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500题修订版(上)
1.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答案:C
2.中国近现代史的起始年份是?
A.1840
B.1900
C.1937
D.1949
答案:A
3.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标志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中华民国成立
答案:B
4.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
A.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答案:D
5.乾隆时大将军福康安观看欧洲火器操法后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采没有什么稀罕!”这说明?
A.清朝军事技术先进
B.是清政府技不如人的粉饰之词
C.清王朝是“天朝上国”
D.清王朝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答案:D
6.中国近代史的起止年限是?
A.1840—1919
B.1840—1949
C.1840—1978
D.1840—2009
答案:B
7.鸦片战争前夕,影响近代中国的政治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清朝晚期政治腐败
B.封建制度已经衰落
C.军备废弛、防御力差
D.战和方针举棋不定
答案:B
8.鸦片战争的爆发,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国的社会制度落后于英法等西方国家
B.英国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
C.英国要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C
9.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根据是?
A.中国革命对象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答案:B
10.鸦片战争后,首先被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的是?
A.中国外交
B.中国内政
C.中国海关
D.中国军事
答案:C
1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答案:C
12.英国侵占香港岛是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甲午战争后
答案:A
13.下列中国主权在《天津条约》中首先遭到破坏的是?
A.关税自主权
B.海关管理权
C.内河航运权
D.领海主权
答案:C
14.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林则徐
B.魏源
C.郑观应
D.康有为
答案:A
1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开埠通商涉及台湾省的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答案:C
16.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侵占了我国大片领土,其中面积最大的一块位于?
A.乌苏里江以东
B.黑龙江以北
C.伊犁西北部
D.新疆西南部
答案:B
17.我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北京条约》
C.中日《马关条约》
D.《中法新约》
答案:A
18.两次鸦片战争相同的战区是在?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广东沿海地区
C.京津地区
D.台湾北部
答案:B
19.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准确含义是?
A.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
B.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
C.主权部分丧失,保存封建主义又发展资本主义
D.封建社会中包含着殖民地
答案:C
20.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清政府的抵抗均告失败
B.列强都以武力迫使清政府投降
C.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D.外国资本主义扩张的需要
答案:D
2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进行的是?
A.军事侵略
B.政治控制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答案:A
22.下列对“半殖民地”这一概念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有自己的政府,形式上独立自主
B.中国为列强所控制和间接统治
C.中国逐步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享有对等的最惠国待遇
答案:D
23.判断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主权遭到破坏,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B.清王朝开始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D.中国人民在反封建的同时还要反侵略
答案:A
24.近代中国始终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人民大众”应包括?
A.近代新兴的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
C.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答案:D
25.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逐步传入中国
C.英国对华输出商品激增
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答案:D
26.以鸦片战争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依据是?
A.出现了新的领导阶级
B.革命的主要目标是驱除外国侵略者
C.中国社会出现学习西方的新思潮
D.承担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答案:D
27.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答案:B
28.在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睁眼看世界的着眼点主要表现在?
A.军事技术方面
B.历史地理方面
C.社会制度方面
D.思想文化方面
答案:A
29.称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B.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
C.主张了解世界学习先进
D.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答案:C
30.“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实质是?
A.对封建王朝的愚忠和维护
B.对资本主义文明的仿效和肯定
C.对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
D.树起了新的爱国主义旗帜
答案:C
31.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潮,其思想实质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
A.具有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传统
B.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C.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
D.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答案:D
32.《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A.赔款白银二亿两
B.增开通商口岸
C.日本轮船可驶入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答案:D
33.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取得的相同的侵略权益是?
