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真的只能“自上而下”吗?浅谈时尚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引 言
“时尚亦逝,风格永存”,经典的风格永不过时,然而我们现在熟悉的品牌与风格又有着怎么样的诞生背景呢?是不是只有财力雄厚的“上流社会”才能引领时尚呢?这次,就让我们谈谈时尚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吧。
时尚真的只能“自上而下”吗?浅谈时尚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以下所有讨论内容仅代表发言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参与者
冷芸时尚圈4群群友
时间:2019年2月24日
庄主:威廉-上海-4群副群主
讨论提纲
01世界花都巴黎的前世今生
02时装产业在世界的发展
03“高高在上”的时装文化有没有“例外”可言?
庄主简介
大四学生,从事珠宝时尚专业,有着丰富的视觉工作经验,对于时尚产业以及文化历史亦抱有浓厚的研究兴趣。
一、世界花都巴黎的前世今生
1. 巴黎都市现代化和时尚产业诞生的关系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大家对于当下的巴黎与法式时尚的印象是什么?大家可以展开头脑风暴,畅所欲言。会不会想到“时装周”、“玛黑区买手店”、“高级定制”、“Dior1947”?
Evie-广州-二群副群主
“浪漫”、“自由”。他们说“在巴黎,不能说衣服难看”,时尚与美食是法国人pride的来源。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是的,浪漫、自由、自信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历史,也来源于法兰西民族性格。
巴黎在文艺复兴后发展迅速,成为第一批走上现代化的城市,也是第一个真正敞开的国际化大都市。我们都知道巴黎的建筑非常规律而整齐,清一色的砖块结构。奥斯曼式新古典主义建筑优美雅致,这和19世纪奥斯曼公爵大刀阔斧地拆除老城区开拓街道有关。然而早在17世纪初16世纪末,这一切现代化进程已经开启。
亨利四世征服巴黎后建造的新桥具有划时代意义。这座石桥见证了不同阶级不同收入的人几乎是第一次平起平坐地出现在同一个公共场合,贵族的华服盛装和身边仆从也是第一次如此公开地被百姓收入眼中。杜勒丽花园、香榭丽舍步行道,都是贵族时装的秀场。再到后来的“皇家广场”孚日广场成为现代商场买手店雏形,17世纪的巴黎定义了今天我们所知的购物——货比三家后的购物,室内的购物,精心布置、店员穿戴考究、顾客肯为最新款和大品牌买单的奢华购物,以及作为消遣的购物。巴黎的时尚产业几乎也同时从巴黎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同时开始相辅相成,时装传递也成了“贵族-资产阶级-小布尔乔亚-漂亮女店员-外省人外邦人以及普通百姓”的产业链。
大家如果看过《绝代艳后》,应该对这个造型和场地十分熟悉了。

Evie-广州-二群副群主
这是在哪里?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这是凡尔赛宫,位于巴黎郊外的法国最大皇宫。
时尚的产生最初开始几乎都是“自上而下”的,在法国亦如是,从皇室到贵族再到之后资产阶级,奢侈品店女店员最后才是“飞入寻常百姓家”。大家想想现在的时尚还是这个规律吗,即使没有所谓的“贵族”?
喜喜-北京-打算转行做造型
大部分似乎还是的。可以看到普通品牌的设计很多都是抄袭的大牌。不过也有例外,比如牛仔裤的诞生。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牛仔裤诞生于“草根”美国挖矿工。这倒是草根的逆袭。
喜喜-北京-打算转行做造型
还有YSL的猎装。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对的,所以实用性功能性服装反而影响了上流着装审美。
Chole-广州-7群副群主
是的,这是为什么呢?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我个人认为时尚与其说是轮回,不如说是螺旋形上升,大家不觉得CHANEL就是服装历史上的革新?
Chole-广州-7群副群主
怎么说?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CHANEL代表女性解放,从宽大笨重不舒适的洋裙中解放,穿上CHANEL套裙后可以自由活动工作抽烟……这不是一种飞跃?服装现代化都市化?
