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做父母的一定要记住:少说有大福,多言有大害!

2022-07-05 19:55 作者: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 我要投稿



有一个年轻人,三十几岁,他自己也有儿女了。


他跟父母住在一个城市里,但不在一个区。他每一个星期都去看父母,但是每一次去,回来以后都不高兴,都惹得他心烦意乱。原因是什么?



母亲太爱说话,太爱唠叨了。一件小事情,他母亲就反反复复地说,本来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事情,他母亲得说二十句话。


比如:小区里要安排做核酸,那你就按照规定去做就行。他母亲却要给做核酸的居委会打电话,问得很详细,该问的事情、不该问的事情,她都要问得清清楚楚。



他就劝母亲:“妈,你年龄大了,你不要管闲事,也不要说这么多闲话”。但他妈不仅不听,还会很生气。


他妈妈管他,不允许他生气,但是他要说他妈妈,他妈妈就不高兴——“你不给我说话的权利,你嫌我老了”,怎么怎么样……他妈妈会把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弄得很复杂,也把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弄得很繁琐。



他说他妈妈也不听,搞得他很烦恼,就问我怎样面对这种爱唠叨的父母?


我谈一下我的看法。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是不幸福的家庭?


我把它归为6种类型:争吵型、专制型、沉闷型、背叛型、不负责任型、唠叨型等。


概括一下,最不幸的家庭一定包含着这么一种模型:父母有管不完的闲事,儿女什么事都不管。父母太爱管事,儿女太不爱管事。



什么意思?就是父母事无巨细都关心,事无巨细都盯着,甚至研究。儿女什么心都不操,什么事都不管。


这样的家庭是很悲哀的,也是一个失败的家庭。


那么作为儿女,面对这个特别爱唠叨的父母怎么应对?


三个建议:第一,减少见面的机会。如果你确实不能承受,那你就少见面,让她们给空气说去。



你少见面,他也就没办法跟你说了。当然,这种方法是无奈之举,没有办法,因为这个唠叨和啰嗦话多会让人心烦意乱,会让人感到很反感。


话说第三遍的话,就变得发臭了,话就不香了,就变成臭话了。


第二,如果你没办法减少见面的次数,你可以缩短见面的时间。比如说你本来去待四个小时,你待两个小时就走,这也是个可取的方法。



第三,你没办法减少见面的次数,也没办法压缩见面的时间,那你就让她说,你不做任何反应,你就全当她对空气说话的。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你现在生气,你还是想改变她。而你却没有办法改变她,她也不让你改变,这样你就感到苦恼了。



为什么要放弃改变她?因为你改变不了,这是天性!有人天生就爱管闲事,有人天性就不爱管闲事;有些人原先爱管闲事,经过一定的修炼以后,明白了一些道理,慢慢活得清醒了,就不大管闲事了,不大操闲心了,不大说闲话了。


操心越多,寿命有可能越短;话越多,爱你的人越少。这几乎是规律。


你为什么爱操闲心,因为你的心太小了,你放不住,如果心足够的大,你什么事都能放进去,你就不会操心了!



爱唠叨的人、爱说闲话的人、爱操心的人,她大脑的平衡性和稳定性不好。如果你大脑的稳定性特别好,你就像那个弥勒佛一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你没有什么看不惯、没有什么想不通、没有什么不能接受。


爱操心的人、爱管闲事的人、爱说闲话的人,往往都是A型人格。



我问这位先生,你妈妈身体怎么样?他说:高血压、冠心病。我说:估计是这样的。


你爱操心,你就把心操碎啦。你心里搁的事越多,你的心就越沉重,你不轻松,沉重的心走不远就累了。



为什么是这样?血清素的问题。血清素功能发达的人,永远是享受安逸的,天塌地陷,他都觉得是自然的。看一切是自然的,一定是血清素功能高的人。


我认为老子一定是血清素高的不得了,有可能是全球第一。“老子天下第一”呀。所以老子会说出这样的伟大的话:“希言自然”!



少说、少说、少说,把你说的话减到最少,最少。


你如果有本事、会说话,就在今日头条上说,西瓜上说,快手上说,油管上说,facebook上说,在推特上说去。



让你的话影响全世界,至少影响中国。


但你谁都影响不了,你只能让人家烦,你说这些话干什么呢?!


这位当事者的母亲活得不清醒,想一想,我们躺在水晶棺里边还能说话吗?还能发号施令吗?



任何人都不要向别人发号施令,没用,没有人执行你的命令,所以你要节省你的心智能力,你要控制你的意志,让你的意志变得很弱。


意志一强就想控制别人,就想支配别人,就想管别人的事情。


弱其志、虚其心!这是好的境界!






本文转自“王国荣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公众号



王国荣,心理学家,独立学者,作家,中国整体心理疗法的创立者、中国循证心理疗法第一人。曾任心理医生杂志社首席学术顾问,上海博爱医院高级心理治疗师,是中国国内最有实力与天赋的心理学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响力的心理学专著,其中《学生心理问题突破性治疗》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数百所大学列为馆藏图书,《50 种心理治疗与调适方法》获中国高等院校出版社联盟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人生最重要的 10 种关系》被中国文化出版社列为心理学大师系列丛书,《与抑郁症握手言和》荣获最受读者欢迎专业图书奖。


做父母的一定要记住:少说有大福,多言有大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