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镇冰先生年谱
萨镇冰(1859~1952),字鼎铭,福建侯官人,出身雁门萨氏,色目人。中国近代海军将领。
1859年
生于福州。其父萨怡臣,字怀良,号纳吉,道光年间秀才,以塾师为业,家贫。
1869年
萨镇冰考入福州船政学堂
1872年
萨镇冰从船政学堂毕业,在训练舰“扬武”号实习。
1874年,
任炮舰“海东云”号二副,巡防台湾。参加闽台海域的缉私捕盗巡航。因剿海盗有功,记大功一次。
1875年
萨镇冰调至福建水师旗舰巡洋舰“扬武”号任职。游历新加坡、小吕宋等地。
1876年
作为船政第一批留学生出国,被沈葆桢派往英国。
1877年
考入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
1879年
萨镇冰登上英国海军“们那次”舰、“恩延甫”舰实习。
1880年
毕业归国。
1881年
萨镇冰任南洋水师任炮舰“澄庆”号大副。
1882年
调任天津水师学堂管轮学堂洋文正教习。
1884年
中法海战
1886年,
萨镇冰任训练舰“威远”号管带。
1887年,
3月,调任训练舰“康济”号管带。
1888年,
晋为参将。
1889年,
升署精练左营游击。
1894年
5月,萨镇冰晋升副将衔实授精练左营游击,
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1895年
1月,威海卫之战打响,萨镇冰奉命驻守日岛,率30名水兵依托炮台抵抗11天,多次命中日舰“扶桑”、“筑紫”,在接到丁汝昌命令后撤回刘公岛。
2月12日,丁汝昌饮药殉国。14日,牛昶昞与伊东祐亨签订《威海降约》。17日,日军正式占领威海卫,康济号被解除武装,交还中国,载运丁汝昌等人灵柩和生还军民离开威海驶往烟台。25日,李鸿章将残存所有海军官兵遭革遣返乡,并同意由程璧光接替萨镇冰任“康济”舰管带。萨镇冰回到福州,不久夫人陈氏去世,在缙绅家庭做塾师教授西学谋生。
1896年
两江总督张之洞聘萨镇冰为吴淞炮台总台官,升为自强军帮统。
1898年
9月,郑孝胥上奏保举萨镇冰,上谕着荣禄详细查看,据实具奏。
1899年
意大利向清政府索借三门湾未果。
萨镇冰任通济练习舰管带。
4月17日,光绪帝召见叶祖珪、萨镇冰,开复革职处分,分别赏加提督衔、总兵衔,萨镇冰任北洋海军帮统,兼任巡洋舰“海圻”号管带。
1900年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6月,慈禧太后下令开战,海军主力在袁世凯劝说下南下上海。萨镇冰率“海圻”留守山东,将蓬莱一带教士侨民保护上舰。后美舰“俄勒冈”号触礁,萨镇冰驾“海圻”营救其脱险。在“俄勒冈”号舰长劝说下,萨镇冰也率“海圻”南下,驶往江阴,加入东南互保。
1902年 叶祖珪调驻天津,萨镇冰接替叶祖珪统领全部北洋海军舰艇。萨镇冰成立海军练营训练士兵,策划建立烟台水师学堂。 1903年 经袁世凯奏保,萨镇冰奉旨以水师总兵记名简放,升任北洋海军统领,实授南澳镇总兵,仍兼带“海圻”舰。 本年冬,烟台水师学堂正式开办,谢葆璋任校长。萨镇冰亲自制订《开办水师学堂章程》,进行改革,把学制缩短为3年,只保留驾驶专业,专门培养海军指挥军官。 1904年 日俄战争爆发,萨镇冰在烟台处理“刚毅”号事件。 1905年
叶祖珪去世,萨镇冰继任广东水师提督,总理南北洋海军。
同年,马相伯创办复旦公学,萨镇冰受邀任校董,并派军乐队在开学典礼上奏乐。
1907年
烟台海校新校建成,正式命名为“烟台海军学堂”。新校落成之际,正值烟台海校第二届学生毕业,萨镇冰亲自监考,并题写“才储作楫”四字匾额。
本年夏,萨镇冰应召入京,协助姚锡光制定海军发展规划,协助陆军部处理关闭船政事宜。
1908年 萨镇冰奏陈清政府今后每年派舰访问华侨较集中的南洋各地抚慰侨胞。清政府采纳了萨镇冰建议,由他率“海圻”、“海容”二舰前往。 1909年 2月,清廷派善耆、载泽、铁良和萨镇冰筹划重建海军。
7月,以载询、萨镇冰为筹划海军事务处大臣。南北洋舰队正式统一,萨镇冰任海军提督,沈寿堃任长江舰队统领,程璧光任巡洋舰队首领。
8月24日至9月24日,载洵、萨镇冰等人从北京出发,巡视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北、安徽、直隶、山东、江苏等9省海防情况,考察海军学堂、船坞,并参加象山辟港典礼。
10月16日,载洵、萨镇冰等乘船赴欧洲考察海军,先后访问意大利、奥地利、德国、英国的海军学校和船厂,向意大利订购炮舰1艘,向奥地利订购驱逐舰1艘,向德国订购驱逐舰3艘、江防炮舰2艘,向英国订购巡洋舰2艘。
1910年
8月24日,载洵、萨镇冰乘船前往美国、日本考察海军,参观船厂及其他海军机构,向美国订购巡洋舰1艘,向日本订购炮舰2艘。
12月4日筹办海军事务处改为海军部。载洵任海军大臣,谭学衡任副大臣,萨镇冰任巡洋长江舰队统制。萨镇冰筹划整顿海军,主持制定海军将、校、尉三等九级制。