2. 巴黎时尚产业和法国国家发展方针的关系
Vincent 郑-上海-服装外贸设计师孵化器
这些“老”奢侈品牌都是创新者。比如LV、PARDA、CHANEL。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对的,而且工艺登峰造极。如大家所知,巴黎的时尚产业之所以如此兴旺发达,和法国国家气质以及国家战略方针不无关系。在时装方面,自17世纪亨利四世设皇家广场为丝绸奢侈品交易中心,路易十四大刀阔斧改造巴黎使之适合昼夜步行消遣而领先于世界,而在凡尔赛规定法国皇室与贵族只能穿本国产的服装并自身带头追逐时尚。这两个创举让法国的时尚与奢侈品行业蒸蒸日上并对欧洲其他国家大量输出,让“La Mode时尚”这词产生于巴黎,别处只能模仿而无法超越,与此同时欧洲开始迎接“法国化”,巴黎“全面统治服装界”。不仅仅时尚,在文化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等领域,得益于现代化与工业革命,法国均有长足的发展和不俗的表现。到了近现代,拿破仑出征的军服,20世纪高定服装品牌的发展历程以及巴黎时装周等等,让法国成了一个“时尚”在骨子里的文化大国。
我个人一直认为,时装业、时尚业绝对不仅仅只是纺织业那么简单。时尚一直是多元多边产业,和传媒业、艺术设计、文化历史甚至外交政治都有关系。
sky-上海-造型
是的,时尚也是当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的反映。
云天-广州-设计师
时尚也算是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吧。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对的,可能与法国这方面一直领先和几百年来对艺术与轻工业的重视有关吧。
喜喜-北京-打算转行做造型
时尚也会受到重大社会事件的影响。历史上比如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月,随之服装上提现出了“未来主义”。现在人工智能颠覆现代生活,不知道有没有品牌对其进行体现。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对的,这就是时尚业的“蹭热点”。
sky-上海-造型
有的,中国品牌“例外”充满中式文化的典雅神韵和现代剪裁的简约大气。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例外”是个好牌子。
sky-上海-造型
我一直想去重庆的“方所”看看,它是例外创始人毛继鸿设计的。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国内“之禾”也很知性。
3. Dior在二战后的风云历史与高定文化的发展命脉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二战后的法国,由于经历了战争的洗礼,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也跌至温饱水平。法国迎来了计划经济的时代。这时大众的衣着,基本是以粗布和羊毛呢为主,要求穿暖就行。而Dior的服装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一套成衣所消耗的布料要比普通标准高十倍甚至数十倍。所以在当时发布成衣的时候是引起了一片哗然。记得电视剧中有个镜头是身着红色绸缎连衣裙的女主角与摄影师在市场街拍,破旧的背景与鲜亮模特的强烈对比自然是引起了市场内男人的口哨,妇女的斜眼。更是有两位衣着朴素的农妇怀着复杂的心理把模特的红裙硬生生撕毁。这件事在历史上确实有真实参照,历史上40年代末Dior的模特在巴黎街头巷尾街拍时确实被殴打过,这也是为何笔者会说“时尚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的原因了。
伊夫圣洛朗在60年代加入Dior工作室并在老先生过世后接手品牌,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诞生了个人高级时装品牌。同时代GIVENCHY也与好莱坞多多合作,把巴黎时装带向世界。凯尔拉格斐继承CHANEL衣钵,大刀阔斧革新品牌形象后也让CHANEL这个品牌成为气质女性的首选品牌之一。
这张照片是时尚电视剧《时尚烟云》的剧照,这条红裙是还原了1947年Dior第一个高级成衣系列的作品。在剧中这件衣服被农妇撕毁,也说明了当时时尚与社会的矛盾——人们向往战前的美好生活,却不想看到和自己一个屋檐下的人活得比自己好。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会有这种思想么?
