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翻 拧转 松沉 韧正
裹翻 都是螺旋劲 拧毛巾一样 不过是一个顺时针 一个逆时针 是六面劲都有的 所以裹翻不是结构的形成因素 你瘫成一团 也可以裹翻 结构是松沉 松是支撑 坠是夯实 在沉坠的基础上 裹翻才有意义 就像你两只手抓着毛巾两端 毛巾松松的 被你抻紧 然而还是在重力的作用下 微微的沉坠 然后 你才可以裹翻拧转 为什么要沉坠 你像抻毛巾一样 抻紧 裹翻 不一样崩弹吗 如果没有沉坠 你两只手同方向拧毛巾 毛巾被抻的再紧 也只是转毛巾 而不是拧毛巾 只有沉坠这第三只手 扯住毛巾的中段 你才能拧 这就是三角结构 如你的手臂 如果不坠肘 你裹翻 也只是转手臂而已 只有坠肘了 你才能节节的裹翻拧转 而这个沉坠 也像拧毛巾一样 是向两端的 是向下向上的 是稳定左右的 也是六面力 这样 你的结构 才是完整的 以前我进入了误区 沉坠 只是向两端抻拉 而向上的撑 向下的沉 做的不够松 以至于向左或者向右的摇摆不正 而后用裹翻来定型 让裹翻的六面力也有了倾侧 身体的结构 又怎么松沉的下来 身体 在站立时 感受全身的松沉 你自然会站成无极桩 一处不松 你就不是 之后 在身体中感受松沉转变的起伏 增加裹翻 因为这个时候你的身体 只有松沉 没有拧转 不够裹束 所以 从无极桩变为虎抱头时 身体 一裹而落 一翻而起 手足一裹而起 一翻而落 这样 你的身体 即松沉 又裹束 还是像拧毛巾一样 如果你两端的拉伸不够 你拧毛巾 毛巾会扭曲 臃肿 松沉没了 变死疙瘩了 所以 身体也要这样 松沉的身体 随着裹翻拧转 越来越韧 越来越弹 越来越长 越来越正 而不是拧成乱麻 七扭八拐 行拳中 随着裹翻动势 永远保持韧性 弹力 松沉 松的极限就是紧 沉的极限就是拔 这前后上下就通透了 而左右 随着沉 自然如吊锤一般 正身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