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骏7pro 200km小作文
烈骏7pro 200km小作文
首先在介绍我的体验之前呢,我想先来说明一下我购买这双鞋的原因。今年年初也就是疫情刚开放那一会儿,我没苟过去阳了直接就是一个月没跑,因为当时有新闻是有心肌炎猝死了嘛,完了一个月后我就开始陆续恢复跑了几趟,但是我后面有因为要准备一个考试,又停跑了。直到五月初我才开始恢复跑,基本上就等于是重新练号。因为间隔时间有点长的关系嘛,当时我就准备买一双,保护性和稳定性比较好的鞋子,其实第一个念头我是想要直接一步到位直接来双坦途的,只不过坦途的价格大家懂得都懂,所以我就退而求其次想到了,全擎21向导15还有烈骏7pro.361同学的spire r那个颜值太劝退了。全擎的鞋面和大底我一看也就直接pass了,最终呢李宁同学在颜值这块上面略胜一筹选择了烈骏7pro。
Ok回归正题。首先先给出我个人200km的体验结果,我个人认为这是一双适用配速在450及以下,初跑者5km到15km春秋冬训练并且可以承担通勤需求的一双稳定支撑跑鞋。
配置方面gcr加厚大底,中底是全掌的etpu发泡的beng科技中间叠加一块碳板以及一层eva包边上下层双密度设计,鞋面则是beng丝内置一层内靴,加上boa鞋带系统。接下来我们一个一个的来细说一下各个配置看看这些配置能否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体验。
首先大底方面大家可以看到,前掌大面积的橡胶覆盖,后掌两侧有相交覆盖。我这双已经经过两百公里路程的磨损实际并没有太大,我个人跑的多的地方是水泥地上还有一些柏油马路上,塑胶跑道比较少,在干燥的地面上抓地能力自然不用多说。至于湿地和雨战,我有穿7pro跑过几次雨战,在他的合理的使用配速区间,我认为是可以不用去担心gcr会发生什么打滑现象,那当然你要是说我就是要拿7p去塑胶跑道上雨战跑400,那我只能说你牛逼。
中底方面也是大家最关心的,上层etpubeng内置碳板下层eva包边,大家可以从中间的镂空看到碳板把上下层区分开来,上层为etpu下层eva衍生上外侧宛如是飞翼一般。中底镂空减轻了鞋子整体的重量却并没有影响稳定性这点做的不错,但同时也存在弊端,镂空上面就是碳板外露,万一踩到尖锐物品,碳板就有可能面临报废的风险。7p作为一双稳定支撑保护的跑鞋,本身就不需要太过软弹的脚感来维持他的定位,所以他也就不需要靠peba来凸显一下他的高贵。初跑可以立马体验出来7p延续李宁不太优良的那个传统,存在轻微的外高内地的情况,不过好在这种情况不会像越影2那样持续很久,在适应个十公里过后基本上就消失不见了。在跑动过程中,上层的etpu会负责提供缓震需求以及一个较为偏韧的脚感让你不至于踩屎深陷其中,下层eva则可以保证落地不产生太大的形变,两者协同来保证了跑动时的落地稳定性。当然稳定支撑保护系不止稳定一个需求需要满足,很多同学应该还是认为:你外侧搞那么一大块衍生出来肯定是外侧支撑大于内测支撑引导内旋啊。额那我在这里还是要替7p澄清一下,并没有这种情况发生的啊。他碳板内侧是存在一点上翻的,当中底踩开后外高内地感受消失所以大家可以不用担心跑步体验会不断引导内旋外脚掌疼的一批,这个是不存在的。正好说到碳板,这个估计也是大家最关心的一点了,中底内嵌一块碳板会不会影响跑步节奏,答案是并不会,上至400下至700,配速快了我并没有感受到什么助推,慢摇也不会有碳板拌脚的问题,这一块carbon fiber plate碳纤维板只是起到了抗扭转的作用,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双内置碳板的跑鞋能通勤的原因。
说完了中底再来说一说鞋面包裹和鞋带系统,鞋面可能是我较为不太满意的地方,虽然外侧是beng丝鞋面但是里面是有半内靴存在的,这就导致虽然你beng丝透气很牛逼,但是内靴不给你放出去,beng透气能力很强的优势并不能很好的释放出来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我开始的时候会说这双鞋适合春秋冬训练,因为夏天实在是太特么捂脚了,你穿着他根本就是跑不远的。当然优缺点也自然有内靴的优点,前掌的包裹非常舒适,内靴配合中足部分的收紧根本不用担心jo会在鞋舱内乱晃,后跟锁定相对来说一般,确实存在锁定不稳的情况。不过后掌跑法的同学也不用担心,后面的大屁股保证的后跟落地的稳定,并且在五六七分配的配速区间也不用担心什么落地不稳的情况,实在不行,你就把boa旋的紧一点。
至于鞋带boa系统我想大家应该也不陌生,我也不过多介绍了。
最后颜值方面,我这个配色可能会稍微有点难搭的出彩,但是作为日常通勤不考虑穿搭有多帅气,这一双7p的颜值我认为是绰绰有余了,日常走路碳板也不碍脚。
那么总结一下,李宁烈骏7pro是一双合格的作品稳定保护都有做的不错的水平,支撑内外侧兼具并不会让穿着者有强烈的顶足弓的感受,是一双适合初跑者5km到10km的日常锻炼,上探也能够承担15km训练,同时下探也能兼容通勤需求的高颜值跑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