喜喜-北京-打算转行做造型
当时不是提倡“新风貌”?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对的,当时提倡“New Look”。所以说时尚也是革命,浪漫的法国人是把自由的基因刻在骨子里了。用时尚唤起人们对于美好的向往,进而刺激经济发展,这就是Dior当时的创举,也让战后世界重新认识法国,认识巴黎。
岳贝娆-嘉兴-学生
Dior的服装能够将女人的气质打造得淋漓尽致。曾经的成衣哪怕对于现在而言看起来也是美好的,但对于当时或许还真不能一下子让所有人立马接受吧。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好伟大的行为。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有种说法“二战后美国女性可能不认识戴高乐,但一定认识Christian Dior”足以说明其吸引力。Dior一辈子活在疲惫和忧郁中,也是很累。
岳贝娆-嘉兴-学生
我看过他的自传,他曾说他其实向往安静、平凡的生活。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我觉得Dior就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注重凸显女性曲线。这个品牌一直如此,现在的Maria也依旧遵循这条原则。
岳贝娆-嘉兴-学生
所以他后来就会去一些远离城市安静的地方寻找灵感。
小结:
1)巴黎都市现代化和时尚产业诞生的关系
巴黎在文艺复兴后发展迅速,是第一批走上现代化的城市,也是第一个真正敞开的国际化大都市。巴黎的时尚产业几乎也同时从巴黎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同时开始相辅相成,时装传递也成了“贵族-资产阶级-小布尔乔亚-漂亮女店员-外省人外邦人以及普通百姓”的产业链。
2)巴黎时尚产业和法国国家发展方针的关系
法国自18世纪着重发展艺术文化轻工业奢侈品纺织业并加以宣传形成了国家形象与受认可的时尚气质。
3)Dior在二战后的风云历史与高定文化的发展命脉
用时尚唤起人们对于美好的向往,进而刺激经济发展,这就是Dior当时的创举,也让战后世界重新认识法国,认识巴黎
#不断学习,才有能力改变当下#
冷芸也开设以下培训课程,欢迎报名!
扫描二维码查看课程详情👀

二、时装产业在世界的发展
1. 纽约时装周的艰难发展历程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纽约时装周的前身是“时装媒体周”,由美国传奇女性Eleanor Lambert创立。1943年,正值二战期间,法国的时装业受到严重打击。世界各地的媒体和顾客无法再飞到巴黎看设计师的发布会。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美国一直想打破以法国为世界时装中心的魔咒。Eleanor 趁这个机会,在美国举办了时装媒体周。时装媒体周将美国设计师作品集中到一起,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展现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自此,American designers终于赢得世界级媒体的注意。特别是Vogue,它原本只报道法国设计师,从那时开始报道冉冉升起的美国设计师新秀。
从此,1年2季的时装周就成了固定仪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时装周就是一个商业盛会。设计师present,媒体报道评论,买手下单。可是越来越多的名人的加入,逐渐让时装周变成一场娱乐明星秀。媒体的关注点也从服装转为名人。
说到纽约时装周,我们一定会想到Vogue总编Anna,她的发型和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已成为个人象征了。不过最近两年的纽约时装周感觉好像品牌越来越多,好看的设计却不是很多,知名品牌VeraWang也不去了。
2. 世界四大时装周与四个国家历史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大家觉得四大时装周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自己最喜欢哪个时装周?
子陆-南宁-一群副群主
我比较关注时装周上的设计。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纽约时装周——展示商业
主办方:IMG Fashion公司、林肯中心、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
主要赞助商:梅赛德斯-奔驰
创办时间:1943年
业内评价:纽约时装周就如同纽约这个民族大熔炉一样,充满各地的文化符号,又是时装艺术转化为商业的实际选择。
伦敦时装周——展示胆色
主办方:英国时尚协会(BFC)
创办时间:1983年
每年二月超过五十位引领潮流的设计师将在伦敦举行他们的时装秀,其他设计师的杰出作品将会以展览的形式展现给观众。
创办初衷:英国时装协会的目标是联手业内资助人,在全球范围内提升英国时装设计界地位。
业内评价:伦敦时装周向来以其多元化和充满活力、创造力著称,被称为四大时装周中最具创意、最不媚俗的时装周。
