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键圈摸鱼》021: 游戏动力VGN811:小问题虽多,但诚意可是“实打实的”

2022-10-03 07:57 作者:申斯基  | 我要投稿

今天是75量产键盘“大横评”的第三弹——给大家带来的是呼声比较高的一款键盘,那就是来自键圈“新势力”游戏动力的VGN811,为了叙述方便,我就把它称之为游戏动力75了。

那作为游戏动力进军机械键盘市场的首款产品,我相信绝大部分第一批购买这款键盘的同学呢,肯定是冲着它的性价比去的,毕竟首发的时499元的快银V2版本,前500名赠送一套原创键帽;后500名也能“嫖”一张鼠标垫,诱惑力还是不错的,后续发货的时候,又增加了一根航插线;当然,产品正式上市后,游戏动力发现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又再次补偿了全新的上盖、卫星轴以及内胆的填充棉等等,我们先不管产品本身如何,就服务和后续的补偿来说,游戏动力这一波的“操作”,诚意可谓是“实打实的”,这一点我是一定要竖大拇指的,毕竟此前某些键盘厂商首发产品“翻车”,“装聋作哑”的太多了,我此前就说过,这样的产品你可以“割韭菜”一次,但想再割一次就难了,希望更多的键盘厂“引以为戒”吧。

说回首发时的产品,也就是目前我手上拿的这一把,其实如果你不是资深的“韭菜”,或者是键圈的资深玩家,那么其实这么一把键盘也算是可以直接用的,除了刚刚提到的价格优势之外,包括小屏幕的设计,底部的金属铭牌,原创的键帽,底部的氛围灯等等都是其亮点,那如果要求高一些的话,那么这把键盘的“槽点”也是有的,你比如空格键相对而言比较“拉胯”,很难做到“到手即用”;老魏设计的这套键帽,手感和做工相对一般;整个Gasket的结构设计,虽然填充“拉满”,但是整体属于比较偏“硬朗”的一些的手感,虽然此前游戏动力解释说,这把键盘为游戏玩家设计,可能偏硬一些的手感会更好,但我个人可能更喜欢形变空间更大一些的内胆设计等等,总之用肯定是能用的,但离完美还是有一些距离的。

当然,目前游戏动力“补发”了全新的上盖,卫星轴,以及内胆填充物等,因此接下来,我会更换上全新的材料,然后基于全新的“配置”来详细解读游戏动力75的产品优缺点,那这大假期的还在给大家拍视频,我就要个“一键三连”吧,下面我们就进入正片了解一下吧。

首先,我们就从内胆拆解和改造开始说起吧,这次补发的材料包括上盖和一张硅胶底垫,不过我发现这两者好像和首发版没有啥区别,有知道的同学可以补充下;另外,此前首发的版本的夹心垫和轴下垫都是硅胶且“一体化”的设计,那这次又单独补发了Poron的夹心垫,以及一张IXPE的轴下垫,此外就是补发了一套rx的卫星轴,总之这么一套补发的东西下来,就市场价格来说,肯定是在100元左右了。

那我觉得这把键盘最大的问题其实还不在内胆的配置上,更多还是结构设计上有“先天”的缺陷,导致这把键盘只能成为一把所谓“硬gas”的键盘,首先就是底部的三颗限位柱,是直接连接到PCB板子上的,且中间这颗还单独做了一个限高的设计;再加上它的下盖和底壳四周也是采用硅胶的垫片,但它的这个由于限位,能够提供的形变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想追求软弹效果的gas应该难度比较大,这次升级为poron的夹心垫,以及增加轴下垫,我想更多还是对“声音”表现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那么我尝试简单“改造”下,首先是减掉底部的塑料限位柱,然后定位板和PCB之间的螺丝也不再是用,同时更换一套全新的卫星轴,再看看改造之后的效果怎么样吧。

哈哈,我回来了!这量产键盘拍成键盘改造视频,确实也是作为一名资深“韭菜”常干的事情,接着我们就以目前改造后的键盘,也是官方称之为“量产版”的游戏动力75来简单说下外观设计,做工用料,使用体验几个维度来再次“点评”一下这把键盘。

外观设计,大家都知道这套模具就是此前的光头75V5,目前应该是游戏动力买断了这套模具,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游戏动力是把此前的旋钮位置改成了“小屏幕”的设计,同时在底部增加了一张金属的铭牌,按照互联网圈子的黑话,这就是“微创新”吧,其他部分的话依旧是8000毫安的电池,背部就是两段式脚撑,带2.4G的收纳仓,以及一个模式的开关按键,总之是能给的,基本上也都给到你了。

做工用料方面,上盖和底壳都是塑料材质,做工方面我觉得都还是不错的,只是底壳用的是所谓的这个“冬瓜白”的颜色,主要是为了底部的灯光,其实我个人是非常不喜欢这个“冬瓜白”的,因为它会让正把的键盘的质感变差,不过好在上盖是实白色,算是能够起到一些弥补的作用。

使用体验方面,经过自己改造之后,整体的输入体验方面我感觉还是不错的,整体输入的一致性还是得到了保证,虽然依旧还是一把“硬gas”的键盘,这是由于它的整个内部结构设计导致的,这个之前已经解释过,但是相比之前用硅胶轴下垫有一定的粘滞感不同,这张全新的IXPE轴下垫对输入体验的改善还算是不错的,轴体还是使用的快银轴V2版本,属于快速触发那种类型,日常码字也能兼顾吧,键盘的前高相比NJ81来说稍微会高上那么一点点,长期码字手也是会属于“悬空”的状态,加上手托可能会好上一些点点;“小屏幕”的功能也是比较单一,当然可以自定义图案,同时也可以直接使用内置的三张图案,在没有针对mac的驱动出现之前,算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键帽方面,也是重新换了一套,我觉得和小屏幕中的“小猫猫”搭配在一起,看上去还是比较“顺眼”的。

最后总结一下,通过详细的拆解和改造,可以下这么一个结论,其实VGN811就是游戏动力一款“资源整合”+“微创新”的键盘,高智商的说法就是游戏动力尽管作为键圈新势力,但其资源整合能力还是不错的,且为了保证玩家获得更好的体验,也算是在这款键盘上下了“血本”的;那低情商的话,也可以说VGN811是一款“魔改”的键盘,本质上和之前的75V5区别也不是很大,那这款键盘究竟是否值得购买呢?从我个人购买首发版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是值得的,因为这把键盘首先是性价比高,毕竟快银V2的价格在这里摆着,键帽虽然做工一般但毕竟是一套原创键帽,另外整体的用料也算是“拉满”了,该给也都给了,且目前的量产版也改善了之前的各种小问题,因此我觉得游戏动力的诚意是非常实在的。

当然,我个人还是希望游戏动力今后能够从目前单纯的“资源整合”走向“资源整合+“原创设计”路线,我了解到游戏动力的同学目前已经计划在东莞设办公室了,同时也增加了团队的员工数量,那随着未来他们家在键盘领域投入的持续增加,未来自己找模具厂单独开模定制也是可以实现的,总之期待游戏动力作为键圈“新势力”,在未来能给大家带来更多“好用不贵”的产品,干死那些“无所作为”,整天想“割韭菜”的键盘厂吧。

视频版:



《键圈摸鱼》021: 游戏动力VGN811:小问题虽多,但诚意可是“实打实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