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我一下遇见两个美女叫老公……谁知都是男的
(撰文/作家方晓莉)
(一)你以为,只是你以为
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当中,不咋的(大概很多人,或者一些女人会怎么说你,就算人家不直接讲,可你心里已经从他们眼光中看出,他们对你“严重低估”了!是么?)这么一个人,按照湖北武汉籍男子张某所说,自己曾经遭遇到一场骗局,没有说是被男的骗还是被女的骗,大概也是指对方一人分饰多角进行诈骗的情况,所以他感觉“自己也可以这样做……”,最终他把自己送到了强制刑事的“位置”上。



(截图来自“经视直播”,希警惕。)
事情是怎么一回事呢?
谁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坑的就是你!
同样武汉老乡小武28岁还没找到对象,于是在网上认识了一名叫杨月的女生(不知道是不是自称同城的类型,比如杨月说我也在武汉……于是,感觉距离更近了……之前看过几个诈骗案,无一例外都觉得是“同城人”、“老乡”而格外相信,但这种都被打脸。),这个杨月放出来的照片让小武感觉自己的春天来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小伙子被网络美女图片欺骗的时候,都觉得肯定是本人,至于为什么对方看上“没什么钱”,“也没什么本事”的他,自然是因为美女是一个善良,不拜金的人,只相信真心,另外家里很穷,说不定父母或者外公,爷爷,等等,这种人生病的……而且得了重病……而自己说不定还在上大学,或者刚工作没多久,家里人又怎么了……因为这个美女的境遇太凄惨了,而自己,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好男人,然后这男人就相信了,自己成为她的“救世主”,以往有的诈骗案,男的卖车卖房(这个不是很穷了,但卖的是家里的车房……)去进行救助,甚至还有借“网贷”救助……这种忒离谱,这个杨月很懂男人的心思,要不怎么说,男人最懂男人的心思呢,还不时撩拨对方,给对方甜头,估计好话没少说,让这个男的虚荣心大大满足……最要命的是,这个“美女”还介绍自己的闺蜜给他认识……然后这个男的为啥会觉得自己“游刃有余”呢?……然后给两个“美女”都打钱?是因为善良吗?
“她们”私底下都叫她老公,实则这两位美女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老乡张某(男!!!!!)扮演的,而这个小武陆续花了三万多元……最后因小武家人报警,然后这个张某被发现了他干的坏事,遂被“刑事强制”……而张某说法是自己曾经也有这种遭遇,所以就……不知是否可信,但有一点值得注意,不管曾经是不是受骗者,也不该去骗人啊!
那么,今天来谈一谈,“滤镜效应”:
从以上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在小武对老乡张某身上,大概有两到三个滤镜效应:
1,不排除有“同城”滤镜,觉得可以信任;
2,对方还介绍“闺蜜”给我,增加“真实性”;
3,女方发的动态,包括美图等,“美女滤镜效应”,美女滤镜效应背后是降低了的戒备心,以及对自我崇高“肯定”的追求,所以一旦这种出现,利用你的弱点,无论虚捧还是“示弱”,这个男的都会非常受用。
而这几个“滤镜效应”则直接决定这个男的内心美好的“优越感”或者对“感情的追求”不管是有猎奇心态还是说其他方面的一些感染或者感动,都可以看出,这个老乡张某是一个“深谙”男性心理的家伙,还真是最了解男人的,还是男人。
但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了。
那么,我们现在来说说,“滤镜效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滤镜效应来自美好的情感投射,但同样有人刻意制造,进行欺骗
“滤镜效应”大概是近年来很多人喜欢关注的重心,尤其在我们上微博的时候,往往会看到一些人嘲讽另外一些明星粉丝:“你那是粉丝滤镜吧!”,然而恰巧,这些人也有自己的粉丝,同时也有着自己的“偶像”,至于所说“真实”不“真实”,看情况。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滤镜效应”,它是带有一定的情感投射,然而,它一定会建立一定的基础上,比如“人设”,“明星人设”,为什么学习成绩不好,但要包装成学霸?……因为学霸人设普遍受欢迎,所以将其当成“流量”指标,欺骗粉丝,有时候或许明星不是故意的,但背后的资本却会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炒作”,以实现流量目的,但有时候,明星未必是不知道的,而这种事情,终究是瞒不住的,俗话说,“才华就像怀孕,时间一久,就藏不住了”,所以这句话还是很现实的,如果不是本身学霸的话,就不要硬凹这类“人设”,太尴尬。

(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分享。)
那么,“滤镜效应”除了粉丝滤镜外,其实还有很多情感滤镜。
比如,“她是我的小姐妹”,我就看她好美;
比如,“那是我男神……”,也许你并不觉得你闺蜜的男神多高、多帅,但在她眼里,却自带光芒;
也许有的人真的很出色,但是偏偏有另外一些人不感冒,因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并不在于你以为的那些“优点”,而是关注到其他地方,或者更平凡处,或者只是觉得寻常,或者,也有对方不告诉你的,其他一些方面的事情,丛而降低了那个人在对方心中的评价,变得“平平无奇”,或者“没想到是这种……”,所以,人们口中的某人,往往褒贬不一,来自于此。
那么褒贬来自于何处?
