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偶像的黄昏》读后感

2021-04-16 16:09 作者:纯粹理性现实  | 我要投稿

《偶像的黄昏》的作者是尼采,书名全称是“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


当一个人被赋予伟人的称号时,这个人通常是不容他人评论的了,他的形象已经固化,当人们说起他时不外乎那些为人熟知的三言两语。人们将“伟人”掏空,敬仰着躯壳,到最后早已忘了他们究竟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只是知道面对“伟大”我们应该怎样,乖顺的后人。

尼采所说的偶像不仅仅指人,也指许多的观念、理念,尼采要用锤子重新评估他们的价值,他们能否经得起捶打?苏格拉底、日神阿波罗、智者、卢梭、基督教和叔本华,都得经受这一考验。

尼采认为苏格拉底——一个让人认真对待的丑角,沉浸在自己的辩证法中沾沾自喜,告诉其雅典人你们都是无知的。他对于生命充满了怀疑、厌倦,否认了生命的价值,并且为了与生命的本能作斗争,他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暴君”——理性。逐渐的,所有的雅典人变得和苏格拉底一样的病态——对自身本能的怀疑,“理性”就成了众人的救世主,理性“创造了一个永久的白昼”,永远都要远离本能。

在尼采看来,对于个人来说本能、意志和行动都是十分重要的,天才总是挥霍的,而不是小心谨慎的,他们的挥霍源自于他们才华的横溢,这并非是颓废的象征。尼采反对叔本华将艺术、英雄主义、天才、美、巨大的同情、认识、悲剧和求真理的意志解释为意志的否定或意志的否定需要的后果。

在书中尼采重新评估价值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因果关系进行重新的梳理,比如生病是因为身体在之前就已经虚弱、人的行动不是意志的结果,意志只是一种事后的解释、人相信世界充满了美而忘了自己是美的原因等。

好累,不想写了。

写在最后,把这个锤子带到我们的生活中吧,否定他们,看看还有什么可剩......


《偶像的黄昏》读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