1911年
年初,对海军军官授衔,萨镇冰简授海军副都统加正都统衔。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2日,清廷派萨镇冰率舰队赴武汉镇压起义。13日,萨镇冰从上海乘“楚有”号炮舰前往武汉。15日,萨镇冰抵达汉口江面,通告各国领事准备开炮轰城。17日,黎元洪写信劝萨镇冰反正,萨镇冰没有回信。18日,海军与革命军对射,彼此炮弹都落于水面。
11月1日,萨镇冰默许“海琛”“海筹”“海容”三舰起义,率“江贞”等舰观望。
11月12日,萨镇冰离舰,转乘英国商船前往九江英国领事馆过夜,后化装成商人前往上海。
11月16日,袁世凯组建内阁,任命萨镇冰为海军大臣,萨未就任。
1912年
2月12日,南北议和告成,袁任临时大总统,刘冠雄任海军总长。
3月25日,萨镇冰经张謇推荐,时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于右任任命,任吴淞商船学校校长。
1913年
8月,萨镇冰督办淞沪水陆警察事宜。
1914年
萨镇冰任北洋政府海陆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办事员。
5月,萨镇冰任参政院参政。
8月,萨镇冰任上海兵工厂总办。
1915年
萨镇冰支持袁世凯称帝,并于上海策划镇压肇和舰起义。
1916年
6月6日,袁世凯去世,黎元洪继任大总统。萨镇冰出任海军临时总司令、海军总长;任粤闽巡阅使,往广东查办龙济光、李烈钧之争。
1917年
6月,萨镇冰出任李经义内阁海军总长、海疆巡阅使。
7月,张勋复辟,萨任海军部尚书。后段祺瑞复任总理,萨镇冰改任海疆巡阅使。
12月14日,因劝阻林葆怿护法南走不果而辞巡阅使职。
1918年
冯国璋任大总统,萨镇冰入阁任海军总长、福建清乡督办。
1919年
9月,任靳云鹏内阁海军总长。
1920年
5月,靳云鹏辞职。萨兼代总理,组成临时内阁。
8月9日,萨辞代总理,仍任海军总长。
1921年
5月14日,靳云鹏内阁总辞职,萨亦辞职,回福建任清乡督办。
1922年
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萨镇冰应杜锡珪邀请,亲率第一舰队北上秦皇岛,协助吴佩孚作战。奉系失败后,杜锡珪任海军总司令,萨镇冰授肃威上将军。时林建章响应护法,脱离北洋军阀。
10月,福建闽北镇守使王永泉与粤军许崇智、黄大伟、李福林联合驱逐闽督李厚基。黎元洪命萨前往福建维持大局,任福建军务会办和福建省省长。同时,孙中山亦派林森任福建省省长。
12月,曹锟为夺得福建省,命孙传芳第二师、周荫人第十二师开往福建。
粤军离闽返粤讨伐陈炯明后,林森辞职,
1923年
2月,萨镇冰正式出任福建省长。
3月,孙传芳入福州,任督军。
1924年
5月,王永泉被逐,周荫人继任福建督军,萨仍任省长。
1926年
北伐战争爆发。
10月,何应钦率东路北伐军分三路入闽。
12月2日,北伐军逼近福州。福州各界推萨为福建保安总司令。
12月3日,林寿昌于福州起义,响应北伐军。
12月4日,萨镇冰辞职。
1927年
萨镇冰被南京国民政府聘为海军部高等顾问。积极从事社会救济事业。
1933年
11月,十九路军和李济深等人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萨镇冰积极参加,任人民政府高等顾问和福建省省长。在萨镇冰劝说下,马尾海军归顺福建人民政府。
1934年
1月,福建人民政府失败。萨镇冰隐居福州,主持续修《雁门萨氏家谱》。
1935年,
萨镇冰前往山西雁门,寻访萨氏祖籍地。
1937年
全面抗战爆发。萨镇冰从福建省政府的邀请,前往南洋考察,并宣慰侨胞。在南洋宣传抗日并募捐。
1938年
取道安南回国,后历经四川、贵州、湖南、云南、广西、陕西、甘肃等地,宣传抗日。
1940年
萨镇冰从西安出发前往延安,半途被朱绍良派员接回重庆,将他送到辰溪水雷所休息。
1945年
日本投降,萨镇冰从重庆飞往上海小住。
1946年
萨镇冰回到福州,住在中山路仁寿堂。
1948年
7月,萨镇冰拒绝李宗仁转达的蒋介石赴台邀请。
1949年
8月,福州解放。萨镇冰迎接人民解放军进入福州,协助解放军维持治安。
9月,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特邀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
1951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光复汉城。
1952年
4月10日,萨镇冰病逝于福州,享年94岁。死后葬于福州西门外梅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