米兰时装周——展示技艺
业内评价:一年一度的意大利米兰时装周,更是世界顶级品牌和大牌设计师的超级聚会,每年来参加米兰时装周的品牌都在本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品牌,参加的设计师也要求是在本国达到顶级综合标准的设计师。
意大利米兰时装周一直被认为是世界时装设计和消费潮流的“晴雨表”。米兰时装周聚集了时尚界顶尖人物,上千家专业买手,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媒体,这些精华元素所带来的世界性传播远非其他商业模型可以比拟的。
巴黎时装周——展示梦想
起源时间:1910年
主办单位:法国高级时装公会
举办时间:大时装周,每年一届,分为春夏(9、10月上旬)和秋冬(2、3月)两个部分,每次在大约一个月内相继举办300余场时装发布会。
业内评价:一场完美的秀,更多的是坚定、准确地传递出品牌形象。能接到多少服装订单事小,能为公司带来真金白银的香水、化妆品、配饰销售额,以及价格相对便宜的基本款销量才是这场短短20分钟秀的真正任务——它正为崇拜者营造一个时尚梦。只有巴黎才真正在吸纳全世界的时装精英——那些来自日本、英国和比利时的殿堂级时装设计师们,几乎每一个都是通过巴黎走进了世界的视野。
四大时装周各有侧重,最商业的还是纽约了吧。中国李宁之所以选择纽约时装周亮相也是看中其商业价值。
子陆-南宁-一群副群主
纽约时装周也是最早的一个时装周。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是的,纽约时装周拥有最成熟的商业体系。不过高定时装周只有巴黎才有,一年两次。
3. 上海何以称之为“东方巴黎”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20世纪初的上海作为最早西化的城市,在当时有“摩登”二字可以概括。那大家有想过为何只有上海称之为“东方巴黎”不称之为“东方纽约”吗?
子陆-南宁-一群副群主
因为Art Deco,上海被称为“东方巴黎”,其艺术风格诞生法国巴黎!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这个就说得很到位了。一部分原因和历史上近现代魔都的城市规划有关。上海的城市建设深受租借地所属国的影响,自然更加现代。清末民初的上海市在空间上主要分为法租界、公共租界、南部县城与北部华人聚居区。占市区主要部分的租界建设自然就成为上海市区的主要景观。法租界在上海市独树一帜,占地面积巨大。
我觉得另一部分原因在于时尚之都的气质相投。1890年后上海已成为远东乃至世界的大都市,经济空前发展,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大批商家和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来到此地谋生与发展。当时,宁波的“奉帮裁缝”(由于其中的宁波奉化人居多,所以称之为“奉帮裁缝”,分为“本帮裁缝”和从日本学艺回国的宁波西服裁缝)也不约而同地来到上海,最初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荷兰、英国、法国、俄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人,根据这些西方人白皮肤、红头发的显著特征,中国民众便以“红毛”称之。奉帮裁缝由最初的包袱裁缝,到港口路边开小摊,再三三两两结合,开个小裁缝铺,再扩大成服装作坊、服装店,从而“奉帮”的服装店遍及上海。同时,随着租界的扩张、“红毛人”的增加,中国穿西服的人也越来越多,西服生意越来越好,奉帮裁缝逐渐形成了气候,再加上沪语中“奉”、“红”同韵,人们就将这些为“红毛人”缝制西服的“奉帮”裁缝以“红帮裁缝”统而代称之。于是,中国最早制作西服的一个社会群体、一个服装流派——“红帮”很快在上海形成了。“红帮”成为了上海服装业的主体,上海成为了“红帮”的大本营、创业基地。可以说,上海的红帮裁缝是西式女装立体剪裁在中国流行开的关键一步。当然,诸如张爱玲、唐瑛等海派名媛名人的旗袍文化传递也是上海时尚形象KOL传递者。
子陆-南宁-一群副群主
和平饭店是上海最早的大型Art Deco建筑。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其实当时的裁缝很厉害,又要做中式旗袍、中山装,又要做西式礼服。
子陆-南宁-一群副群主
那时束腰的衣服很有法式感。张爱玲吐槽过:“西洋女人的腰是用钢条跟鲸鱼骨硬束出来的。腰虽细,宛如铁打的一般。”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恩恩,这些衣服总感觉现在穿还是很好看。
小结:
1)纽约时装周的艰难发展历程
纽约时装周的前身是“时装媒体周“。第一届由美国传奇女性Eleanor Lambert创立。
2)世界四大时装周与四个国家历史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纽约时装周——展示商业
伦敦时装周——展示胆色
米兰时装周——展示技艺
巴黎时装周——展示梦想
3)上海何以称之为“东方巴黎”
一部分原因,和历史上近现代魔都的城市规划有关。另一部分在于时尚之都的气质相投。
#不断学习,才有能力改变当下#
冷芸开设以下培训课程,欢迎报名!