人总是渴望遇到跟自己相似的人,这叫“物以类聚,人因群分”,然而又并不仅仅是这样,诚然,品性的吸引会导致同样具备善良或者其他优秀的品质之人,会在一起,然而也会有另外一些人,伪装成有某些优点而去欺骗人,那么拥有另外一些优点的人,有可能因为蠢或者贪婪或者虚荣心强,或者自卑心极端严重,所以总是会选择性去“倾听”那些人的坏话,因为这样他们觉得更寻常,如果吹捧这类人,那么原有一些优点的人,反而会因为一个或者几个致命的缺点,也会在他人看来,“不过如此……”,可见,滤镜效应固然存在,但是,有一些人的优点而令人肯定,会因为自己交友不慎而成为一个令人侧目之人,因为一个人即便有不少优点,但在任何一个关键的事情上出现致命的缺点,这都是令人失望的。
人,自然是不能说,每个人都十全十美,然而又可以说,一切人都是完美是因为其人所表现出的一切,正好体现出一切情况,由此,你才能看到这个人的美丑,这就是生命的美丽,但也是生命的丑陋,然而作为一个乐观主义者,积极进取的人,一定是觉得这样更好,因为这样使人看到希望,使人知道,一切真相是不会被掩埋的。
而一些人内心的虚荣,丑陋之处,也才让人看的愈加清楚。
刻意制造的“滤镜效应”如果不是有害,通常人只会觉得是虚荣心罢了,这种优越感,你自己有,我不参与即可,跟你一起“玩”的人,喜欢就行,只是一旦摆到公众场合,明眼人眼里,看了也是要鄙夷的。
刻意制造的“滤镜效应”倘若是害人,那就另当别论,这个时候就不仅仅是鄙夷的事情,而是看出在制造“滤镜效应”忽悠人,欺骗人的同时,因为害怕他人说出真相,而对知情者予以攻击,侮辱,等等,以及另外一些谎言进行极端中伤,同时也动用心机,明里暗里威胁之外,且算计对方,用心狠毒……而这些事情,在当事人看来,都是令人感到可耻的一些行为,可这些人,却会沾沾自喜。
为何选择“滤镜效应”?——————因为好骗。
因为永远有人会去选择做一些手中的“挂”,自以为英勇无敌,威猛非常,自己的虚荣心在对方吹捧之下,大大满足……而其人抛出来的“光环”,一个劲开始迷惑他人,并且不断进行“自我炫耀”:然而这种自我炫耀,很多时候,跟明星或者网红一些形象“包装”没什么两样,甚至更为丑陋。
因为至少明星或者网红有的站出来,还是清清白白,但这种类型,刻意制造粉丝“滤镜”或者制造“滤镜效应”欺骗他人的人不是明星或者网红,往往意味着他们本身“本钱不足”,这种不足可能是他们所认为的自己所看重的,甚至宣传的“本钱”不足,俗话说的:缺啥,嚷嚷啥,刻意将你诱导进其中的,就是对方所在乎的。
呜呼。
单纯情感滤镜,是能够让人感觉到或者感受到自己喜欢的人,或者亲近的人身上的一些优点,甚至荣辱与共,这种滤镜是唯美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浪漫的。
但是带有目的的,进行“滤镜效应”的欺骗(其表现形式往往会让你觉得非常浪漫,唯美,但看在他人眼里,谁不说一句:“傻”?),其背后目的无非是为了利益,然而真实情况不但并非如此,而对方是拿来害人的,甚至可以说是掠夺不属于这个人所拥有的或者现实里面确实存在的情况,或者会对他人造成影响,无论是判断力,还是时间、精力以及信任度或者其他方面的损失……既然选择欺骗,那就说明,这个人不敢将真正的自己放出来,是因为对你有利可图。
固然人可以因为利益作为一些谎言欺骗,甚至种种“设计”,但有一点:
一个人怀才像怀孕,久了,便藏不住;
但一个人内心肮脏,就好像没有怀孕,久了,也会被人发现。
并不是所有内心也有肮脏心思的人,会选择做坏事,通过“滤镜效应”害人,然而作为一个人,应当懂得接纳自己的不足,而去努力。
而是用各种心思去害人,这种“滤镜效应”,终究化为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