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大周天浅解

丹田吐納,吸時收復,先天氣自命門上升致夾脊,呼則鼓腹,先天氣自夾脊沈降命門。
筋脤有開始的源頭,也有終點,有前,有後,有左,有右,有內側,有外側等等,在勁的運行中,內在的能量一定會隨著筋脤的路線,走向去運行,如蓄勁在腳,足三陰的源頭在腳底,經由足三陰到會陰穴,勁再經由脊椎運行到夾脊穴,如發勁的話,則勁由夾脊連結至左右肩夾,然後肘,手,指,貫串而出。
手腕、肘肩、夾脊要連成一線,結為一體,則能拔背;勁由脊發,其勁必脆;尤要鬆淨氣沉,則重心沉於丹田,下盤穩固,支撐八面,屹然不動,不易被人推倒,所謂太極拳有根也。
上三關樞紐在夾脊,下三關樞紐在尾閭,鬆還可以更鬆、輕還可以更輕,形不變氣變、形不動氣動其勁皆發於心,內入於骨縫,外達於肌膚,是一股勁,非有幾股勁。
沒有均勻行氣即不能貫串,當然不能行氣運身及氣沉入骨,斂入脊骨了。所以練習時務必掌握平正均勻之要訣,否則就不可能練出高準的拳藝,這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