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武汉长沙代表中西部科技实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中部双核在行动

2023-08-17 22:17 作者:作家李楠枫  | 我要投稿

武汉长沙是中西部科技实力的代表,智能网联汽车,中部双核在行动


8月14日,武汉公布了第七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一次性开放里程高达651.35公里,让人震惊!至此,武汉累计开放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已突破1400公里。


据媒体报道,这次开放的道路分布于3个区。包括硚口区48.14公里,汉阳区177.65公里,东西湖区425.56公里。东西湖区开放的测试道路里程位居全市第二,仅次于武汉经开区的669.6公里。新城区道路开阔,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建设方面就是比老城区有优势。到目前为止,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道路达到1462.91公里,覆盖区域约1100平方公里,触达超400万人口,位居全国前列。


昨天,我又一次试乘了“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租车,相比于去年那次,体验感已经提升了不少,那种动不动就急刹车的问题,现在差不多已经解决了。从神农小学湖畔校区经开永旺附近,9公里路程,全程耗时21分钟,打折后的费用不到7元。据随车安全员介绍,“萝卜快跑”在武汉投入了200多台测试出租车,而去年同期才10台左右。


在武汉经开区的街上,现在随时都可以看到一台涂着“萝卜快跑”标识的自动驾驶车辆。待到测试完全结束,智能网联汽车道路全面建成,武汉可以容纳至少2000台自动驾驶出租车。从理论上来讲,无人驾驶出租车不需要司机随车,成本大幅下降,老百姓打车的费用也可以更低,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据公开资料显示,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只有6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无锡。


据长沙媒体去年的报道显示:湘江新区也在开展全无人测试,并逐步实现全域1200平方公里、1712公里道路里程开放,届时长沙将成为全国测试道路里程最长、区域最大的城市。不过,长沙能不能成为全国之最,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据潇湘晨报消息,到去年8月初,长沙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总里程317公里,远低于同时期的武汉。目前的数据怎么样,长沙并没有公布,很可能比不上总里程已经突破1400公里的武汉。而湖北日报最近的消息显示,武汉经开区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场景最多、首个全5G通信接入的开放道路自动驾驶示范区。


据上海媒体消息,到2022年底,上海累计开放无人驾驶道路1800公里,嘉定和临港实现全域开放,里程位居全国首位。神奇的是,据新京报消息,到2022年10月,北京开放测试道路323条,道路里程1143.8公里,是开放测试道路最长的城市。据广州日报消息,到2022年4月,开放的无人驾驶道路里程双向约789公里,单向里程明显超出北京。北京号称第一,长沙也号称第一,殊不知上海才是真正的第一。从目前已知的消息来看,长沙别说现在不如上海、广州、北京、武汉,未来也很有可能赶不上,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长沙的媒体放卫星了。


武汉之所以能成为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是因为武汉具有独特的优势,既可以自己研发系统,又可以自己制造包括芯片、汽车整车在内的硬件,配套设施非常齐全。自己研发自己造,不仅投入市场的速度更快,研发测试的速度也更快,成本更低。


比如武汉经开区,现在已经形成了涵盖发动机、汽车底盘、车身、电子电器、电池、电机六大核心版块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布局了包括东风汽车、小鹏汽车、路特斯等整车企业,产业链非常齐备。同样的,上海、广州的汽车产业链也非常完整,比武汉更胜一筹。

论科技实力,北京和上海就不用说了,高校如云,科研机构林立。武汉和广州也非常不错,均可以排进全国前五。这些优势,都是长沙与无锡无法比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长沙作为一个普通省会城市,无锡作为一个普通地级市,能和北京、上海、广州、武汉一起进入首批试点城市,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无锡的工业实力是非常雄厚的。2022年,无锡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37万亿元,千亿级产业集群数量达到10个,比长沙和武汉还要多。无锡的支柱产业包括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纺织、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也包括软件、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行业。作为一个同时拥有千亿级汽车制造和软件产业的普通地级市,能成为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城市并不稀奇。


长沙的科技实力显然强于无锡,在互联网方面更是具有独到的优势,有着“东乌镇,西岳麓”的说法。眼下,长沙已构建以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开福区、岳麓区、天心经开区等为主的“一谷+两中心+多点支撑”的先进产业格局。据湖南官网报道,长沙数字经济总量预计4000亿元,互联网发展综合指数位列中部城市第一,已经成为“互联网产业第五城”。


尽管长沙汽车产业缺乏自主品牌,产业配套能力不强,产品结构有待升级,但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汽车产业,还是比较可以的。2022年,长沙地区规上汽车制造业企业共147家,主要集中在长沙县和浏阳市。因此,互联网产业突出且汽车产业也不落后的长沙,进入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城市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最缺的就是高科技产业。郑州、重庆、成都等城市能脱颖而出,无非就是吃了人口多、工价低的红利。这些红利吃完之后,郑州、成都等城市将面临着巨大的产业升级压力。一方面,如果不进行产业升级,与东部、中部主要城市的差距会越来越远。另一方面,如果进行产业升级,那么多低学历人口的就业问题如何解决,也让人头痛。在最近的10年之内,郑州等城市必然会遇到这个两难的问题。


相比之下,武汉、长沙还有合肥的科技实力都很不错,在中西部地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西安的科技实力确实不错,但主要停留在传统领域,新兴产业方面表现并不佳。而中部双雄武汉与长沙,不仅科技实力强,经济体量也比较大,比合肥、西安更具优势。所以,未来代表中西部地区参与沿海竞争的城市,必然是中部双雄。正如一些网友说的:中西部地区真正称得上发达的城市,只有武汉和长沙。

(2023年8月16日于武汉)


武汉长沙代表中西部科技实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中部双核在行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