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速度到旋转,从旋转到质量——从一维到三维

初学者眼里只有速度,为啥?因为速度是肉眼可见的,不需要太多理解,快就是快,一眼就能看清。所以初学者都会选速度快的底板,选看起来力量足的底板,所以vis和968就成了江湖之中的传说。这里倒不是说vis或者968徒有其名,但我们需要知道,vis和968对初级和中级水平的球友并不算友好,而且vis和968都比较挑胶。vis主要问题是脱板快,所以配胶难度不小,配很多套胶都虚弹,不容易加旋转;比如vis配d05搓球甚至不如普通球拍,旋转也很一般。但也不得不承认,所有球拍之中,速度快,配狂飙力量又足的外置,也就只有vis了。968的问题主要是反手弱,不过这是以前的状况,去年开始968的反手也给力了。968就是难透,依赖刷油狂飙,但打透之后旋转确实强,速度确实快,力量确实足。
但我们需要知道,拍拍乐始终是初级的思路,弧圈球才是更高级的,更全面的进攻手段。有人也许会说,快攻为主的张本智和和伊藤美诚也是极其犀利的。是的,他们是快攻打法的佼佼者,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张本智和和伊藤美诚的弧圈球水准也是极高的,他们只是因为打法的关系,所以弧圈球运用得相对少,不是他们不会。伊藤美诚就特别擅长打削球手,所以你懂的,她的弧圈球水平也是非常高的,她对旋转的理解也是极其深刻的。张本智和在去年赢过樊振东和王楚钦,退台对拉,张本智和并不吃亏的!只是他的打法是偏中近台,是偏速度型的,他对旋转的理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业余球友入门,一定是只明白速度的,因为旋转是和弧圈球绑定的。随便拿个拍子,任何人都可以拍;但要制造旋转,你就必须要找门道。无论是反手的弧圈球,还是正手是弧圈球,那都不是随随便便都能学会的。顶胯转腰收小臂,肩怎么用,腰怎么转,小臂怎么收,引拍怎么引,放松是怎么放松,每一样都需要有东西,不可能随随便便。有句话方博说得极好,只要能发上力,只要能打出质量,这正手就是好的正手!有的业余球友过度追求模仿马龙,或者说模仿张继科,动作反而是僵硬。学习是学习的原理,不是要一模一样,那不可能!每个人身高臂长不同,每个人的体型不同,你不能要求马龙学波尔,也不能要求奥恰学马龙,同样也不能要求水谷隼学樊振东。只要发力的原理是对的,只要你能发上力,只要能上台,这正手就是好正手。
从速度到旋转,这才是真正的进阶,如果一直停留在直白的速度层面,你对乒乓球的理解是上不去的。速度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维,你对旋转有了理解之后,就能算是二维了。从空间上去看,速度是很直白的,弧线是不诡异的;而旋转上来之后,弧线首先是诡异的,球就很顶,很拱,对方很难防,贴挡之后依然有可能失误。从速度到旋转,你就必须学弧圈球,正反手都是如此。
当旋转到了不错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会去思考更多的东西,速度,旋转和落点三个要素的结合就是真正的高质量的球。不能只有速度,不能只有旋转,也不能只有落点,必须三个要素都具备,这才是真正的高质量。速度算一维,旋转算二维,单板质量算是三维,这些其实都是循序渐进的。如果你要学习乒乓球,就得多去理解。
基本功其实只是为单板质量服务的,是为套路服务的。为什么有些有基本功的反而打不过纯业余的,问题就在落点意识不行,还原意识不行,脚下步伐不行,套路可能也不行。当单板质量到了一定的水平,就得多打套路,把落点打开之后,连续性和预判,还原和步伐都得持续的积累和提升。
其实选器材的时候,就不能只看速度和弹性,但初学者可能只认这个。实际上,速度,旋转和落点才是器材的核心目的,底板不能只有速度,还得有旋转,还得有控制。总之,器材和打法,都得慢慢积累,不能一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