画首部半年档动画,京都把太多的东西放入这部动画。从《AIR》到《KANON》中间夹着《将宫春日的忧郁》可以说是京都走向成熟的两年,而石原立也在凉宫式的播放模式之后,似乎越来越自信。《KANON》中远近景的快速切换,闪帧式的局部特写,当然KEY的惯有的催泪剧情是最重要的。就像卡农,缠绵而又优美。在不断重复相同旋律的同时,和声逐渐加入其中。好比我们的生活似乎一成不变,但是总有新的相遇。
       《KANON》的制作组延续《AIR》,总作画监督还是池田和美,所以动画中的制服是沿用游戏的,因为游戏设定是北国的小镇,制作组取景也是以札幌为主,所以女式冬装全部设计了披肩。一般来说日本校服除了夏装冬装还有中间装,甚至盛夏服也是可以的。冬装一般都是西装,长袖衬衫或背心毛衣。比如札幌圣心女子学院的冬装就是毛织背心,夹克衫加裙子的组合,再比如函馆大妻高等学校的冬装是无领夹克衫;还有盛冈女子高等学校的冬装是深蓝色双列纽扣式西装等等。《KANON》的取景既然在札幌(多说一句《KANON》跟其他两部KEY社作品一样采用多地取景,所谓的札幌只是最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游戏设计也好,动画制作也罢,都带有北国风情,女生的冬装为前排带扣式红色连衣裙,外加白色披肩,披肩边缘根据年级的不同,颜色不同,一年级绿色(天野美汐),二年级红色(美坂香里),三年蓝色(川澄舞)。

【6】《幸运星》中的制服

       幸运星在京阿尼的体系中属于一个异类,各种意义上的异类,即使我们不去提山本宽离开京阿尼,即使我们不去提它与凉宫物语的关系,多年过去它在宅的心中依然有特殊意义,或者说京阿尼做出一步让宅产生共鸣的作品。依稀记得《幸运星》最后一集,在属于此方的最后一个学园祭,十个女生一起完整地跳了一遍《拿去吧水手服》啦啦队舞。音乐结束之际,也同时带走了观众的思绪。京阿尼把一部支离破碎的四格漫画做成一部非常优秀的动画。有时我在思考《幸运星》像一条分界线,宅与不宅仿佛用这条线能分别出来,御宅族用自己的荒诞的自嘲方式宣扬自己的与众不同。



       总作画指导堀口悠纪子好像刻意凸显这份与众不同似的,把人设搞的与京阿尼之前的作品完全两样。延续了漫画的画风,水手服也是如此。《幸运星》中的陵樱学园在现实中是春日部共荣中学高等学校,从社团照片可以知道女生的制服是背心式的,与动画的不同。动画中的水手服夏服为红色领白二本水手服配粉色的领巾,袖口两条白线,对应裙子是红色的百褶裙,裙摆也是两条白线。冬服为最正统的深蓝色领白二本水手服配黄色的领巾,裙子也是深蓝色百褶裙,裙摆两条白线。因为是关西襟,所以夏服冬服都有胸襟。总体来讲《幸运星》中制服的设计最为简单,简单到连不同年级之间领巾的颜色都一样,学校的原型虽然在关东,但是水手服的领子是纯正的关西襟,没有过多阐释的余地。(幸运星中的各种捏他其实可以展开,因为无关京都,所以暂时放下)

       标准的按照漫画设计的制服,连裙子的百褶都如出一辙,袖口的宽窄线,领子的本线都一模一样。

【7】《CLANNAD》中的制服

       CLANNAD中的学习原型是筑波大学附属驹场中学校,高等学校具体位置在东京都世田谷区池尻四丁目。不过这所学校是男子学校与动画中光坂学校不同。况且CLANNAD是京阿尼所有动画中取景最复杂的,北至青森西县西至大阪,东至东京都,横滨留下了无数的圣地,如果把这些取景地都走一遍要花几个月的时间(上百处)。光之小镇虽然没有原型,但好比组成物资的分子,每个分子单位是有原型的,而且遍布全日本。京阿尼真是倾尽心血打造这部催泪弹。我把日本所知道的女高制服都查了一遍,没有发现原型,所以应该是池田和美根据游戏设计的。

