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字幕完结版】2023法考客观题【精讲卷】 刑法 众合法考柏浪涛

2023-07-13 17:14 作者:再来五斤番茄  | 我要投稿

成立间接故意必须要存在两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可能性和不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存在。

如果你认识到一个结果必然发生 就算你心里想着别发生 但你还这么做了 就构成故意犯罪。

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区别主要在于心态上,一个是放任 一个是真的不希望发生

那怎么判定心态上是不是希望发生——看客观上有没有采取避免措施(也是一种主客观相统一的体现吗?)


犯罪动机就是指刺激促使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

我国刑法中,犯罪动机不具有构成要件意义,只是酌定量刑情节。酌定量刑情节是指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由审判机关在司法实践中总结出来并加以适用的,对正确裁量刑罚有影响的事实情况。犯罪动机的不同,直接说明行为人的责任程度不同,因而是量刑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例如,同样是故意杀人,有的是出于义愤杀人,有的出于报复杀人,其所反映出行为人的责任程大小度就有不同,量刑时也应有所差别。可见,犯罪动机并不能决定犯罪构成,但可通过影响责任,间接地影响量刑。

犯罪故意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放任该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犯罪故意又包含着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首先要求行为人在针对暴露女性为性行为会侵犯该妇女性的自己决定权,其次,要求行为人在认识到行为性质的情况下,决意与暴露女性为性行为。

犯罪动机存在于行为人的内心中,犯罪故意有客观要素与之对应

我国刑法,基本上采刑法客观主义,反对主观归罪,因此,犯罪动机在犯罪构成要件上就没有其存在空间,犯罪动机只可能通过影响责任来实现其对量刑的影响。实践中,错把犯罪动机当犯罪故意的现象并不鲜见,极容易导致主观归罪,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犯罪是行为,对有责任的不法行为进行处罚,才是罪责刑相应的根本要求,责任就是犯罪的故意或过失。动机则是一种思想活动,一种内心想法,一个人的内心想法无论多坏,当其没有在坏的想法下为坏的行为时,刑法就没有启动的可能,否则会导致人人自危,随意出入人罪的人治局面。

犯罪是行为,刑罚惩罚犯罪行为,并不会去惩罚人的思想,一个人的想法有多坏并不是刑罚惩罚的依据,在故意支配下的不法行为才是犯罪行为,这是刑法责任主义的要求。


法律上的拟制,是根据实际需要,把某种事实看做另一种事实,使其与另一种事实发生同一法律效果,不能用反证来否定,因而不涉及举证责任由谁负担的问题。在我国法律用语上,一般用“视为”来表达拟制。拟制与推定存在着如下区别:(1)属于不同的立法技术。拟制纯粹是立法上的一种文字表述技巧,是立法者为了避免法律条文重复而采用的一种文字表述方式,它并非由一事实的存在推论出与之相关的另一事实的存在。推定则不同,它通常包含着推论,是从基础事实推论出推定事实,而且设立推定的理由和根据也和拟制不同。(2)法律效力不同。拟制的目的是使甲事实产生与乙事实相同的法律效果,甲事实的存在得到证明后,自然不允许对方当事人再提出证据来推翻乙事实。推定则不同,只有在缺乏相反证据的情况下,推定事实才会被认定,因此法律允许当事人提出反证推翻推定事实。(3)与举证责任的关系不同。拟制不影响举证责任的分配,而推定则与举证责任的分配有密切的联系。


所谓因果关系的错误,是指行为人侵害的对象没有错误,但造成侵害的因果关系的发展过程与行为人所预想的发展过程不一致,以及侵害结果推后或者提前发生的情况。(就好像导航,起点和终点都没错,但是中间规划的路线和本来预想的不一样,但都到了最终想要去的那个地方 )

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就是说我以为当我对你做了一个危害行为之后,该行为会通过A方法导致你的死亡,可实际上是我的行为通过B方法导致你的死亡。但实际上不论是通过A 还是B方法,都是我的这个行为导致你的死亡的,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并没有改变,所以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并不影响我犯罪的既遂。但提炼后发现,法律上只关心我是不是杀了人,侵害了生命法益。至于用什么方法杀死的,杀死的是谁并不是判定我是否成立该罪的要素。就好像和对象认识错误一样,法律只关心你杀死了人,杀死的是谁并不重要,因为法律谴责的是你侵害人生命法益的这个行为,并不是特定保护某个人的生命法益,每个人的生命在法律面前都是一样的,不存在身份区别。所以在对象认识错误的时候,不影响定罪。同理,狭义因果关系错误只是说我以为我的行为是通过A方式导致你死亡,但是实际上是同样的行为通过B方法导致你死亡。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你的死亡结果就还是我的这个行为导致的。就好像我要从家走到学校,有两条路都可以走,我以为我走A能到,结果我误走了B也到了,反正都是我用双腿走到了学校,是选择了哪条路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用腿走到的学校。


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和结果的推迟发生的区别:

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只有一个犯罪行为(

推下井);结果的推迟发生有两个行为——前行为(重伤昏迷)后行为(抛尸扔到河里淹死)

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和结果的体现实现的区别:

狭义的因果关系只有一个行为 且这一个犯罪行为就是想直接弄死人;结果的提前实现在计划中就有两个个行为,此处的前行为并不是想弄死你 只是一个杀人的准备行为。

结果的推迟发生和结果的提前实现属于广义的因果关系错误。

广义的因果关系错误就是——我想用A方法弄死你 没想到是用B方法弄死的你

【字幕完结版】2023法考客观题【精讲卷】 刑法 众合法考柏浪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