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帮孩子养成这六个好习惯,越早越好!
暑假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一些好的习惯。
一、坚持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很认可阅读的价值:
“必须教给学生读书,教他在读书的同时认识自己,教他从书籍里受到教育,并且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阅读,是一种价值巨大的自我教育。
它能给予的知识,贯穿古今中外,囊括天文地理。阅读教会孩子思考表达、感悟人生。
暑假里,家长不如多给孩子买几本课外书,让孩子大量阅读、坚持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阅读当成生活的一种仪式。
要让孩子坚持阅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
其次,要鼓励孩子多读、多看、多听;
第三,要与孩子一起阅读,分享阅读的乐趣;
最后,要定期向孩子推荐好书。
二、时间管理
很多孩子刚放假时就立志,一周内完成作业,每天预习一节新课,还要打篮球、学画画等。
结果,没几天就开始睡懒觉,起床后玩手机、看电视,作业动都不动,计划早就抛诸脑后。
假期是孩子养成良好时间观念的好时机,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样实施暑期计划。
注意计划的条理性,分清事情的先后顺序;
注意计划的重点性,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注意计划的统筹性,分清什么是需要做的,什么是想要做的,什么是不必要做的。
教孩子做计划,就是教孩子珍惜时间,管理时间,善用时间。
三、早起晨读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假期的早晨不要都在睡懒觉中度过了。
读英语、读诗歌、读一些自己喜爱的文章格言,让早晨在朗朗书声中充实起来。
建议:
1.选取你自己感兴趣的,韵律感强的美文。大声读,可以读出美感,读出自信。
2. 最佳晨读时间是早上7点前,但睡懒觉起床的同学们读上一段,也绝对是聊胜于无。
3. 文章数量不必太多,内容不必太长。一天半小时,一个寒假选取5-10篇文章就可以,最好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
四、参与劳动
劳动,是孩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让孩子养成独立能力的重要途径。
可以让孩子参与家里的一些简单劳动,例如打扫卫生、洗菜、洗衣服等,让孩子从小就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此外,可以让孩子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参加志愿者、参加社区活动等,让孩子更好地了解社会,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做家务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伴随孩子一生的财富。
五、坚持锻炼
孩子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爱运动的孩子,身体韧劲十足,内心能量十足。
锻炼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增加活力。要让孩子坚持锻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锻炼环境。
其次,要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
第四,要与孩子一起锻炼,分享锻炼的快乐。最后,要定期向孩子推荐好的锻炼方式。
六、 坚持练字
练字是一门慢功夫,唯有勤学苦练,才能收获一手漂亮的好字。
建议:
1.选择一本你喜欢的字帖,专心练习一种字体就好。
2.练习你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唐诗宋词、优美散文等,练习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
3.不要贪多求快,每天练一页就可以,在练习中边写边思考,掌握写字的技巧。
每个假期,都是孩子坏习惯滋生的温床。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在这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好好利用假期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