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图纪要】态势图上的“热点”(1):赫尔松,卡霍夫卡大坝,1943
更多硬核,有趣,好玩的文章和资讯,请点击上方 芬里尔战史研究 关注获取!
最近,卡霍夫卡大坝被炸的消息跃然纸上,各方消息传得是沸沸扬扬。前因后果在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的仙友请自行搜索查阅。身边不少人——很多都不是军事爱好者——也都在议论纷纷。不过,无论这两年俄乌前线出现多少热点地名和事件,这些东西都不是自2022年3月凭空冒出来的,而是有悠久历史的,甚至是久经战火考验的。现代战争进行得如何,本不是我社的“业务范围”;不过这些“热点”地区的历史和二战期间的战斗,倒是可以与仙友们作分享。这个系列是我社新推出的随笔系列,篇幅短小精悍,重点分享“热点”地区历史上的情况,包括地理环境、所发生的战斗、双方参战部队及战斗过程。今天为大家分享地图上的卡霍夫卡大坝。

上图是一张近卫第2集团军在1943年12月23-31日的1:100000作战地图,红色圈位置即是卡霍夫卡大坝。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宏伟的水利工程在二战期间也遭到过爆破,试图拦阻敌方的推进。但效果均不甚明显:防御方都低估了对手快速部队进行机动迂回的能力。下图是近2集地图的放大图,红圈位置就是大坝:宏伟壮阔的水利工程杰作,在大自然面前显得非常细小,可叹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值得一提的是,这张地图的测绘时间是1941年上半年,战争开始前,大坝还没有被炸毁,所以出现在了地图上。大坝南侧是大片湿地带,这里想展开重装部队的难度是很大的。

有趣的是,近卫第2集团军的这张地图反映出的信息非常细致,甚至到了各步兵师连级单位。从地图上能明显看出,苏德双方沿该河段南北两岸对峙,在南岸防御的苏军部队是近卫步兵33师88团3营,自西向东依次展开4、7、8连,9连在后方的小卡霍夫卡集结。由于河道南侧几乎是大片相连湿地不宜居人,可见能够坚守于此的近卫军指战员之坚韧强悍。详见下图。


德军也绘制了卡霍夫卡一带的地图,但是1:500000的,细节不理想。第1装甲集团军负责该地防御,从地图上看,直接防御卡霍夫卡大坝的是第101猎兵师。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最新的航拍图,无论苏军还是德军地图绘制的水系形状和大坝位置都有出入。可能是河流在80年里出现了改道。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芬里尔战史研究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