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他们靠近天空,我们靠近他们

我一生向你问过一次路
你一生对我挥过一次手
远远的我为你唱一首歌
静静的你露出天边的笑容……
——藏族民歌
文字|卢恺雯
照片|卢恺雯 朱高航 常文杰 黄吉兴
刚到甘孜州的前两天,被高反折磨的我每晚伴着头疼入睡,清晨又伴着头疼醒来,披着外衣坐在床上发呆,象征性地吸两口氧气,试图从聒噪的耳鸣中听出旋律。行程安排得很紧,载着我和同伴去走访学校的是县教育局的王老师。王老师有着可以把汽车开成飞机的魔力。我虽从不晕车,但是持续性的头疼让我有些担忧,坐上车系紧安全带才敢松一口气。紧踩的油门带着我麻木的大脑飞速地在高原上前行,车窗缝隙钻进来的冰冷空气敲打着我的神经。

车子驶离城市,驶离了繁华,渐渐跑进了只有天地和山川的世界。远山上散落着的黑点,是一群又一群牦牛在山坡吃草。我将脸贴近车窗,想象着自己行走在成群的牦牛中间,成为其中一份子,和它们一同啃食着世界中仅有的、干冷的绿色。

但我的确是享受在路上的时间的,无论是在飞机上、汽车上、还是游船上,飞快向后移动的事物吸引着我,疾风掠过身体的触感令我着迷,那些聒噪的引擎轰鸣声,都是我在路上不可或缺的真实感。越过山川和河流,我的头脑渐渐苏醒过来,耳朵里的嗡鸣声也渐渐远去离开了我。重新入耳的,是令人无法抑制翘起嘴角的孩童玩闹声,我们的目的地到了。

理塘
洁白的仙鹤
请把双翅借我一飞
不会远走高飞
只到理塘一转就回
——仓央嘉措
到学校正赶上午休,老师们早已在校门口等候,洁白的哈达带着真诚的欢迎,温暖地绕在颈间。悄悄走近班级,正看到几个小脑袋凑在图书角前面嘀嘀咕咕,丝毫没有发现我的存在。不过马上就有眼尖的小朋友瞥到我,连忙停下手里的动作站直了看向我。我笑笑:“hello,你好呀!你们在看书吗?”

这一问不要紧,周围的小朋友全都围了上来,凑近我观察我,看我手中的相机,看我白色的帽子,和我满是灰尘的靴子。“姐姐你从哪里来?”他们问我。“我从厦门来。”我回道,“在离这里很远的地方,靠着大海。”“我还没有去过海边。”一位刘海齐眼的可爱女孩说道,“大海好看吗?”我点头:“很好看,就像——学校旁边的高山,一眼望不到头。”他们又问了我很多问题,我乖乖地坐在讲台的台阶上接受“拷问”,他们问我几岁了,是不是他们的新老师,有没有男朋友,又问我下次什么再来,等等,等等。“姐姐!”从门口突然跑进来一个个子有些高的姑娘,她脖子上缠着厚厚的围巾,脸晒得黑黑的,两团高原红映得她眼睛很亮,“一会儿你会去我们班吗?”我用力点点头,“好呀!这会儿我就去。”她听后,欢天喜地跑回班,没一会儿,隔壁教室就爆发出欢呼的声音。我的心突然的就被揉了一下,原来我也可以成为期待,原来我也是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的陌生人。“好啦!现在我要去隔壁班啦!”说着我就要起身,结果却被刚才齐刘海的小女孩挽住了胳膊。

“老师,我再问你最后一个问题。”她的笑容可爱极了,就像照在雪山上的太阳,红红的脸蛋衬得她牙齿更加洁白,好看的双眼皮弯在黑色、明亮的瞳仁儿上,特别美。她问:“为什么今天才周二我就想我爸爸了呢?而且特别特别想。”无法说清当下的我是什么心情,也不知该怎么回答,但是思念这种很玄的东西,每个人都懂。我回她,“我都长这么大了,还是会很想我爸爸。”她挠了挠头,好像听懂了,也好像更不懂了。是呀,人类的情感本就是无法被言说和解释的,只有自己认真体会和接受,才能明白。“我们一起去操场玩丢手绢吧!”我笑着站起身,“把隔壁班的同学一起叫出来吧!你们的好朋友们!”孩子们呼朋唤友的本领厉害极了,不一会儿操场就围满了人,还有老师也参与其中。意料之中,他们会把手绢扔到我身后。但不得不说,在高原跑步真是费人的事情啊!跑了一圈我就喘不上气儿来了,只好摆手作罢,弯着腰大口的喘气。

