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形而上学(2)——古代贵族的精神冒险,背景性的符号秩序与它自己的对立
2.形而上学
比形而下学有余:
把握到场域是二重化的,两者都是整全的,其中一个变为可把握的,需要支撑的符号系统,另一个变为永远无法把握(无法显现但可以言说),无处不在的的符号系统的剩余,这一二元对立在不同的形而上学有不同的形态,
最为根基的形而上学对立是符号秩序与场域本身的对立,符号秩序本身/命运(封闭性——自我循环不允许反思和开创性——作为绝对意志,能够暴力地决定场域)与场域/经济(符号秩序的包容性)是对立的,在符号秩序的暴力压力之下,追求场域的进一步开放
形而上学思考场域是怎么在符号秩序下涌现出来和什么样的符号秩序可使场域涌现出来
比观念论不足:
形而上学认为符号秩序结构出场域不需要主体性的参与,没能认识到主体性的认识和实践对于整个结构的影响,因而形而上学家的主体性是静态,僵死的(观察者的角色) ,视符号秩序/逻格斯为理所当然的,主导场域的运行,主体性的介入是非法的,对主体性进行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