A.公使进驻北京
B.在战略要地驻扎军队
C.割占大片土地
D.取得巨额赔款
答案:D
34.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
A.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D.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并要求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
答案:B
35.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的统治腐朽
B.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农民阶级反抗精神强烈
答案:B
36.义和团被清政府先利用后镇压,导致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A.义和团只是人民群众自发的斗争
B.西方列强对清政府加以胁迫
C.清政府的背信弃义
D.义和团本身对中外反动势力认识模糊
答案:D
3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A.威胁到清朝统治的中心京津地区
B.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其直接目的
C.遭到中国军民英勇抵抗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答案:B
38.19世纪70~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中国陷入“边疆危机”的地区不包括?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
答案:C
39.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提倡的新思想,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最大影响是?
A.寻求到了抵御外国侵略的最好办法
B.开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思想先河,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
C.是地主阶级中学习西方的先驱,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反侵略思想
D.是在民族危机下仓促形成的,并未真正付诸实践
答案:B
40.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答案:C
41.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都是以中国失败而告终,其最根本原因是?
A.经济技术落后
B.社会制度腐败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装备落后
答案:B
42.德国元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
A.帝国主义已放弃灭亡中国的图谋
B.帝国主义之间相互勾结
C.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答案:D
43.《马关条约》关于“清政府朝鲜‘独立自主’”的真实含义是?
A.清政府不能再向朝鲜提供帮助
B.清政府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C.朝鲜与清政府脱离关系实现独立
D.朝鲜摆脱外国控制独立自主
答案:B
44.《南京条约》中规定的“协定关税”最大的危害在于?
A.使中国丧失了海关管理权
B.使中国的进口税成为世界上最低的
C.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D.海关成为列强掠夺中国原料的工具
答案:C
45.甲午战争后,日本提出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纳内地税的要求,其目的是?
A.为列强商品输出创造平等条件
B.为列强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获取高额利润
D.为了联合起来以压低中国关税
答案:C
46.下列关于《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内容全部得到落实
B.允许在华开办工厂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增开内地通商口岸使日本实现了“大陆政策”
D.勒索巨额战争赔款使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答案:B
47.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法战争后
D.甲午战争后
答案:D
48.义和团对后人最具激励作用的是?
A.改良主义思潮
B.爱国主义精神
C.排斥外国思想
D.民主主义精神
答案:B
49.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40至5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80年代
答案:B
50.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长期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之久的外国人是?
A.西摩尔
B.瓦德西
C.赫德
D.李提摩太
答案:C
51.“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这句话反映的事件是?
A.南京大屠杀
B.火烧圆明园
C.顺大屠杀
D.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答案:B
52.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天津条约》的签订
C.《北京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答案:D
53.《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C.赔款数额巨大,清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答案:D
54.所谓“国中之国”是指 ?
A.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
B.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C.租借地
D.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让的土地
答案:C
55.中国的关税权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答案:D
56.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香港工人大罢工
D.台湾人民反抗日本割台斗争
答案:B
57.“中国不败而败”是指哪场战争 ?
A.中日甲午战争
B.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C
58.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一内容的是?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答案:C
59.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在于?
A.列强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
B.中国的实力
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义和团运动
答案:C
60.19世纪末,面对民族危机,喊出时代最强音“振兴中华”的人是?
A.康有为
B.严复
C.孙中山
D.梁启超
答案:C
6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是?
A.阶级矛盾激化
B.外国经济侵略加深
C.自然灾害严重
D.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答案:A
62.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事件:①永安建制②创立拜上帝会③金田起义④定都天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答案:B
63.太平天国政权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洪秀全称“天王”
C.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
D.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答案:C
64.1853年太平军西征,主要是为了?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
B.充实太平天国经济力量
C.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D.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答案:D
65.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最大的特点是?