“拉勾!”一个女孩突然拉住我的手,“下次你还要来!”我蹲下认真和她拉勾,“如果下次再来理塘县,我一定会再来和你见面。”谁知这一幕被站在一旁的校长看到了,他笑着说,“舍不得孩子们就留下吧,在这儿教书。”我是舍不得孩子们,也舍不得热情的老师,但老天并不给我盛放“舍不得”的时间,那些无法盛放的眼泪和感情,终会变成我走在路上的力量和勇气。

德格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仓央嘉措
在驱车赶往德格县的时候,我想到了一本名为《茶马古道——远山牛铃声,远山马铃响》的绘本,讲述了西藏的牦牛队和云南的马帮进行一年一度茶盐交易的故事。这本书作为入校绘本分享,实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书中有穿着藏装的小男孩,五彩缤纷的经幡,有憨厚的牦牛群,也有天寒地冻的雪山。这些都是生长在这里的藏族孩子们每天都能见到的东西,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在西藏发生着这样的故事。

书中提到“日光之城”这个词,我问孩子们知不知道“日光之城”是哪个城市?孩子们面面相觑地摇摇头,还是坐在教室后排的老师答,“‘日光之城’,是拉萨。”我在三年前去过拉萨,所以我找了一些当时拍下的很喜欢的照片放在了故事最后,其中还有我最喜欢的小羊吃头发的那张。那时的我一头绿色头发,在从羊卓雍错回拉萨城区的路上碰到了一只出生只有21天的小羊羔。小羊羔可爱极了,我抱起她拍了一张,结果就在我抱着她的时候,小羊羔一口咬住了我的头发,当成了绿草嚼了起来。

孩子们和老师们看到都哈哈大笑,他们不是没见过小羊羔,也不是没抱过小羊羔,只不过看见头发被当成草吃掉,还是头一次。藏族的娃娃们对汉语有着不同程度的生疏,一二年级的孩子有时会听不懂你说的话,三四年级的孩子有时无法理解故事的脉络,所以需要你放慢语速,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个故事,或者加上动作,或者加上表情。不过不必担心,他们的身后坐着老师,孩子们实在听不懂时老师就会转换成藏语告诉他们,他们的眼睛就从满满的问号变成了亮晶晶的笑。老师们的友好对我这样一个陌生的外地人至关重要,他们的包容和开放,他们的尊重和善良,让我忽略了高反的痛苦和气候的严寒。午后,阳光很暖,孩子们在校园里嬉戏打闹。我从图书角上拿了几本书坐在台阶上独自坐着,东看西看,孩子们都在玩游戏,没有人注意到坐在角落的我。

我耸肩,随意拿起一本书翻看着,突然,一只小脚闯入了我的视线,一个抱着球的小女孩好奇地看着我,又看了看我手中的书。“欢迎光临我的书店,”我笑道,将我手中的书递给她,“你是我今天的第一位顾客,请坐到店里吧!”她不好意思地笑笑,拿着书坐在我身旁翻看起来。果然,又有几个女孩被吸引,跑过来看我到底在干什么。“欢迎来到我的书店,”我笑着起身,把剩下的几本书分给她们,“顾客们请坐!我要再去拿一些书。”说着我跑向图书角,将上面的很多书一下子抱起来,再回来时我的书店已经聚集了不少“小顾客”,我将新拿来的书分给每一个人,她们很乖地坐在我身后的台阶上看起书来。

我把剩下的书摆到地上,和每一位好奇的小朋友介绍,不需要什么“销售技巧”,每一本书都让他们眼前一亮,都让他们想要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这方法还不赖嘛!我灵机一动,冲着远处还在玩游戏的孩子们大喊,“书店开—业—啦—!”玩的正欢的孩子们听到喊声全都冲了过来,可是我手上的书早已被“瓜分”干净,于是我带着他们到了放置图书角的地方,“‘顾客’们,每个人可以拿一本,拿到后可以到自己喜欢的地方看书啦!注意要爱护书籍不要弄坏哦!”

