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唐代 蹀躞七事——浅谈

2023-06-08 10:58 作者:無悔風月  | 我要投稿

《旧唐书•高宗下》记载:武官五品已上佩蹀躞七事。七谓: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 《新唐书》则说:武官五品以上则佩钻鲽(即蹀躞)七事,有佩刀、刀子、砺石、契必真、哕既、针简、火镰七件。     唐朝规定,一开始是文职官员须扎蹀躞带,并挂上刀子、砺石等物,武官可以不扎,但想扎也可以。     后来又改成不论文武官员都要扎蹀躞带,但文官不挂刀子、砺石。     五品以上武官则一律挂上七种物品,统称“蹀躞七事”,简称“七事”,具体是: (一)佩刀,代表武将身份,上朝时则会为了避免弑君的嫌疑而带木刀。

(二)刀子,日常用的小刀或餐刀,或起源于游牧民族割肉而食等习惯,如唐刀子、辽刀子。

(三)砺石,即随身磨刀石。

(四)契必真,游牧民族语言,楔子、锥子。这里推测可能是类似刺鹅锥的工具。

(五)哕厥,又叫哕既、觽,也属于游牧民族语言,用于解开绳结的解绳器。

(六)针筒,又叫针简,贵族保存金针的小筒;也有说是保存书信、印信等重要物品的小筒。

(七)火石,也叫燧石,使用火镰击打便可取火。

以上为个人观点,配图尽量考据,欢迎补充

唐代 蹀躞七事——浅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