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唯物辩证法大纲》4.4.4.4 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反唯物辩证法的见解

2023-11-27 13:03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78年 仅供学习参考】


4、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反唯物辩证法的见解


  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客观根据、相互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只有唯物辩证法才作出了科学的解决。其他任何哲学派别对于这个问题的见解,总的说来都是错误的。

  第一种错误见解,是只承认偶然性,不承认必然性。这是唯心论的非决定论的观点。按照这种观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没有什么必然的规律,只不过是无数偶然现象的堆积。事物发展中任何一个细节的变动,都可以根本改变事物发展的方向。中国的封建制度是由秦始皇、唐太宗这样的几十个人物造成的;如果没有他们,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就会完全变样。万有引力定律之所以被发现,是因为世界上偶然地出现了牛顿这个人,如果牛顿在幼年得病死了,也许人类就永远不会发现万有引力。放射性现象之所以被发现,是因为柏克勒尔偶然地把铀结晶盐和照相底片放在一个抽屉内;如果当时不发生这件事,也许人类永远不会发现放射性现象。这种观点,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特别突出。例如德国的新康德主义者史达木莱尔认为历史发展过程是没有任何规律性的,谁如果主张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性,就是“宿命论”。他用这种荒谬观点来攻击马克思主义,硬说马克思主义承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而又主张革命政党的自觉斗争是“自相矛盾”的。当代美国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反共的急先锋胡克硬说,十月革命及其世界性的影响是由于出现了列宁这个人而偶然发生的,而不是不可避免的。假如没有列宁这个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就不会出现,“全世界的文化、政治和一部分经济生活就会大不相同”。实用主义的贩子胡适宣称,任何微小的偶然事件都可以在世界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结果和影响”,“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他起一个念头,也许可以引起几十年的血战。他也许‘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1]他认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存在的,人们只能像玻璃窗上的苍蝇和粪窖里的蛆虫一样,乱碰乱撞,爬上爬下,应付环境。显然,这些观点都是同科学毫不相干的,这是没落的资产阶级陷入绝望境地的反映,也是他们欺骗人民群众、阻挠革命斗争的一种手段。

  第二种观点,是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这是一种机械论、宿命论的观点。这种观点把偶然性同因果性对立起来,把必然性同因果性等同起来,认为既然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那末一切现象就都是必然的,而偶然性不过是人们为了掩盖自己对因果联系的无知而虚构出来的概念。恩格斯在嘲笑这种观点的时候写道:按照这种观点,“这一个豌豆荚中有五粒豌豆,而不是四粒或六粒;这条狗的尾巴是五英寸长,不长一丝一毫,也不短一丝一毫;这一朵苜蓿花今年已由蜜蜂授粉,而那一朵却没有,而且这一朵还是由这只特定的蜜蜂在这一特定的时间内授粉的;这一粒特定的被风吹来的蒲公英种子发了芽,而那一粒却没有;今早四点钟一只跳蚤咬了我一口,而不是三点钟或五点钟,而且是咬在右肩上,而不是咬在左腿上    这一切都是由一种不可更动的因果连锁,由一种坚定不移的必然性所引起的事实,而且产生太阳系的气团早就构造得使这些事情只能这样发生,而不能按另外的方式发生。”[2]持这种观点的人似乎很强调必然性,但是实际上他们所谓的必然性正是不折不扣的偶然性,只不过他们把偶然性另外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必然性而已。这不是把偶然性提高到必然性,而恰恰是把必然性降低到偶然性。把事物发展中的任何细节都说成是“必然”的,这同把它们说成是由“天数”、“神意”决定的,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恩格斯说得好:“承认这种必然性,我们也还是没有从神学的自然观中走出来。”[3]这种观点把必然的东西和偶然的东西、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经常起作用的东西和临时起作用的东西混为一谈,使人们不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因而是非常有害的。

  第三种观点,是把必然性和偶然性机械地割裂开来。持这种观点的人似乎既承认必然性,又承认偶然性。但是,在他们那里,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毫不相干的。一个过程要么是必然的,要么是偶然的;必然性不能通过偶然性来表现自己,偶然性背后也不能潜藏着必然性。他们所说的必然性,实际上就是指那些能够用科学规律来解释的现象,也就是已经知道了原因的现象;而他们所说的偶然性,则是指那些还不能用科学规律来解释的现象,实际上也就是还不知道原因的现象。这种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都是不以人们的认识为转移的客观的东西,难道必然性会因为我们还不知道它的原因,就成为偶然性,偶然性会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它的原因,就成为必然性吗?持这种观点的人还认为,只有必然性才对科学有意义,而偶然性对科学是无意义的。这就无异乎说,科学只应当去研究那些已经知道了原因、已经能够用科学规律来解释的东西,而不应当去研究那些还不知道原因、还不能够用科学规律来解释的东西。这当然更是错误的。科学的任务正在于探求现象的因果联系和规律性,如果把那些还不知道其原因的现象叫做偶然性而撇在一边,不予理睬,科学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难道科学的任务不正是在于探求现象的因果联系吗?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把那些目前还不知道其原因的现象说成是由“偶然性”引起的,或者说成是由“上帝”决定的,这在实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这种观点不仅是形而上学的,而且归根到底是唯心论的。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只有黑格尔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问题上提出过比较深刻的辩证法见解。但是,黑格尔的这些见解是建筑在唯心论的基础之上的,他的出发点是根本错误的;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见解本身也充满着神秘晦涩和牵强附会的东西。只有唯物辩证法才第一次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概念及其辩证关系问题作了科学的解决。


注:

[1]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论学近著》,第1集。

[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96-197页。

[3]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97页。

《唯物辩证法大纲》4.4.4.4 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反唯物辩证法的见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