没几分钟,孩子们都挑到了自己喜欢的书,或坐在台阶,或二三围坐,在精彩缤纷的书世界中奔跑。我的手被热乎乎的小手拽住,她们蹦跳着来到我的身边,让我和她们坐在一起。

我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在书中看到不可思议的地方会惊叫着和伙伴分享。是啊!书的魔力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呢?看来我的“顾客们”很满意,我笑笑,悄悄地离开了。
他们靠近天空,我们靠近他们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仓央嘉措

在去到学校建设图书角的时候,免不了会接受“注目礼”,小朋友敏锐的感知瞬间就能抓住刚踏进校门的你,胆子大的小朋友会冲上来说你好,胆子小的只是站在远处呆呆看着你。“阿姨好!”“老师好!”没有人和他们说要打招呼,当你走近他们时他们就会绽放笑容迎接你,当你坐下来时,他们就会围在你身边左问右问。当你和他们打成一片时,他们就会冲上来拥抱你。在理塘县的最后一天,我们去了一所很偏远的学校,因为有一会会儿的空余时间,我们就和孩子们一起在小小的操场上度过短暂课间。

刚好有排球,同伴和我就带着孩子们打排球。三四年级的男生们上手很快,力气也很大,排球飞得又高又远。我和女生们围成一个圈练习接发球,其中有一个女孩个子很小,笑容很腼腆,也不好意思伸出手来接球。其实大多数的“她们”都是这样的,害羞又害怕去接球,去和陌生的我们一起玩耍。另一个同伴带了无人机来航拍,孩子们一开始害怕地捂住耳朵,在看到同伴居然亲手将无人机拿下来后,不约而同地“哇塞”出来。个子小小的女孩一把拉住我的手,向无人机的方向跑去。她的手很凉,冻得红红的,我问她是不是很冷,她却一个劲儿地摇头,眼睛仍旧跟着无人机的方向,只是拽着我的手不放。小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渴望暴露眼前,离天空这样近的他们也仍渴望着飞翔,小小的四方屏幕,聚集着他们最单纯的梦想,和心。

吃过午饭再回到学校,孩子们正在打扫卫生。女孩一眼就看到了我,扔下比她高很多的拖把笑着冲我跑过来,一下子扑进我怀里,紧紧抱住我,对我说,“你回来了!”我不知如何回应她的感情,只是蹲下身也抱了抱她。我是个很喜欢拥抱的人,拥抱会给我很多的力量。孩子们听完我讲的绘本,和我说再见时会跑过来拥抱我,但只是一瞬间,又害羞着飞快跑远。写到这里,过去几周在甘孜看见的的人和事像电影一样从我眼前飞过:那些手中晃动的佛珠,那些热情围跳的锅庄,和那些不掺杂质的善良眼眸……每一个瞬间都被我收藏在心中。

回到厦门刚巧是夜晚的雨天,我抬头看了看天空,黑漆漆阴沉沉的乌云压出雨滴碎片砸向地面,不冷但是很无情。我突然被这样的乌云压得喘不过气,不是因为离天空太近,而是因为离天空太远,远得我怎么也够不到。我不由想起那片天空,那样的蓝和纯净,离天空很近的地方还有一群人,他们笑容善良,眼神明亮。我想,我好像明白了高原想要告诉我们的事情:过多的杂念和心思会累垮你,让你无法呼吸。这才是高原空气稀薄的“真正原因”吧,仅有的空气掌控着你的大脑,短暂的空白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彻悟,耳鸣的未知旋律是远方传来的独特歌声,这些空白和歌声驱赶着心绪中的乱麻和叹息,让你把眼睛看向最简单的方向:脚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