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枪经典之作——M1911
手枪是在残酷的战争中必不可少的武器,是战场上士兵极为有效的短距离射击兵器,手枪的射程一般在50米左右,可以再50米内自卫或者突然袭击敌人。尤其是在近战中,手枪就发挥了巨大的威力。手枪主要可以分为左轮手枪,半自动手枪和全自动手枪三大类。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手枪中的经典之作——M1911。

M1911也叫45手枪,是一种在1911年起生产的45ACP口径的半自动手枪,由美国人约翰勃朗宁设计,推出后立即成为了美军的制式手枪并一直维持达74年(1911年——1985年),从M1911这个经典开始,美军单兵对轻武器的热衷热度就持续不减。所以,M1911曾经是美军战场上常见的武器,经历了一战,二战,朝鲜战争,越战以及波斯湾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陆军军械部评估了M1911手枪的战斗表现,要求柯尔特公司进行改进。柯尔特公司的改进之处有:
(1)、加宽准星,研制出帕特里奇瞄具(Patridge sight,一种平头厚叶片准星和正方形或矩形缺口照门组成的枪用机械瞄具,由曾任美国转轮手枪协会主席的帕特里奇发明),使射手在光照不良的条件下也能迅速瞄准;
(2)、加长击锤,使之更容易被拇指扳动;
(3)、缩短扣机距离,增加防滑纹;
(4)、握把背部设计弓形拱起,表面增加防滑纹,使射手握持更牢固;
(5)、改变握把护板的网格防滑纹,使握持更舒适;
(6)、扳机后方增加拇指槽,使扣扳机的动作更轻松;
(7)、加长握把保险。
这些改进项目在1923年完成,通过试验的新枪于1926年6月25日被美军正式采用,并重新命名为“0.45英寸口径M1911A1自动手枪”。此后,该枪在结构方面几乎没有再进行大的改动。此外有许多外国公司或政府获得柯尔特-勃朗宁的授权而生产不同口径的M1911型号。

M1911作为美军的经典武器,当然会有经典的故事。
1943年3月31日,美军第九中队接到命令,旨轰炸缅甸地区的一座战略桥梁通道。执行任务的由11架战斗机共同完成,其中欧文驾驶的就是B-24解放者轰炸机。欧文怎么也想不到,就是这次出战,他被载入了世界历史的战争史册。

在经历了一番战斗之后,日军的机枪击中了欧文的B—24解放者轰炸机,导致油箱开始着火。由于火势太大机组成员相继从飞机上跳下,但是当他们在空中打开降落伞之后,他们的危险才刚刚开始,日军的零式战斗机对降落的人员无情的扫射。就在日军的战斗机在空中盘旋观察美军战机的举动的时候,欧文迅速将腰间的M1911拿出,连续向零式战机的驾驶舱开了4枪,其中的一发子弹击中了日军的驾驶员。至此,零式战机也放弃了对美军战机的攻击。

M1911,单动式半自动手枪,自动方式为枪管后坐式,闭锁方式为枪管起落式,容弹量7+1发,后来也有8发,9发,10发,15发,30发等不同的弹鼓。这个已经服役了100多年的老伙计,仍然是结构简单,坚固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