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关系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我们欣喜的步入婚姻殿堂,曾经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无限期待,然而随着孩子的出生,随着职场的奔波、随着家庭各种琐事发生,随着外界的干扰,随着7年之痒,结婚照上明媚的笑容,并不是此后生活的全部表情,因精神交流和情感沟通缺失,让曾经相爱的二个人互相抱怨、指责、渐行渐远。但为了一份家庭责任,忍受着、习惯着互相没有对方的生活,家成了没有温度的旅店,家成了互相分摊成本的组合,互相关闭彼此的内心,自我安慰着,没有你我一样可以过得好得很。 夫妻关系是一个比较私密的话题,大多只看到他人的表面,过得幸不幸福只有自己内心知道,习惯了熬着、凑合着、谁也不提,反正工作也累,也忙不过来,日子也这样一天天过了,可你曾知道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父母的关系,家庭的氛围早就进入了他的内心世界,也许你不曾知道那天他和同学聊天时还在讨论着各自的父母、家庭发生的故事,我们的一举一动早就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这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也许你不知道你的老婆在孩子教育或工作上碰到了一些无助,但她打死也不会向你诉说,也许你的老公在事业上碰到了挑战,他会选择找兄弟喝酒,就这样彼此看谁忍得久。其实真正能陪伴我们一生最久的不是父母,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身边的伴侣,少年夫妻老来伴,也不知道一般要到什么年龄才能明白这句话。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们的生命时间在做减法,为什么我们不为生命的质量做加法呢?我们能不能一起去第一次见面的地方,第一次约会地方,第一次看电影的地方,第一次散步的地方一起找回我们曾经的美好,一起说说当时选择对方时喜欢对方什么,对方的优点是那些,一起说说打结婚证时我们当时的期望,一起回忆怀孕时贴着大肚皮感受孩子的拳打踢腿的欣喜,一起回忆孩子出生时守在产房外面的紧张,一起回忆生活过程中感动彼此的画面,一起分享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的看见,一起说说我们个人成长中的欣喜,我们一起找回那个曾经的美好,激发我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望。为什么你就不能成为那个主动走向对方,主动把手握向对方,主动拥抱对方的那个呢? 爱有三层境界:1、索取的爱(向孩子阶段一样去要爱);2、交换的爱(你为了你自己,你爱他,如果他没有用你喜欢的方式回馈你就认为他不爱你);3、无条件的爱(付出不求回报的爱)。让我们一起在婚姻经营中努力走向第三层境界吧。 在婚姻中分工是必要的,前提是要建立在彼此内心平等的情况下,不是说谁赚的钱多,贡献谁就大,用心付出,才是爱的牵挂,全职太太的价值,不低于上班的丈夫。不信你搞几个月家务,照顾几个月小孩试试,你就能体会各种分工中的不容易,手指指点点,说问题谁都会,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夫妻关系有5种模式:1、合作伙伴型;2、各自独立型;3、互相学习型;4、传统关系型;5、一生友谊型。不知你们属于那种。谈恋爱时我们是互相喜欢和欣赏的,如果我们接受对方的的优点和才华,那么我们就应该同时接受对方的缺点,磨合的本质是在双方都不迷失自我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尽最大的努力相互适应。学会给感情注入新鲜感,创造一些惊喜,仪式感,给彼此独立的空间、自由度。互相帮助对方走出原生家庭的影响,更好的为孩子创造好的原生家庭。 若干年后,那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默契的手牵着手,慢慢的挪动着脚步,虽然步伐不同,手却没有松开过,唉呀是不是你和老伴呀。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