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痛风患者的福音:这5种中药,不仅降尿酸还能调理代谢,收藏起来

2023-11-08 14:27 作者:风湿免疫专家张卓  | 我要投稿

痛风在中医中被称之为“痹症”,而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因此中医认为痛风不仅要降尿酸,更重要的还是要调理代谢。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微,而肝藏血、肾主水。痛风患者大多湿困脾虚,而又气血运化不足,则脾胃湿浊,湿热内生,久而生痰化瘀。多数痛风患者后期对身体的调理不足,就容易损伤肝肾。浊毒久之不化,脾肾阴阳虚衰,经脉不通,脏腑失调,从而痛风反复发作,陷入一个循环。于痛风患者而言,健脾益气是根本,久病虚则需要补益肝肾,长期的痛风慢性期,脾肾两虚多见。因此降尿酸的同时也需要补肾健脾。另外湿热稽留则清热祛湿;关节肿胀畸形,出现气滞血瘀则需要活血化瘀。


1.益气健脾:代表药物如黄芪。在调理脾胃时,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有补益脾胃作用。在痛风的慢性期,调理脾胃可以让升清降浊功能恢复,从而让气血运化有常。也就是常说的调理脾胃功能,调理身体代谢环节。


2.补益肝肾:代表药物如独活。独活常常被用于补益肝肾、舒筋活络。如独活寄生汤,就是针对于痛风痹症日久正需,常常出现腰膝酸软,关节不利症状,中药搭配采用桑寄生、杜仲、人参等,用以加强肝肾功能,促进尿酸排泄,缓解关节疼痛症状。


3.补肾健脾:代表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从《伤寒论》中的“理中丸”脱胎,把原方中秉性燥烈的干姜去掉,换成了性质平和的茯苓,由驱除大寒变成温补中气。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组成。有助于益气健脾、补肾固精。


4.清热祛湿:代表药物如黄芩。在《中华本草》记载,黄芩根、果实都可作为中药材使用。归肺、心、肝、胆、大肠经。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一般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


5.活血化瘀:代表桃红四物汤。针对于血虚血瘀型痛风患者效果显著,由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桃仁和红花组成。在治疗痛风时,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对于风湿痹阻型患者,气血不畅,淤阻血瘀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以上是关于中医治疗痛风时,常用到的五种方法及常用药物,痛风患者的病因各不相同,需经过积极治疗诊断后,依据真实状况对症入药,才能更好的调理代谢,降低尿酸,减少痛风复发。

痛风患者的福音:这5种中药,不仅降尿酸还能调理代谢,收藏起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