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歼16亮相,非隐形重型战斗机很重要,列装规模非常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国新一代战斗机三剑客之中的歼-16,应该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机型,只需要继续生产就好了。但是,最近沈飞公开的新机试飞画面显示,又有黄皮歼-16战斗轰炸机进行试飞。
按西方媒体的统计,中国此前生产的歼-16共有10个批次,如果按一个批次32架计划,那么中国拥有320架次的歼-16。歼-16作为中国第二款量产的重型战斗机,而且在歼-20已经批量生产的情况,很多人对歼-16为何仍然要大规模生产不理解,也看不出继续改进的必要。
沈飞黄皮歼-16的出现这就带来两个问题:一、歼-16还有多大改进空间?二、歼-16还需要量产多少架?
第一个问题,歼-16已经是一款非常先进的3.5代战斗机,甚至被美国人称为“终极侧卫”。但是,黄皮歼-16仍然可以有几个目标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进。
第一、换装更加先进的氮化镓为基础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配备这种雷达之后,歼-16的探测能力将再增加1.7倍。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歼-16拥有的大口径雷达,再配备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态势感知和电子能力方面将获得多大的进步。
第二、可以为歼-16换装动力更加强劲的涡扇-10C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推力接近15吨,可以让歼-16在物理飞行性能上获得重大进步。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苏30MKI的AL-31FP加力推力只有12.5吨,F-15EX战斗轰炸机配备的是F-110-GE-129,加力推力为13.2吨。
涡扇-10C的推力比AL-31FP多2吨多,比F-110-GE-129要高1.3吨,两台发动机将增加3-4吨的推力。这种进步能让歼-16在载弹量、最大飞行速度、垂直爬升率,持续转弯能力方面都获得进步,特别是对投放大型导弹和空空导弹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第二个问题,中国到底还需要多少架歼-16?其实我们可以看下中国还有多少早期型的歼-11、苏-27SK/27UBK、苏-30MKK和飞豹,就能大概算出来。这些战斗机现在虽然还有使用寿命,但是苏式战斗机寿命短也是事实,估计很快将进入歼-16换装苏凯战斗机的历史阶段。
飞豹暂时会通过中期延寿来继续使用,但是从长远来看,歼-16仍然是最好的替代者。如果把这些需要算起来,歼-16总共生产500架都不算多,甚至有可能达到600架。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歼-16这样的非隐形重型战斗机还有多大价值?其实这是一种不会被淘汰的机型。从美国继续量产F-15EX就能看出来,没有一个国家会选择全部列装隐形战斗机,对经费有限的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而言,更是如此。
从定的位角度来看,歼-16作为一款多功能重型战斗机。歼-16在夺取制空权时完全有能力压制3.5代战斗机,在承受对面打击任务时又是炸弹卡车,在与隐形战斗机配合时发挥其携弹量大的优点,歼-16还有重型战斗机航程大、机动性能好,价性比高等等优点。
歼-16在中国军队中的口碑非常好,说明这是一种中国军队用得起,也非常好用的的主战装备。
中国空军正在加速转型到攻防兼备的历史阶段,歼-16是整个作战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未来歼-16可能会携带高超音速导弹,也会携带超远程空空导弹,歼-16D也是中国空军非常稀缺的机型,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黄皮歼-16才是真正的“超级侧卫”,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