长按二维码查看详情👀

三、“高高在上”的时装文化有没有“例外”可言?
1. 奢侈品文化在欧洲的传统地位以及传统奢侈品的消费族群画像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想必大家平时也有一定消费奢侈品的能力与习惯,总体来说中国消费奢侈品的顾客年龄层是较为年轻的,而欧美国家则相反。大家身边喜欢奢侈品的种类在于什么?化妆品还是包袋?款式上有什么特点呢?
我觉得不同点在于年龄层和奢侈消费的种类取向。中国传统中老年很少消费奢侈品,西方是中产中老年为主体,款式上也更喜欢个性款或低调小logo,消费上更偏向于体验式消费。我自己是大二购买了第一个Dior男士圆筒包,这个包当时是新品,我真的非常珍惜。
子陆-南宁-一群副群主
女生应该更倾向于化妆品和包,而且颜值也是一个关注的点。不过现在很多人对于奢侈品的消费观更注重“意义”这两个字。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是的,有条件的话,珠宝艺术收藏品也是纪念人生大事的好选择。
子陆-南宁-一群副群主
像之前葛大爷穿了27年前的风衣,再如韩雪的“买包不如买有收藏价值的珠宝”也引起了很多人关注。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是的,但有价值的珠宝要起步很贵,价值应该因人而异吧。我现在理解的奢侈品,高级服饰与包包是入门起步,之后是珠宝艺术品,再是房地产、豪车、私人飞机。顶级奢侈品是良好的教养与丰厚的人文情怀的结合。
子陆-南宁-一群副群主
我认为的奢侈品不单单指物。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教养和品味用钱买不来的。
喜喜-北京-打算转行做造型
我以为顶级奢侈品是健康啊。
子陆-南宁-一群副群主
每个人对于奢侈品的定义都不同吧!健康确实很奢侈。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所以,三观要正,你用的宝贝才有价值。“好衣配美人,好马配好鞍”,一个人若是充满人格魅力,朴素的衣服穿上去也是散发光芒的。
2. 高街文化对于时装奢侈品牌的“当头一棒”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大家都了解,现在的Dior男装设计师Kim Jones先前是潮流街头设计师,曾改造了Louis Vuitton,现在又给Dior带来了华丽转身,从禁欲古典的吸血鬼男孩摇身一变成为花样酷炫的翩翩少年。这样的形象变化也是因为当下的潮流所致,如今街头服饰轻松运动,更适合平时日常着装,因此更受年轻人喜欢。而时装品牌选择运用街头元素,与其说是无奈的妥协,更不如说是明智的改进。

这就是前面群友提到的街头文化“自下而上”改变了传统高级时装吧。那大家现在平时最青睐的风格是偏休闲运动多还是淑女、绅士多?或者折中?