A.建立了与封建王朝对峙的政权
B.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C.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实属空前
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答案:B
66.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
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答案:B
67.冯友兰教授曾说:“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是因为太平天国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以下说法不能论证冯友兰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要建立的是君权神授的封建国家
B.西方基督教思想对太平天国影响巨大
C.太平天国的纲领没有体现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D.太平天国的主张不能超越封建社会,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答案:C
68.马克思说:“推动这次大爆炸(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答案:A
69.1858英国一家报纸宣称:“叛乱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大清王朝被推翻,我们的损失将很大。”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中“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
B.在人民革命面前,中外反动势力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
C.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矛盾的缓和
D.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
答案:C
70.下列《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中,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C.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D.凡当收成时……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
答案:D
71.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它是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
B.它与我国正在建设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区别
C.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
D.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会变成现实
答案:D
72.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史学界有五种说法:①单纯的农民战争;②单纯的农民战争兼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③资产阶级性质的农民革命或市民运动;④宗教革命;⑤反满运动。如果你同意第二种说法,最主要的依据应该是它?
A.开展了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革命斗争
B.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方案
D.它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目标直指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答案:A
73.“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答案:A
74.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A.它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它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它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它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答案:B
75.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不曾有的新情况,“新情况”是指?
A.满汉地主武装的共同镇压
B.敌人长期围困封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D.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答案:C
76.说太平天国运动在性质上基本仍是旧式农民战争的延续,主要原因是?
A.其主力是农民阶级
B.建立了农民阶级的政权
C.领导阶级和革命纲领是旧式的
D.主要矛头指向了清政府
答案:C
77.如果没有发生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结果最大的可能性是?
A.成为新的封建朝代
B.中国逐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C.建立《天朝田亩制度》中的理想社会
D.占领我国南方,与清朝形成对峙局面
答案:A
78.下列关于《天朝天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巩固太平天国的纲领或方案
B.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C.前者都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D.后者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进步方案
答案:B
79.造成太平天国与古代农民起义有新的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领导阶级不同
B.组成成分不同
C.指挥思想不同
D.所处时代不同
答案:D
80.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许多巩固政权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B.《资政新篇》的颁布
C.西征
D.《万大洪告示》的颁布
答案:A
81.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A.太平天国
B.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答案:A
82.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反映出?
A.清军向太平军反扑
B.天京变乱造成悲剧
C.太平天国北伐失败
D.天京陷落
答案:B
83.《资政新篇》是一个?
A.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B.具有鲜明封建主义色彩的方案
C.具有鲜明小资产阶级色彩的方案
D.具有鲜明社会主义色彩的方案
答案:A
84.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领导层的腐败
B.领导层的内讧
C.以宗教组织发动群众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答案:D
85.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
A.《万大洪告示》
B.《三民主义》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答案:C
86.下列关于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强烈地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B.是中国新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是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答案:B
87.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洪秀全写了一份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翻译官很艰难地把它译成英文,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这份御诏充满着像“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报爷生养战胜回”这样的词句。这反映了当时?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重
C.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D.强国御侮成为思潮
答案:A
88.《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答案:A
89.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是空想性与进步性的统一体
C.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
D.政权的性质日益趋于封建化
答案:B
90洪秀全定都南京后,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统纂和“旨准颁行”的“真道书”才能在世上流通,“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也,《旧遗诏圣书》(《圣经旧约》)、《新遗诏圣书》(《圣经新约》)、《真天命诏书》也”,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由此可见他?
A.彻底排斥中国的传统文化
B.赞赏西方的宗教和政治制度
C.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影响
D.在全中国范围内推行愚民政策
答案:C
91.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字代替“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
A.摆脱不了专制思想的束缚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反侵略反封建的决心
D.进行文字的一次重大变革
答案:A
92.“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陷入危局,但后来又略有起色。造成太平天国局面有所恢复的最主要原因是?
A.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C.利用了清朝统治者的内部矛盾
D.确立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答案:B
93.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之例。家贫卖子,只顾眼前之便,不思子孙永为人奴,大辱祖考……故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从材料中可知洪仁玕主张?
A.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
B.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C.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D.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答案:D
94.忠王李秀成被清军俘虏后,清方的记载说:“伪干王(洪仁玕)所编各书,李酋皆不屑看也。”李秀成和太平天国其他领导人不重视“干王所编各书”的主要原因是?
