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流浪地球2中牺牲50岁以上航天员是合理的
定理一:国家是建立在契约之上的,社会维系的根本即虚无。
定理二:自我意识即普遍性共相
根据定理一,虚无本身是无限的,而不是具体的,因此它需要具体的有限的事物作保障。其具象化表现为暴力维持,在国家层面即是国家机器或军队。该具象有两个职能,一是对内,二是对外。而不论是哪个职能,都需要一个统一的编制与建设来管理,试问国家需要的是会在紧迫关头仍反驳内讧的“人”,还是可以做到完全听从指挥的“机器”? 根据定理二,自我意识为普遍性共相,自我意识成立的基础即否定,无论是否定时间还是否定空间,都代表了不同程度的对抗性与矛盾性。当然,对内的否定对外不等价,但文质是难以兼容的,出于人自我意识的第一阶段欲望,文往往会将质隐藏。再基于自我意识的第三阶段即斯多葛主义或阿Q精神,自由的维系需要框架的缺失,但框架必定会在其思考该问题之前植入其精神,因此自由的维系需要框架的破除即自由需要矛盾的后果。因此人在对外时会表现出基于经验主义的对抗性。 经验是不相容的,因为经验不可量化,不能在本身的层面上比较大小,且评判标准同样难以量化,于是经验的博弈是没有尽头与结果的博弈,网上对冲是不可能有赢家的。 因此,国家机器的建设是“机器”式的。 在一个理性的国家里,每一位入伍的军人都必然要贡献人格即自我意识。 当然这不意味着军人思维固化,而是在现象上表现为无自我意识。 因此,流浪地球2中关于生命决定权的问题已经得到初步解决。 接下来是生命价值问题的讨论,即“为什么50岁以上的人就不能比20多岁的人在整个人生中创造更多的价值。” 该问题的本质是价值概率的比较。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往往无法给出答案,因为该问题基于量化的思维之上,然而事件与价值不能量化,一般的解决方法是答题人根据经验给出可能性概述。部分人对此感到怀疑,认为这个问题不是那么好解决的。事实也是如此,但这个问题本身与该电影的情节的关系是很小的。不然数学考试的填空题我都填负无穷到正无穷老师还要给我判对了。这个问题的正确表述方式是,“劳动力岗位,老年人能比年轻人创造更多价值吗?”这个问题应该不用我回答了。 最后大家可以仔细自考一下周在该场景说的话。 以上即为本人对流浪地球2中牺牲50岁以上航天员相关问题的初步看法,很对概念限于篇幅无法继续展开,欢迎来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