云天-广州-设计师
休闲运动最舒服,但是不提气。淑女很精神出彩,但是有点拘束。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是的,要凸显气质还是需要有领子的衣服。
云天-广州-设计师
是啊,或者说,如果要凸显气质,就要对自己的仪态有要求,这些也反映在优雅风格的着装结构上。休闲运动可以偷偷懒,松松垮垮,但是不是每个场合都可以这样轻松随意。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恩恩,我昨天在看《时尚大帝》,Coco Chanel说“优雅不仅仅是衣服带给你的,还有买不来的教养和内涵”。正式会客从古至今都是有礼仪的。男士也有很多待人接物之道,也是所谓的“社交礼仪”。
3. 在未来讨好“z世代”的大牌们究竟该如何发展(自由讨论)
喜喜-北京-打算转行做造型
感觉Polo衫很考验个人颜值和气质,穿不好就容易显土。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这个话题我之前也有提到过,我在想CHANEL换了设计师,这个倔强的“蓝血品牌”会何去何从。
云天-广州-设计师
不要被z世代牵着鼻子走,不要过分讨好,讨好已经太多了,不稀罕了。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CHANEL好像是很少的向潮牌低头的大牌了吧。
Venessa-广州-设计师
这个牌子的诞生就是有随大流才有的呀。
云天-广州-设计师
奢侈应该是既妥协,又超越想象。
岳贝娆-嘉兴-学生
我真心觉得现在的潮牌越来越同质化。
喜喜-北京-打算转行做造型
我倒是希望大牌们不要低头,可以降价。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有一定的道理吧,不过我觉得自然是有自己底子,可以结合底子和潮流最好。
云天-广州-设计师
不过香奶奶在当时还是有超越时代的一些东西在里面。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老酒换新药。
岳贝娆-嘉兴-学生
对,它很擅长将品牌文化与潮流结合。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是的,CHANEL是突破了女装束缚和花里胡哨的颜色,还原了简约美。
小结:
1)奢侈品文化在欧洲的传统地位以及传统奢侈品的消费族群画像
不同点在于年龄层和奢侈消费的种类取向。中国传统中老年很少消费奢侈品,西方是中产中老年为主体,款式上也更喜欢个性款或低调小logo,消费上更偏向于体验式消费
2)高街文化对于时装奢侈品牌的“当头一棒”
时装品牌选择运用街头元素,与其说是无奈的妥协,更不如说是明智的改进。
3)在未来讨好“z世代”的大牌们究竟该如何发展(自由讨论)
大牌们应该既顺应潮流,又有所突破。
#不断学习,才有能力改变当下#
冷芸开设以下培训课程,欢迎报名!
长按二维码查看详情👀

庄主总结
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在讨论过程中,大家提出的很多观点都值得深入探讨。以下是我根据大家的讨论整理总结所得:
第一部分:世界花都巴黎的前世今生
1)巴黎都市现代化和时尚产业诞生的关系
巴黎在文艺复兴后发展迅速,是第一批走上现代化的城市,也是第一个真正敞开的国际化大都市。巴黎的时尚产业几乎也同时从巴黎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同时开始相辅相成,时装传递也成了“贵族-资产阶级-小布尔乔亚-漂亮女店员-外省人外邦人以及普通百姓”的产业链。
2)巴黎时尚产业和法国国家发展方针的关系
法国自18世纪着重发展艺术文化轻工业奢侈品纺织业并加以宣传形成了国家形象与受认可的时尚气质。
3)Dior在二战后的风云历史与高定文化的发展命脉
用时尚唤起人们对于美好的向往,进而刺激经济发展,这就是Dior当时的创举,也让战后世界重新认识法国,认识巴黎
第二部分:时装产业在世界的发展
1)纽约时装周的艰难发展历程
纽约时装周的前身是“时装媒体周”。第一届由美国传奇女性Eleanor Lambert创立。
2)世界四大时装周与四个国家历史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纽约时装周——展示商业
伦敦时装周——展示胆色
米兰时装周——展示技艺
巴黎时装周——展示梦想
3)上海何以称之为“东方巴黎”
一部分原因,和历史上近现代魔都的城市规划有关。另一部分在于时尚之都的气质相投。
第三部分:“高高在上”的时装文化有没有“例外”可言?
1)奢侈品文化在欧洲的传统地位以及传统奢侈品的消费族群画像
不同点在于年龄层和奢侈消费的种类取向。中国传统中老年很少消费奢侈品,西方是中产中老年为主体,款式上也更喜欢个性款或低调小logo,消费上更偏向于体验式消费
2)高街文化对于时装奢侈品牌的“当头一棒”
时装品牌选择运用街头元素,与其说是无奈的妥协,更不如说是明智的改进。
3)在未来讨好“z世代”的大牌们究竟该如何发展(自由讨论)
大牌们应既顺应潮流,又有所突破。
总结整理:威廉-上海-4群副群主
编辑:Fu Di
感谢您的阅读,
期待今后更多的讨论也欢迎大家来分享!

👇【试听】冷芸时尚微课👇
“服装业创业者线上课堂”之“社交商业模式”
所有文章均为诚意原创。如果您阅读后感觉有所收获,感谢您至少能做以下1件事:点赞,转发,关注,打赏。感谢您对知识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