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对空之矛——四号“球形闪电”防空坦克设计与研发
二战时期的德国坦克一直都不差,虽然早期的垂直装甲造成了经典浪费吨位,经常让人感觉不是很完美,但一样给盟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这一点在四号坦克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四号坦克在历史上的名号还是很响亮的,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有“德国军马之称”,而随着二战的发展,德国的制空权逐渐被盟军夺取,德国对于防空的要求越来越高,那防空手段有两种,一种是固定式的,在一个固定位置防空,显然不符合为军队提供防空火力的要求,那还有一种就是讲防空炮装载在坦克,牵引车,卡车等载具上了。
坦克的移动速度虽然比不上卡车等机动性高,但防御力大多了,而且受到地形限制和后坐力的影响都比较小,成熟的四号坦克提供了近乎完美的底盘,所以,家具车,旋风,东风等一系列以四号坦克为底盘的放空坦克诞生了。
家具车防空坦克:装备37mm高射炮(查找图片时还发现有四联装的,可大部分文献并没有记录是多大口径)

家具车防空坦克
旋风防空坦克:装备四联装20mm高射炮

旋风防空坦克,为解决家具车供应不足而造
东风防空坦克:装备37mm高射炮

东风防空坦克
这三辆防空坦克可谓是二战中期的“中流砥柱”。可是二战末期,德国基本丧失全部制空权,只得被动防守,防空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1944年4月,德国军方计划研制一种武器,能够伴随装甲部队,提供有效的防空火力,对付盟军的战斗轰炸机。
该计划要求利用Panzer IV Ausf H中型坦克的底盘,主要武器是双管30毫米MK103 "Doppelflak" 式机关炮,这种炮原本是作为高炮用在德国XXI 型潜艇上的,有一个全封闭的半球形炮塔。设计工作交给了雷明德尔公司和戴姆勒-奔驰公司,要求在1944年9月开始生产。

莱茵金属MK103型30毫米机关炮的外观照片
1944年11月,第一辆真正的样车终于在马里英芬德生产出来了。经过测试验收后,在1945年3月开始生产,计划月产量30辆。但是由于奔驰公司和分包商斯坦林德斯公司间的配合问题,到1945年3月只有5辆底盘交付。这其中也有战争局势的影响,另外四号坦克也基本上停产了。这批球形闪电防空坦克运到奥德福,分配给了反坦克训练后备营,是否参加过实战不得而知,有一种说法也是唯一可考的战斗发生在1945年4月1日,在奥尔德鲁夫附近的斯帕腾山附近,1辆“球形闪电”在与美军第4装甲师的交火中被彻底击毁,炮塔被炸飞,落入路边的森林中,车体留在原地。后来,车体被当地人拆毁回炉了,炮塔残骸则在1999年被发现,并被运到德累斯顿的一家军事博物馆内保存,但并不对外公开展示。(由@行星上的猫 提供补充)


球形闪电防空坦克一共有5名车组成员,装甲厚度由最薄处的10毫米到最厚处的80毫米。炮塔内容纳了3名成员:两名炮手分别坐在炮的两侧,车长处在炮塔中间。炮塔全重3500公斤,上部有一个舱盖供成员进出,车长必须再最后进入第一个出去。此外,还开有两个观察口。炮塔旋转依靠人力,可以达到每秒钟14度。装甲厚度仅20毫米。为了安装这种炮塔,在车体上改装了虎I坦克炮塔的座圈。

球形闪电防空坦克概述图
球形闪电的侧面轮廓低矮,机动性强(最高行驶速度达到38公里/小时),射速高(每分钟可以发射400到650发炮弹),火炮射角广。它对于低空飞行的盟军飞机,堪称是致命的克星。尽管安装的两门机关炮是相连的,但都可以单独射击。使用弹带供弹的标准30毫米炮弹,威力强大,只需命中3到4发,就足以摧毁任何一种盟军的战斗轰炸机。其最大的缺点是携弹量少,只够维持90秒的射击,其后必须由弹药输送车立即补充弹药。
另外,还有一种安装20毫米MK机关炮的射击方案。其意图是发射曳光弹,为30毫米的防空坦克指示目标。更为先进的设想是在球形闪电上安装雷达和红外线装置,使其具有夜战能力。在1944年11月,德国军方曾经提出要在“追猎者”的底盘上安装球形闪电炮塔,预想为Flakpanzer 38(t) “对空追猎者”。1945年初,还曾提出过在“豹”式坦克的底盘上安装球形闪电炮塔的计划。这些方案由于战争形势的急剧变化,最后都未能实现。
(这两张图图没找到呢)
球形闪电问世之后,军方很激动啊,也不管能不能完成,就忙不迭地制定量产计划,(甚至拟定了作战效果图)最初预定在1944年9月完成5辆,从1944年12月开始达到月产30辆的水平,用于取代“东风”。然而,对于战争末期深陷困境的德国来说,这项计划完全是脱离现实的野望,后来球形闪电的生产计划削减为“1945年2月和3月每月制造10辆,4月制造40辆”,即便是缩水的生产计划最终也没有得到实施。根据资料,可能仅有3辆“球形闪电”在戴姆勒-奔驰公司完成组装,其最终产量可能不超过6辆。
尽管球形闪电防空坦克的生产数量很少,其改型方案也都未实现,据资料,盟军各国都未能拿到完整的球闪,只有零星的球形炮塔被发现,一辆车体被证明为被苏缴获。

这幅照片是1945年在柏林拍摄的,几名苏军士兵坐在一辆德军战车残骸上留影,通过其行走装置的特征可以判定是IV号坦克底盘,结合车体顶部装甲前端水平的特点,这正是“球形闪电”的底盘,这也是唯一能够确定是该车车体的历史照片。
正文结束啦,最后补几张球形闪电的图图

侧视图

上视图

设计前卫,真的很帅
附:此文章大部分内容来自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