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孩子做喜欢的事情能2小时不动 怎么会是“多动症”?

2021-06-18 14:37 作者:天使育儿愈康  | 我要投稿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小明从小活泼好动,上幼儿园坐不住,经常跑来跑去,不怕危险,登高爬低,虽然当时老师也告诉家长,但父母觉得男孩子本来就调皮,长大点就好了。小明的奶奶还说,孩子的爸爸小时候也这样,现在什么也不耽误。

转眼到了小学,小明有所进步,上课能坐得住了,但是小动作特别多,手脚不闲着,包括玩铅笔、掐橡皮、扔纸团、用脚踢前面的同学,上课主动找同学说话;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无关的刺激吸引,甚至教室外面有声音他也能关注到;做事磨蹭,没耐性;话多,常插话,有时甚至上课接老师话茬;半小时能完成的作业,如果家长不陪着2小时也完不成。虽然老师三番五次找家长,建议带孩子就诊,但因为孩子成绩尚可,家长也没有放在心上,直到去年升入六年级,孩子成绩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家长之间也产生了矛盾,妈妈想带孩子来医院看看到底有没有问题,但爸爸觉得孩子没有问题,他这些都是“坏毛病”,就是“欠揍”,扳过来就好了。为此爸爸有2个月的时间不去上班,专门在家辅导功课、“教育”孩子,最终,孩子成绩是有所上升,但爸爸也受不了了。因为虽然管教后暂时能看到效果,但很快又是“老样子”,而且孩子最近越来越叛逆,脾气也越来越大,以前用的“套路”都快失效了。实在没有办法,父母带孩子走进了精神心理科就诊。

经过医生详细问诊和检查,孩子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多动症”,且属于混合型多动症,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冲动两部分症状。父母疑惑,孩子是好动一些,但是好动就是多动症了吗?而且孩子玩游戏、看电视、做喜欢事情,比如搭积木、读故事书,能两小时不动,注意力也很好啊,怎么注意力也会有缺陷了呢?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好动的孩子都诊断为多动症。有的孩子虽调皮好动,但是需要安静的时候,孩子能安静下来,能认真听课、写作业等,孩子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不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社交、环境适应等。但是如果孩子在多种需要安静的场合是很难安静下来,比如在教室上课、在家写作业,在需要安静的公共场合甚至在就诊时的诊室里,都会表现出与孩子发育水平不相称的过度的多动。甚至有的孩子还有一些难以自控的情绪和行为的冲动,容易发脾气,缺乏耐心,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低。虽然家长和老师软硬兼施,但都收效甚微,孩子仍然是“屡教不改”,且孩子以上种种表现对社会功能造成明显影响,那么这就需要警惕多动症的可能。

注意力一般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也会不同。一般来说,孩子5-6岁时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为12-15分钟;7到10岁时为20分钟;10到12岁时为25分钟,12岁以上为30分钟以上。除了持续时间,另外一个需要关注的是注意力的性质。注意力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注意,需要个人付出努力让注意力集中,比如学习时需要的注意力;另一种是被动注意,多是被别的事情吸引的注意力,比如看电视,这不需要个人付出主动的努力就可以完成,所以被动注意一般不作为评判的标准。对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者,主要是主动注意,只有主动注意力好,才是真的注意力好。

如果根据以上的情况,家长还是无法判断孩子到底有没有问题,找专业的医生来帮您判断。因为及时的诊断和干预,可以帮助孩子尽早地恢复至孩子该有的水平,最大限度地改善功能缺陷,提高自尊,提高孩子和家人的生活质量。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孩子做喜欢的事情能2小时不动 怎么会是“多动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