A.军情紧急,无暇顾及
B.该书和农民政权没有必然联系
C.太平天国将领排斥西方文明
D.太平天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
答案:B
95.“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曾国藩《讨粤匪檄》)这从侧面反映了?
A.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
B.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C.曾国藩兴办洋务以实现富国强兵
D.太平天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和落后
答案:B
96.太平天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声”和“准备阶段”,因为它?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B.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答案:D
97.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答案:C
98.“在激进的理想主义背后,隐藏着狭隘的农民意识;在基督上帝的外衣下,其实质反映的却是小农的现实需要与儒家的大同理想。”这段话?
A.剖析了太平天国的局限
B.揭示了洋务运动的缺陷
C.指出了义和团的不足
D.批评了戊戌变法的保守
答案:A
99.有人参观了位于南京的太平天国东王府后感叹道:“太平天国幸好失败了,不然洪秀全又是一个朱元璋”此人的观点?
A.否认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性
B.客观地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具有主观臆断性
D.站在地主阶级立场说话
答案:B
100.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十款天条》
B.《原道觉世训》
C.《原道醒世训》
D.《天朝田亩制度》
答案:D
101.有人说:“如果没有天京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仅看到现象而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B.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必然性
C.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D.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历史作用
答案:B
102.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 )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中法战争
答案:B
103.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D.自强、求富
答案:B
104.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电报总局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1880年天津电报总局
D.天津机器局
答案:C
105.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建立的海军主力是( )
A.福建水师
B.广东水师
C.南洋水师
D.北洋水师
答案:D
106.洋务运动开创了( )向西方学习的先例
A.文化方面
B.制度方面
C.思想方面
D.器物方面
答案:D
107.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 )年代中日甲午战争宣告失败。
A.60
B.70
C.80
D.90
答案:D
108.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兴办的多数民用企业属于( )
A.官办
B.官督商办
C.官商合办
D.商办
答案:B
109.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兴办军事企业属于( )
A.官办
B.官督商办
C.官商合办
D.商办
答案:A
110.下列关于洋务运动错误的说法是( )
A.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B.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C.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D.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
答案:A
111.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封建统治
B.维护封建经济
C.发展资本主义
D.抵抗外国侵略
答案:A
112.洋务派所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最早的一家是1861年曾国藩所设的( )
A.江南制造总局
B.金陵机器局
C.安庆内军械
D.湖北枪炮厂
答案:C
113.“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在( )中提出的
A.《四洲志》
B.《筹海志》
C.《海国图志》
D.《盛世危言》
答案:C
114.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
A.郑观应
B.严复
C.魏源
D.龚自珍
答案:C
115.关于洋务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官僚资产阶级力图实现工业化和求强求富的自求运动
B.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其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
C.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一次尝试
D.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答案:A
116.历时30余年的洋务运动的最终破产,与下列侵华战争直接相关的是( )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117.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的是( )
A.李鸿章
B.谭嗣同
C.左宗棠
D.曾国藩
答案:B
118.近代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期间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政府时期
答案:A
119.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思想家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冯桂芬
D.严复
答案:C
120.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是恭亲王( )
A.奕䜣
B.奕劻
C.奕譞
D.奕山
答案:A
121.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总理洋务的中央机关是( )
A.外交部
B.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C.商务部
D.总督衙门
答案:B
122.清政府海军的主力一直是由李鸿章管辖的( )
A.福建水师
B.广东水师
C.南洋水师
D.北洋水师
答案:D
123.1862年奏请创办北京同文馆的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奕䜣
D.张之洞
答案:C
124.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可称之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是( )
A.金陵机器局
B.马尾船政局
C.天津机器局
D.江南制造总局
答案:D
125.洋务运动时期的政治纲领“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是洋务派首领( )提出
A.奕䜣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崇厚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