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联PTRRES 20毫米重型反坦克枪,只少量生产的实验武器

在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军队迫切需要反坦克武器补充到军队中,以便于阻挡庞大的德军装甲部队,为此研制了许多单兵反坦克步枪,其中就包括PTRRES 20毫米重型反坦克枪。

PTRRES是苏军提出的新标准下着手研制的,按照苏军的要求,步枪要在300~400米距离上有效打击德军坦克,不过当时坦克装甲在不断地加厚,新型号也在陆续推出,因此反坦克枪的具体穿甲标准并不明确,反正穿甲力越高越好,PTRRES的设计师设计预期是100米距离击穿90毫米均质钢装甲。
为了达到足够的穿甲厚度,设计师采用了20毫米口径,按照通常的划分已经达到“炮”的标准了,不过人们大多数时候仍将PTRRES称为重型反坦克步枪。

提升弹药穿甲力有很多办法,例如增加膛压加快弹丸出膛速度,或者增加口径加大弹丸质量,又或者采用高硬度的材料*****头。PTRRES把这三种方法融合起来,发射新研制的20×150R弹药。
这是一种组合弹药,它是用45毫米炮弹改装的,巨大的弹壳通过收口容纳下20毫米的弹头,大弹壳虽然缩短了长度,不过它的发射药量依然有140克,相比之下14.5×114弹药的发射药量只有33克,差距一目了然。新弹药使用的弹头也与普通20毫米炮弹不同,它是一种覆盖了铝合金的碳化钨芯穿甲弹,弹头重量100克。

步枪采用单发手动装填射击模式,枪管内有8条膛线,尾部采用类似于火炮的手动水平滑动炮闩,装填过程操作起来有点困难,这限制了枪支的射击速度,只有约8发/分钟。
为了抵挡巨大的后坐力冲击,枪口处安装了大尺寸的锥形制退器,据称这具显得笨重的制退器效果很好,它将一部分燃气导向枪支两侧后方,不过它除了笨重之外还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其他人最好不要挨着射手的两侧,从制退器喷出的燃气会对这两个区域造成伤害。

枪支的枪托和握把成一个整体,在运输时可以向上折叠,枪托内安装了一个减震弹簧,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后坐力冲击,它与制退器一起将后坐力降到一个人体可接受的范围。扳机有一个保险,只要运动行程没有达到就不会完成击发。射手通过枪身上的机械瞄准具进行瞄准射击。

PTRRES的重量很大,它可以安装在轮架上牵引行军,此时加上炮盾后整体重量达到了79千克,不带轮架也有足足58千克,至少需要2名士兵抬着艰难的行军,也能安装在滑橇上在雪地拖行。该枪配备一个3人操作小组:指挥官、射手和装填手,指挥官除了观察指挥之外还携带冲锋枪用于近战自卫。小队会携带3个弹药箱,总共容纳24发弹药,此外在炮盾后方还会存放另外3发炮弹,这是炮组的应急弹药。

PTRRES在1942年至1943年间生产了约70支,其中一些在前线用于实战测试,该枪仅从威力上来讲足够强大,关于它的枪口初速度有不同的说法,一些文章称大约800米/秒,对于发射药量如此强大的枪支而言似乎不太准确,而且这样的初速度和它的威力也不相匹配,另一种说法是初速度超过1200米/秒,这和枪支的威力成正比,前期的测试中它在100米距离上击穿70毫米均质钢装甲,300米距离上击穿56毫米/均质钢装甲,后来的改良弹药在100米距离上击穿了80毫米均质钢装甲。

苏军没有正式装备PTRRES,一方面是德军坦克装甲厚度增强,PTRRES的作战效能已经降低了很多,另一方面是该枪本身就像是一门小火炮,使用并不容易,同时期苏军装备的另一款14.5毫米PTRD反坦克枪虽然威力差了不少,但是1~2人就能携带操作,打装甲车、打简易工事都可以,战术灵活性更强。至于陆军反坦克任务,苏军主要将其交给了反坦克炮、自行火炮,另外给步兵配发一些反坦克手雷、燃烧瓶等作为辅助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