       CLANNAD的冬服和夏服都是标准的水手服。冬服采用米色单排扣关东襟领子,袖口均为红色二本线,藏青色褶裙。从古河渚,坂上智代,伊吹风子的胸前徽章可以知道,学校是按照年纪设计三种类型的徽章的。夏服为蓝白关东襟水手服,领子,袖口蓝色的二本线,配有红色丝带,徽章在左袖口。值得一提的是,男生与女生冬服不同之处就在领子,男生为西装制服的翻口领,女生则保留了水手服的领子。多说一句,制服在京阿尼每一步作品中都有亮点,但是制服终究只是一种服装,我们看动画最重要的关注点还是更形而上的东西。就像CLANNAD带给我们的希望,我们从第一集就随着朋也经历了种种悲伤痛苦悔恨,最后换来的是成长,而多年之后我们可能记不住那制服是什么样子的,那些徽章有何区别。


注意,女生的丝带可以佩戴也可以不戴,而且渚佩戴的是蝴蝶结

【8】《轻音少女》中的制服

       之所以把轻音放在玉子后面,是因为两部作品的制作组基本不变。轻音的作画总监督堀口悠纪子也是玉子的角色设计。《轻音少女》原为kakifly创作的四格漫画,京阿尼接手时也没有想到一季短小篇幅的作品,会成为2009年二次元的话题,甚至改变了京阿尼的风格。TBS统计动画过后轻音周边竟然达到1500种之多,商业的成功也促使京阿尼彻底转向萌系动画。
在整个京阿尼的圣地巡礼中轻音家可以说是最火爆的。樱丘高校的原型滋贺县犬上郡丰乡町立丰乡小学校旧校舍当然也未能幸免。动画中的制服采用了漫画的原型稍作改动。下图为四格漫画中轻音的制服与动画的对比。除了袜子自由搭配外,冬服为两端外翻领深蓝色西服搭配衬衫,夏服为白色开领式衬衫配米黄色背心。三年级配蓝色丝带,二年级配红色丝带。冬夏均为蓝色褶裙。而漫画中的裙子为灰色格子褶裙。在轻音的剧场版因为是关于毕业旅行的,所以选择了英伦风。制服变成深灰色,领子搭配黑丝带,手臂处则是象征英国国旗颜色红白蓝的条纹,裙子的颜色由蓝色变成红色格子褶裙。轻音少女在剧场版结尾ED更是出现了蓝色双排扣连衣裙的制服。在日本使用连衣裙的制服一般都是盛夏服,著名的有东京都的山胁学园高等学校的深蓝色连衣裙(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因为该所学校的制服是由初代校长山胁房子设计的,100多年没有变化,在日本非常非常的出名),还有兵库县神户市的松阴高等学校的夏服为纯白色的连衣裙。山田尚子的浅蓝色连衣裙一定会借鉴这些传统。至于双排扣有一排是纯属装饰性的,不是重点。


轻音五虎的制服相对复杂,制作组可定下功夫了,从夏装、冬装、到剧场版,没有重样的。最后的水色连衣裙更是杰作中的杰作。

【9】《日常》中的制服

       《日常》也是漫改动画,总作画监督是西屋太志。说道日常我们想到的就是每天发生在身边的琐事,主人公多是平凡的少男少女。但是从各种意义上来说名字叫作《日常》的动画其实应该读作“非日常”。这里不想扯远,单说京阿尼的传统圣地巡礼,每一部动画开播前,圣地的宣传一定见诸日本的杂志,但是《日常》的圣地似乎“非日常”,没见到怎么宣传,好像城市是架空的,但是我们用推测验证,还是找到了原型,就是漫画作者あらゐけいいち的故乡—群马县伊势崎市,动画中的时定车站就是现实中的伊势崎站,动画中的时定高校就是伊势崎商业高中,不但如此,京阿尼将公交车、邮局、公园游乐场、甚至不知名的十字路口都有原型。京阿尼中最难考证的圣地,吊诡的成为最容易考证的,因为你只要找到这座小城就ok了(顺便提一句,《日常》的广播剧封面也是有原型的,京阿尼的细节让人细思极恐)。


       动画中的制服沿用了漫画,夏服为变形襟蓝色一本水手服,配有蓝色的领带和蓝色的百褶裙,非常的普通。冬服为新式水手服米色关东襟红一本配有红色的领巾与红色的格子百褶裙。日本传统的水手服多为套头类型,因为面料伸缩性不是很好,所以往往在水手服的一侧会有拉链,这种传统的水手服穿的时候很麻烦,所以现在渐渐被淘汰,采用像衬衫那样前开的水手服越来越多,在京阿尼中《日常》的冬季水手服采用了新式的。京阿尼的制服种类因为《日常》又多了一种,其实通过关东襟的设计我们也可以来推测动画的圣地在哪,还是细节决定一切。

本作品为【2020京后伴你同行】的参赛稿件

由于篇幅相当长 分上下两P发布 下半部分晚上发

作者:兰陵笑笑生水瓶(贴吧ID)

发布:京阿尼语料





京都动画制服考证(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