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和荀彧不同的行为决策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深刻背景?他怎样一个独特的存在?(二)
这是荀彧的观点,而国家的观点是什么?袁绍能够在进行幽并四周迅速统一的重要原因是在于它维护着这些大家族的利益,你像拒收他们家我给你分钱给你分地,其他地州牧一赋予我,我给你更多的东西,这是表面上的宽容,是因为对这些势力不敢动手,因为这会动摇他基础的根基,但这些豪强大族,贪得无厌不断获得百姓的土地,把这个中小的农民手中的土地向自己手中集中,让更多的人给他们家种粮食,然后自己获取利益
这样一来使天下百姓流离失所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本身就是天下不安定的因素所以,你要打败袁绍,就不能让这些人得失,你要砍掉这些家族的利益,而你自己也要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基于这一点曹操才开始大规模的屯田,让更多的百姓能够更者有其田,曹操的这些政策大大稳固了老百姓,而且恢复了农业的生产,他又提出了租庸调制,防止这些豪强之间兼并小的流民和百姓,而且还几次明确发布命令,一亩田就收四升粮食,每户出绢两匹,两二斤,你把这些交完了,其他什么都不用交,如果再有人逼你这么做马上上报朝廷我来处罚他
这样一来就维护了更多中小农民的利益,其实这些命令的颁布,就是跟世家大族对着干,这也是国家跟其他人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曹操还专门讲过郭嘉这个人不仅要辅佐我,而且要辅佐我们家的下一代,因为曹操非常清楚,郭嘉的理想不是匡扶汉室,是人民百姓得到安定,国家得到富裕,而至于是不是汉朝当家不重要,只要是优秀的主攻,我就支持你夺取天下,这也是国家寻觅之间根本性的不同,曹操和郭嘉惺惺相惜啊,还不仅是说在于理想,在于利益关系上,更重要的是两个人气味相投
你看荀攸荀彧这样的人办什么事儿都非常稳妥,认认真真办可敬但不可爱,曹操这样的人是非常洒脱的一个人,他和袁绍不一样,很多事情不要那么多面子,办完就可以了?是很务实的人,你像贾诩这样的人,每天抄个手阴沉个脸,也不知道心里想什么,喜怒不形于色,形于色的不一定是真喜怒,这样的人,你跟他沟通很无趣。郭嘉绝对就是个性情中人,而且是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一个人,很多大臣都举报国家,特别是陈群就讲说曹公你看管管国家,说这人行止不端,当然行止不端当中,有很多层含义比如说不那么遵守礼节,戴戴帽子的时候,你没戴帽子该两手举杯的时候,你不举杯或者单手举杯,这也属于行止不端的一个范畴之内
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国家的不良行为主要是喝酒,喝酒之后放浪形骇,说一些不得体的语言,有些不得体的行为,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举报之后到了曹操这,他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非常之人就要行非常之事,国家这样的人就不是你们所理解的平庸人才、特殊人才,我们要特殊照顾,所以其他人一听也就没对国家怎么样
但是我们要讲你像郭嘉这样放荡不羁的性格,跟曹操在一起或许还可以,在曹丕没有称帝的时候也都可矣,一旦曹丕当了皇上戴上那顶王冠之后,国家再有这种行为,糙皮都不一定能容得下他,无论你多有能力,皇帝的威严不可改变,她不会有曹操这样的人和曹操这样的地位跟郭嘉相匹配了,所以郭嘉早点去世未见得不是一件坏事,只有像贾诩这样的人,我只代表我自己八变玲珑,活的可能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