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随记】东南亚火枪初识

今天的故事要从爪哇开始。这里的“爪哇”一词,其实,不是这个计算机领域的JAVA,也并不是星球大战中塔图因星球的那个爪哇,而是印尼的爪哇岛。这里有一种火绳枪,就是爪哇铳(爪哇火枪)。它的枪机系统中有一个很明显的弹簧,根据这个特点,大概率是可以很自然地想到那个位于东亚的著名火绳枪,日本火绳枪(ひなわじゅう)。尽管图片中的这把爪哇火枪看起来要比日本火枪粗糙,除此之外还有它们的扳机特点也有不同,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出二者有着相同的开火逻辑。即弹簧会给蛇杆一个力,然后蛇杆带着燃烧着的火绳去点燃火枪,随即火枪发射。所以为什么爪哇岛和日本的枪机形式会相似呢?虽然它们二者之间有着是不相同的外形,

但是这并不会阻碍我们将爪哇火枪和日本火枪联想到一起。事实上这种联想也很合理。此时如果你比较了解16世纪的东亚历史和东南亚的历史的话,我相信你已经知道的答案。这里有一群人,后来他们也成为了这爪哇岛和日本两地的火枪技术的关键,尽管这两地的路程十分遥远。这群人就是葡萄牙人。
葡式火器
十六世纪对于葡萄牙帝国来说是一个伟大时刻。在征服完巴西之后,在16世纪早期的时候他们的脚步来到了印度和海洋东南亚地区。因此在海洋东南亚人和葡萄牙人之间也开启了一个新的交流和贸易的篇章。当然了,在这段历史中也伴随着很多的血腥场面,出现在了这片土地上。从这一刻开始,同时也是在葡萄牙人和当地人的多次战斗之后,欧洲的货物也来到了地球的这一边。例如1511年的征服马六甲之战。同时,由于战争,当地人需要得到或者制造那些火器,再加上那时候的火器机械结构是很简单的。所以经过几场战斗后如何制造火器也早已不再是一个秘密了。一旦在战场上有人可以从他们的敌人手中得到一把枪并给带到他们的能工巧匠手中,过一段时间他们就可以仿制出这个火器了。最后他们将自己仿制的武器称为“Istinggar”,这个名字是来自于葡萄牙语的“espingarda”。

当马六甲苏丹国的人们与葡萄牙人战斗的时候,他们的火枪制造人就是爪哇人而且同时,爪哇人也在制造他们自己的枪炮。从一些博物馆中的照片我可以看到这里有一些那个时代仿制的炮,这里如果你是一个中国明朝历史的爱好者的话,我相信你你已经知道这个了后膛装弹的炮是何种武器了,这也就是著名的“佛朗机炮”。

现在我们将视线挪到日本这边,在1543年有几个葡萄牙人上了一艘船,其船主可是相当的有名,他就是那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海盗,王直,当然还有一些古籍中记录的名字是汪直。然后葡萄牙人就来到了日本的那个岛,种子岛。最后葡萄牙火器也来到了日本。所以可能这也是为什么爪哇铳和日本火枪会有相似的点火结构了。事实上,当我们看到马来西亚的火绳枪时,也许我又能够看到一些日本火枪的影子了。
越南火器
越南古代火器历史大概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中国明代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有很多被越南士兵使用的手铳,被推测应该是从明朝那边进口来的手铳。第二个部分就是进入16世纪之后,也就是在越南的后黎朝时期(nhà Hậu Lê, 茹後黎)。就像是爪哇铳诞生的故事。越南的新式火器也是关于葡萄牙火绳枪。在1516年,葡萄牙的贸易商乘坐帆船从马六甲登陆到大越国的岘港,并在这里建立了一个据点。然后西方的武器也就被当地的领主们(当时后黎朝没过几十年后就进入了两家独大的时期,史称郑阮纷争)。他们购买来用于武装他们的部队,就这样从那时候开始火枪被进口到了大越国。

特别是交趾支那地区,这是葡萄牙人在越南的第一块据点(其实就是岘港)。另外,这个名字可能是来自于当时日语或者汉语对于“交趾”一词的发音,“交趾”其实也是过去中日地区对于越南的另一种称呼。并且为了区分印度的Cochin城市和Cochin君主国(这里也是葡人的第一个基地位于印度马拉巴尔海岸),随后他们称这片地区叫作“交趾支那(Cochin-China)”,葡萄牙旅行家Tomé Pires在他的Suma Oriental一书中提到交趾支那有无数的火枪手和小炮。大量的火枪不仅被用于战争还用在了娱乐上。
随后,在云南广西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明越之间冲突之后,可能就是这样越南的新式火绳枪就传到了大明朝。随后这种枪也被称之为交趾枪或简称为交枪,意为交趾(国)的枪(越南的枪)。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被记录在了一些中国古籍当中。就像是李调元在他的《南越笔记》中提到了交枪和爪哇铳。刘献廷在他的《广阳杂记》中写道“交枪为天下最”。

但是我有一个疑问点就是清代18世纪甚至到19世纪时候的交枪,似乎并不完全是指代越南式火枪的相关词汇。中国十八世纪的交枪看起来与原始交枪的样子不太一样。也许是因为这种越南火绳枪总是在发展或者是因为这种枪传入大明之后的200到300年间被做了改型,同时这几百年里中国经历了无数战乱并且王朝更替从明变成了清。

另外,越南火绳枪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个防尘盖,当我看到了这个东西时,我突然想到了二战日本期间的三八式步枪的“大盖”。包括爪哇铳似乎也是有这样的一个枪罩。值得一提的是,康熙皇帝也提到过这种类似的火枪配件。但是这是一把缴获自昭莫多之战战场上的火绳枪。所以我感觉对于研究中国和东南亚火枪来说,这估计又是一个新的研究点。回到越南,就像是中国一样越南也是有着很多的民族并且火器技术也不断发展,有了很多变种,所以最后就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型号。但是总的来说东南亚火枪和东亚火枪二者依然存在很多的相同点,虽然这些武器的制造者并不是来自同一个国家或者同一个民族。
写在最后
其实说老实话,东南亚历史对我来说并不是最熟悉的部分,而且这片土地上不仅有着众多国家,还有很多不同的语言,所以说起来也是有点复杂的。所以这也是我将题目命名为“初识”的原因。
火器是历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这条历史的长河,逐渐地将这些残酷的战争工具逐渐洗去了它们古代遗留下的血迹,最终成为了一种文化的符号。就像是日本刀、英格兰长弓……当你如今看到它们时,会想到这把刀应该是来自于日本,这把弓应该是源于英国,当然也会想起穿着日式盔甲的日本武士、拿着长弓等待迎敌的中世纪英格兰战士。
最后还是得要感谢大家可以点进这篇文章,我们下次见!Pe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