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没几年,参加婚礼随份子就花了18万……

话说,现在许多85、90后单身妹子过得有点心塞。
同一个好友圈,可能会有畅想爱情美好的母胎solo,会有忙着寄情生活或工作的丁克一族,但同时,也总会有几个马上就要披上婚纱走进婚姻殿堂了。。。

本来嘛,闺蜜一场,即使每天被秀恩爱虐狗,单身未婚妹子知道好友要结婚了,还是会满心感动送上祝福。
但现在,妹子们不得不考虑一个现实的问题,精神上的祝福当然诚心诚意,但要在物质上撑起这份真心,红包免不了啊!这要是再碰上好友们扎堆结婚,还真是有点肉疼....
一位在悉尼工作的小姐姐珍妮,就遇到了这种令人头疼的情况....

这位小姐姐叫珍妮,是悉尼一家公司的管理顾问。作为一位独立的职业女性,珍妮生活在悉尼这样繁华的大都市,再加上她本人是个乐于社交的人,珍妮交了很多朋友。
工作时享受忙碌和成就感,闲暇时期,就和三两好友聚会、旅游和参加各种俱乐部活动,珍妮的生活充实而有趣。但随着年龄增长,珍妮发现,身边结婚的好友好像越来越多了。
比如,已经过去的2017年,珍妮就至少参加过10次婚礼。

本来,珍妮是觉得,被邀请参加婚礼,应该是一件让人开心和骄傲的事。这至少证明,自己是因为被对方看做珍贵的朋友,才会被邀请来见证他们人生重要的一刻。
抱着这样想法的珍妮,每次收到邀请,都会欣然到场,她还从不吝啬于打扮地美美的,再送上昂贵的结婚礼物。

但是,在参加一场场扎堆的好友婚礼时,珍妮也潜意识不去算清楚,多年来参加婚礼的“可怕的”花销数字。
“想着我可能花了多少钱,会让我感觉有点不舒服”,珍妮无奈地说。
但是,刻意的忽视这一点,并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事情显然开始变得越来越严重了。
珍妮发现,现在的年轻小情侣,对待婚礼好像越来越重视了。
他们都非常乐于,在可能的条件下,花费大量金钱精心筹备。尤其是这两年,为了增加情调,小情侣举办异地婚礼,变得越来越普遍和流行了。
这直接让珍妮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用在参加婚礼的路上。

这一年来,她已经有了开车八小时,穿过澳大利亚一整个维多利亚州,只为赴约好友婚礼的经历,而且在这不久之前,她其实刚刚飞往新南威尔士州中部,参加完前一个婚礼。
最疯狂的一次,珍妮一个周末有两次婚礼要参加,她只能星期五从悉尼飞往墨尔本,再在星期六的早上,坐飞机到阿德莱德。
而且,珍妮简单算了算,去年她在航班,住宿,婚礼典礼上要穿的礼服、要送的礼品上,花费了不少于5,000美元(超过30000人民币)。而今年,珍妮预测,她大概要为朋友的婚礼花费更多的钱了。
因为,接下来的两场婚礼都在国外:一个计划在巴厘岛,另一个在非洲....

被好友热情邀请参加一场精心准备的完美婚礼,在高档的场所,品尝美味的食物和酒,见证一对新人的幸福,作为一名客人,好像没有理由,不为此买个单?
可话虽如此,这位工作中的女强人,对现状十分苦恼。因为她意识到,再不好好解决,自己的生活就要受到严重的影响了。
珍妮做了一次精细的计算,每件婚礼礼物都要花费至少150美元,参加婚礼的服装的价格可能高达700美元,头发和化妆品可能会花费140美元,再加上额外的运输费用。
算上这几年的参加的婚礼次数,总数字很可能已经高达30000美元了(约18万人民币).....

无奈的珍妮,只能尽可能的想一些办法,来降低参加朋友婚礼的花销。
她不得不开始关注航班和住宿信息,尽可能选择优惠的价格。有时候,她也试图通过一些额外的工作会议,来降低某次参加海外婚礼的成本。
但不能否认的是,这样时刻要想着节约、省钱的生活,和原本的生活相比,质量和幸福感还是大大地降低了。
唯一一个好消息是,珍妮还没有到使用信用卡,来支付她参加无数好友婚礼的花费。
身边的朋友都劝珍妮,为什么不试着拒绝一些邀请呢?
为什么呢?
“朋友的在乎,对我来说也无比珍贵,所以我想要尽力做我能做的事,来表达我的支持和祝福”,珍妮无奈地说,“事实上,我宁愿借一件衣服,去参加好友的婚礼,也好过不参加。”
虽然珍妮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结婚,这样的情况什么时候能停止,但显然,尽管经济上已经有些撑不住了,她还是无法做到缺席好友的婚礼。

其实,珍妮的遭遇很有普遍性。
一家叫做Easy Weddings的做过一项调查,在西方国家,现在一场在本地举行的普通婚礼,参加的客人最多可能会花费达1279美元(8000多人民币),而如果是跨地区、跨国婚礼,客人的婚礼花费账单则可能从1500美元到数千美元之间(9500人民币为最低标准)。
而在国内,结婚给份子钱更是个千古难题。
每年雷打不动的亲友结婚季,从工作开始就没断过,甚至有时都不用等毕业,不少学生寒暑期回家的时候,也有抽空去参加同学结婚宴的经历。无论你是没毕业前用生活费,还是毕业工作后花工资,礼金总是不能少。
当然,好友闺蜜,遇到了生命挚爱,邀请所有朋友和家人分享喜悦,绝大多数都一定不会拒绝参加。
但是,当这样的婚礼扎堆举行,当参加婚礼的花费越来越高,当亲眼见证好友的一句“我愿意”需要为此支付数百甚至数千元,你又要怎么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