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伪史论大师:朱元璋是使中国天文学发展停滞的原因
原文作者:陈大漓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wMTI5NDcxMw==&mid=2247484570&idx=1&sn=0bd2044a9fe7e686d62256d86115ff38&chksm=c0b7bb8cf7c0329a33fc569c72dd69b5e9152ddf871367ef518d781fd143a017a53f78fb905f&scene=21#wechat_redirect
首先,需要感谢何新、河清、生民无疆、山西诸前辈等人提供了这个平台和思考古希腊问题的思路,没有这些前辈的努力,今日不会集会于此,和大家共同研究西史辨伪问题。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人陈大漓“求索”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和《地理学指南》是伪的;另一个是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伪的。
首先说第一个。
中学课本告诉我们,在现代科技以前求证“地球是圆的”,要利用海山、桅杆等事物发现大地存在弧度。然而人的视力有限,至多只能看到约9公里,在这个视野内,根本不能察觉大地存在弧度。
在现代科技以前要证明地体浑圆,只能通过机械钟。我们可以在罗马调好三个机械钟,留一个在罗马,让人带着其中两个西行,第二个到巴黎,第三个到伦敦,并约定十五天以后钟表时间为17到18点,观测昼夜情况。如果出现罗马天黑了,巴黎、伦敦没有天黑,或者罗马、巴黎天黑了,伦敦还没有天黑,说明三点不处在同一平面上。罗马与巴黎之间,巴黎与伦敦之间,是被地球的弧度挡住了,进而证明地体浑圆。
地平说也可以解释太阳东升西落,却不能解释同一平面中出现昼夜分别之现象。
当然,有些人一定会狡辩,上述实验中,用漏刻取代机械钟也可以。但漏刻经不起路上颠簸。
我们现在已知道,1092年,中国发明了机械等时装置,1124年,又发明了机械钟的指针,1267年,中国发明了机械钟。西欧是在14世纪才有机械钟,15世纪迎来普及,我们在1470年,普雷迪斯《天球》上便能看到钟表铺了。
以此推之,正是中国人发明了机械钟并西传,才引起西方天文学革命,才推动了西方的地理大发现。所以《天文学大成》和《地理学指南》只能是14世纪以后的作品。
现已查明意大利人卢卡·高里科伪造了通行本《天文学大成》和喜帕恰斯。
另外,本人还发现,牛顿万有引力公式中的平方反比定律,来自惠更斯,而惠更斯毕生都在研究机械钟。可以说没有中国的机械钟,就没有惠更斯,也就没有牛顿。
说到这,我想不仅区区在下,在座的诸君,乃至全世界的人都有一种疑惑:那就是所谓的李约瑟难题。李约瑟在研究了中国古代科技史以后,大为叹服,但同时在他蓝色瞳孔后面,不禁有个巨大的问号。为什么中国人在元代以后,没有发展出,现代科技呢?有不少人对此强加解释,认为中国人没有古希腊精神,虽有小善,但终究难成大事。于是乎,削尖脑袋也要到美国去感受一下古希腊精神。
对此,我们必须解释:(一)西方是如何发展出科技的;(二)中国明代是怎么在科技方面自我阉割的。前者已经有所说明。
回顾历史,1368年,朱元璋攻下北京,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了中国人400年的夙愿。但此时也是百废待兴之时,特别是天文学,历经战乱之后,亟待修复,然而朱元璋不但没有修复天文学,而是对天文学给予了二次重创。朱元璋对天文学做了三件事,第一是砸了机械版漏刻,第二是禁止民间天文学发展,第三是令钦天监成为世袭机构。
直到万历年间,张居正才下令民间可以学天文学。但中国马上又改朝换代了。到清朝,统治者生怕汉人研究太多了,不利于他们的统治。因此,中国科技走向衰败已是必然之势。明白了这个,就不必削尖脑袋往美国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