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卡西欧计算器奇怪的使用方法
1. 计算分布的期望和方差
SHIFT -> 设置 -> 下一页 -> 3 统计 -> 频数? 1:开
菜单 -> 6:统计 -> 1:单变量统计
在x一列输入随机变量的值(从上到下),接着转到Freq一列,输入随机变量所对应的概率
输入完成后按下OPTN -> 3:单变量计算
代表期望E[x]
代表方差D[x]
2. 使用梯度下降法计算函数的极值
若有一函数
首先按“1”,再按等于,就是把Ans赋值为1
在计算器中输入
狂按等于,结果逐渐趋于0。
其中的0.1叫做学习率,是正实数。学习率越大,收敛越快,但有可能振荡无法收敛或不收敛。读者可以尝试当学习率为1时,结果在1和-1之间振荡;学习率大于1时不收敛;学习率等于0.5时,只需一次计算就可以找到最小值
因此,初次尝试时学习率可以设置为1,如果不收敛就酌情减小学习率
再比如有一函数
类似地,输入
例如你想找到它的极小值,并且将Ans赋初值为2,狂按等于,结果趋近于1。但是如果你选择了错误的初值,可能会无法收敛
例如初值为-2时,无限趋近于负无穷;初值为-1时,结果保持-1不变;初值为-0.5时,是否能收敛取决于学习率;初值为0时,在定义域外;初值很大时,收敛速度很慢
因此,初值的选择与是否收敛有很大关系,可以估计函数的形状和极值点可能在的区间,使得初值尽量靠近预估的极值点,如果不知道,就多次尝试不同初值
有些函数会有多个极大值或极小值点,梯度下降法解出的不一定是所有极值点。
上面的示例都是求极小值点,若要求极大值点,将学习率换成它的相反数就行了
3. 计算a=f(S)类数列之和
数列表示如下:
为数列第n项的值,
为数列前n项之和
如果一个数列的表达式可以写作:
那么就可以方便地使用计算器计算和
的值
例如有一数列,定义如下:
求
计算方法如下
先按1,再按等号,就是把Ans赋值为1
按1,再按STO,然后M+,就是将M赋值为1
输入表达式:
2M−0.5
(1) { 按等号,再按M+,再按“上”键 }
多次重复(1)所述操作,就可以使用迭代的方法逼近数列所有项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