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张良

2023-02-23 11:07 作者:京视网  | 我要投稿

按:《诗说中国》是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风貌,融文史哲于一体,显精气神于一言,唯愿广大青少年通过诵读后烙印于心,得圣贤精神滋养、贯通中华文脉、鼓舞华夏儿女大步前行,慎终追远以继往开来,与古今贤哲一道,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此诗由国画巩永孝绘制《张良拾履孺子可教》诗意图。本文选自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义三百图》,由著名文化学者张红星教授注解。

丁酉岁怀张良

少年愤恨始皇帝,誓欲将秦剪灭除。

圯下老人三试履,贤良孺子受天书。

运筹帷幄谋千里,胜计恢弘保九如。

明哲安身知进退,赤松为伴隐林庐。

张红星教授注:

少年:古称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韩非子‧内储说上》:“郑 少年相率为盗,处于雚泽。”三国魏曹植《送应氏》诗之一:“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唐高适《邯郸少年行》:“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愤恨:愤怒痛恨。《后汉书‧南匈奴传》:“比不得立,既怀愤恨。”唐元稹《赛神》诗:“忧虞神愤恨,玉帛意弥敦。”

剪灭:犹歼灭、消灭。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扫除凶逆,剪灭鲸鲵。”

圯下:桥下。《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

试:此处指试探。《墨子‧兼爱中》: “(越王 )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韩非子‧杨权》:“下匿其私,用试其上。” 梁启雄简释: “臣下隐藏着姦私来试探君上。”

履: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是践踏。后均指鞋。《说文》:“履,足所依也。”《庄子‧山木》:“庄子衣大布而补之, 正緳系履而过魏王 。”又引申为品行、行为,行为。《晋书‧温峤传论》:“性履纯深,誉流邦族。”《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二年》:“因世变有所摧折失其素履者,固不足言;因世变而意气有所加者,亦私心也。”又通禄,福禄,《诗‧周南‧樛木》:“乐只君子,福履绥之。”毛传:“履,禄。” 汉焦赣 《易林‧需之大畜》:“封圻英六,履禄绥厚。”

贤良:品行好的人。《周礼‧地官‧师氏》: “教三行: 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 贾公彦疏: “二曰友行以尊贤良者,此行施于外人,故尊事贤人良人,有德之士也。”《后汉书‧伏隆传》: “任用贼臣,杀戮贤良。”

孺子:幼儿,儿童。《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宋苏轼《教战守策》:“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

天书:比喻难认的文字或难懂的文章。《红楼梦》第八六回: “(宝玉 )看着又奇怪,又纳闷,便说:‘妹妹近日越发进了,看起天书来了!’”此处指形容高深莫测的书。

运筹帷幄:谓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汉书‧高帝纪下》:“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张良)。” 唐李諲《妒神颂》序: “运筹帷幄,孙吴讵可比其能?料敌戎旃,卫霍 不足方其妙。” 明卢象昇《请饬秋防疏》:“若夫兵家要略,运筹帷幄,终是迂谈,临阵决机,乃为实用。”

胜计:本义指计算得尽, 算计得清。《庄子‧大宗师》:“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资治通鉴‧汉武帝元狩六年》:“自造白金、五铢钱后,吏民之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其不发觉者不可胜计。”又指上策,妙计。《魏书‧邢峦传》: “又江东之衅, 不患久无,畜力待机,谓为胜计。”《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四年》:“今之胜计,莫若举荆州以附曹操,操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 此万全之策。”

恢弘:指智慧、格局等博大,宽宏。《晋书‧卞壸传》:“诸君以道德恢弘,风流相尚,执鄙吝者,非壶而谁?” 元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一摺:“志量恢弘纳百川,遨游四海结英贤。”明宋濂《吴公行状》:“日与公卿接,所见益恢宏。”

九如:《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如不尔或承。”为祝颂人君基业长青之词,此句指张良用智慧保护刘邦开创洪基。

明哲:明智;洞察事理。《书‧说命上》:“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孔传:“知事则为明智, 明智则能制作法则。”《墨子‧天志中》:“明哲维天,临君下土。”汉王逸 《<楚辞章句>序》:“昔者 孔子,叡圣明哲,天生不群。”唐 杜甫《北征》诗: “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安身:存身,容身。《国语‧鲁语下》:“叔仲 曰:‘子之来也,非欲安身也,为国家之利也,故不惮勤远而听于 楚 。 ’”《梁书‧沈约传》:“敖传嗣于墝壤,何安身于穷地。”

进退:前进与后退。《易‧系辞上》:“变化者, 进退之象也。”韩康伯注:“往復相推,迭进退也。”孔颖达疏:“万物之象皆有阴阳之爻,或从始而上进,或居终而倒退,以其往復相推,或渐变而顿化,故云进退之象也。”《宋书‧乐志二》:“进退疾鹰鹞,龙战而豹起。”宋曾巩《殿前都指挥使制》:“夫兵有击刺射驭之能,有坐作进退之法。”

赤松:即赤松子。《楚辞‧远游》:“闻赤松之清尘兮, 愿承风乎遗则。”《韩非子‧解老》: “赤松得之,与天地统。”汉王充《论衡‧无形》:“ 赤松、王乔,好道为仙,度世不死。”

隐:隐居。隐居。《易‧乾》:“龙德而隐者也。”孔颖达疏:“圣人有龙德隐居者也。”《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樊哙)以屠狗为事, 与高祖俱隐。”宋王谠《唐语林‧德行》:“文中子隋末隐于白牛谿,著《王氏六经》。”章炳麟 《谢本师》:“尔好德,不事科举,好隐,则为 梁鸿、韩康可也。”

林庐:林中茅屋。多指隐居之所。唐卢纶 《酬陈翃郎中冬至携柳郎窦郎归河中旧居见寄》诗: “三旬一休沐,清景满林庐。”宋朱熹 《感春赋》:“潜林庐以静处兮,蓬户阒其无人。”

来源:光明网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张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