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京东与万科的会师!做空间的生意,京东物流土地储备已经秒杀房企

2021-02-20 00:01 作者:西安有房  | 我要投稿

国美老板黄光裕出狱了,京东老板刘强东马上就要有第 4 家上市公司了。国美

的房地产业务,早已黯然失色;京东的,正在风生水起。

 



京东做的是最高级的房地产

 

京东也做房地产?马上就要上市的京东物流,是名副其实的「大地主」。

 

前两天(2 月 16 日),京东物流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招股书说,他们在全国自建了 800 多个仓库(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数量还在快速增加中)。一个仓库,大则五六百亩,小则几十亩;你大概算一下,怎么也得十几万亩土地。土地储备超过任何一家地产商。

 

京东把这些土地全部用在物流上,没去开发所谓的房地产;但反过来说,京东做的恰恰是最高级的房地产:靠「场景」赚钱,而不是靠卖房子赚钱

 

那些仓库的房子不值钱,不过就是四四方方的大盒子,外观看上去甚至像超级大工棚;值钱的是发生在这些仓库里的「场景」:无数机器人在里面忙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底层技术悉数在这里落地;这些仓库连接的,是无数的飞机轮船快递员,是无数的工厂与无数的消费者。

 

为什么说京东做的是最高级的房地产?京东能赚两笔钱:一是物流这门大生意所能产生的利润,二是土地增值。

 

懂行的人或许会说,京东手上都是工业性质的仓储用地,不值钱。但实质上,中国经济制度的底层制度逻辑,是比「金本位」更高级的「土地本位」。因此,只要土地持有在手上,并且处于城市化浪潮的裹挟之中,管它是什么性质的土地,管它是多少产权年限的土地,假以时日都会很值钱。

 

囤地或土地闲置是不被允许的。京东物流在这些土地上成功植入了持续运转的「产生场景」,所以只要在运转,土地就永远是京东的。

 

有句玩笑话说,麦当劳是美国最大的房地产商,说的是差不多的意思。麦当劳在美国持有的那些商铺,在美国的黄金年代爆发了惊人的增值力。

 

把土地变成房子,相对还是容易的;把房子变成「场景」,才是复杂的生意。过去和现在,大部分地产商的赚钱方法很容易:买地,盖房子,卖房子,数钱。


 

万科物流
万科收购新加坡普洛斯

未来,大型房地产商不能只靠卖房子赚钱,而是得靠「场景」赚钱。住宅区、商场、写字楼、产业园区、主题乐园、体育场馆、会展场馆、养老公寓、医院、学校……都是空间生意,都是房子里的「场景」。

 

京东物流,给地产商指了条明路:盖房子终究是简单的事情,房子里的「场景」才是做不完的生意。

 

北美社会学家 D.A.西尔与 T.N.克拉克在《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一书中直接把「场景」视为一种生产要素。请注意,在他们的定义里,「场景」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结果,而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生产要素。

 


「云仓模式」对于房企意味着什么

 

除了 800 多个自建仓库,京东物流还运营着超过 1400 个「云仓」,即第三方仓库。

 

2017 年,京东物流推出了「云仓模式」:将自身的管理系统、规划能力、运营标准、行业经验进行云端开放,让中小物流企业也能充分享受京东物流的技术、标准和品牌,以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类似的模式就是「代建业务」,同样是技术、标准和品牌的多重输出。但目前在大牌房企中,真正重视代建业务的,仅有绿城、建业、华润、金地等少数几家。

 

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来说,这样的模式同样市场空间巨大。国家也看得很清楚,还专门发文件「鼓励大型物业服务企业开放自有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功能,拓展服务范围,为中小物业服务企业提供平台支撑和技术支持」(2020 年 12 月,住建部、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加快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的意见》)。但是,有能力有意识去玩这种模式的物企,仅万科物业等少数几家而已。

 


已经会师了

 

总结一下,无非两句话——

 

●「场景」才是做不完的生意。

●技术、标准和品牌的多重输出,市场空间巨大。


万科 万物云布局


 

现在,你再去看万科,你就更能理解,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郁亮为什么说万科要做「美好生活场景师」;你就更能理解,万科物业为什么要升级成万物云,并自定义为「空间科技服务者」;你就更能理解,万科为什么会去做物流仓储,并且一不小心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物流仓储企业。

 

万科与京东,在这些地方,已经会师了。


文| 德科地产频道



京东与万科的会师!做空间的生意,京东物流土地储备已经秒杀房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