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宇宙通鉴升级版》下部第二回第五节沿海文明(苏美尔文明)

2022-03-14 09:58 作者:valler记忆封存  | 我要投稿

(本书为科幻小说,所有故事发生在其他平行宇宙,全部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第五节 沿海文明(苏美尔文明)

且说地球磁极翻转大灾难后,分散的人类幸存者主要聚集在三个地区:盘古大陆西部(史前的方向与现在相反,下同)沿海地区、盘古大陆中东部地区和盘古大陆旁边的巨岛。他们经过两百年左右的发展以后,在7000年前(公元前5000年左右)建立了三个同时存在的人类文明:“沿海文明”、“内陆文明”和“岛屿文明”。

人类文明的划分标志取决于最强大、最发达的文明。“沿海文明”率先崛起,代表了第三次人类文明,最后被后来居上的第四次人类文明“岛屿文明”以核战争毁灭。后来岛屿文明又被圣星人沉没毁灭。最终只有第五次人类文明“内陆文明”延续了下来,走向了未来。

且说第三次人类文明“沿海文明”,由“饮食文明”位于盘古大陆西方沿海地区的幸存者在7000年前(公元前5000年左右)建立。“沿海文明”在人类史书中叫“苏美尔文明”。这时的苏美尔文明包含了古印度文明哈拉帕文明!因为当时印度大陆还没有漂移到亚洲,当时的印度地区是苏美尔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人类学的分支,体质人类学,研究表明:古印度文明(哈拉帕文明至少一半人口是苏美尔人。

火星人的帮助

风蛇灾难过后不久,盘古大陆的西方沿海地区环境恢复较快,因为这里处在月球的下方,月球帮当地挡住了大部分宇宙射线,来自海洋的湿润空气对环境恢复也有很大帮助,于是这里很快又变得美丽、自然、富饶、多姿多彩了。这里的幸存者还得到了来自海洋的火星人的帮助,很快就发展出了许多高科技,发展成为最发达的文明——沿海文明(包含了古印度文明的苏美尔文明),很接近公元20世纪的人类文明。沿海文明(包含了古印度文明的苏美尔文明)主要领土为后来的印度地区(当时还没有漂移到亚洲)和两河流域。

后来的巴比伦文明是苏美尔文明的非正统传承者,商朝文明是苏美尔文明的正统传承者。成书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巴比伦史》中讲:公元前5000年左右,一种高智慧的水陆两栖生物在西海出现,也就是盘古大陆西面的海洋(后来的印度洋),白天来教人类大量的知识与技能,晚上就会回到海里,第二天白天再来,如此周而复始,使盘古大陆的西方沿海地区(包括尚未漂移的印度大陆)的人类很快拥有了发达的文明。苏美尔古文献记载:从海里来的智慧生物有控制天气的科技(也可以说是气象武器)。苏美尔神话流传为昆仑系神话后,传承了这种说法,说海里的龙王是管下雨的。

后来人类科学家也在印度地区的偏远山区发现了隐秘的山洞,洞中墙壁上的远古岩画和符号让科学家们为之震惊:身穿宇航服的人形生物清晰可见,画上还有UFO和螺旋形状物体。科学家们认为,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与神级外星人进行过接触,人类远古的灿烂文明是在神级外星人的帮助下创造出来的。而本书作者进一步认为:印度大陆在漂移前属于苏美尔文明,印度大陆上有苏美尔文明的先进城市,都得益于海洋里的火星人的帮助。

中医

沿海文明(包含了古印度文明的苏美尔文明)的人类认识到:植物的种子可以给人类提供最好的能量。人类一生可以不吃肉,但不可以不吃植物的种子,其中水稻和小麦的种子最好。沿海文明继承了饮食文明的传统,结合科技,发展出了“中医”!后来,黄帝派人完善了中医,开发出《黄帝内经》。苏美尔人建立商朝后又把中医带到中国地区进行传承。那么同属沿海文明的印度为什么没有中医?这是因为古印度文明哈拉帕文明由于核战和大陆漂移而毁灭了,文明出现了断层。就算印度没漂移,也会由于不是正统而不能传承。

后来出土的苏美尔古文献里讲到,人类由诸神的荣光所创,也证实了最开始的人是被神创造的。在苏美尔文明的遗迹里,后人发现了一个石板,上面雕刻着星图。在星图中,行星按顺序排列在太阳的周围,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颗行星,这就是神的母星——圣星。

楔形文字

苏美尔文明的文字是象形文字,他们把字形结构逐渐简化和抽象化,进一步开发出了楔形文字,这就是商朝甲骨文的前身!楔形文字方方正正,是类似二维码的符号,包含了很多信息。楔形文字就相当于苏美尔文明的二维码!苏美尔文明也发展出了图像识别技术,用文字扫码系统一扫,语音、图像、释意、意境等信息一下就全出来了。

人们基本上不需要写字,口口相传就可以了,因此苏美尔文明采用的教育方式就是口口相传的师徒制,这是最先进的教育方式,适合高深学问的传授。但也有个坏处,就是如果文明由于灾难产生了断层,后人很难破译之前文明的文字系统。就算有文字流传了下来,后人也不明白它们究竟是什么意思。

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文明已经达到了公元二十世纪的科技水平。普及了电子科技,拥有了无线通讯。后来的释迦牟尼就得到了一个苏美尔文明的电子书,电子书可以把资料用语音读出来。由于释迦牟尼长时间听电子书的语调,他也习惯了用那样的语调说话。后来的和尚念经时的语调也是传承自祖师爷的,那语音、语调,就是机器人的声音啊!释迦牟尼研究史前文明资料,悟出一个道理:人间就是神的实验室,神在不断进行循环试验,建立模型、收集数据、观察总结,因为神也受制于类似的循环,也在寻找突破循环的方法。设置终极循环的宇宙创造者也在收集数据,让自己变得更加完善。释迦牟尼明白天道以后,顺应天道、替天行道(宣传推广明白了悟的学说和道理),最后他就顺利地成佛了。

佛教里有须弥山,就是盘古大陆中心的苏美尔山的音译。佛教里还有一个双头鸟的图形,叫共命之鸟,就是苏美尔文明的标志。两头共用一体,一荣俱荣,一死皆死。任何一个头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存在,彼此是共生共灭的“命运共同体”。可引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命运共同体、自然命运共同体。在当时,苏美尔文明是城邦制,每个地区、每座城市都有其侧重发展方向,都不一样,依靠强大的物流整合到一起,成为共同体,成就了苏美尔文明,发展成为非常高级的文明。

苏美尔文明不但有二维码技术和电子书,甚至尝试过研发制造机器人。苏美尔文明开发积累的机器人技术后来被内陆文明的蚩尤阵营得到。蚩尤和黄帝大战时又开发出了金属机器人,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苏美尔国的首都建在盘古大陆中心最高的“苏美尔山(印度佛教中音译为须弥山)”的附近。火星人传授苏美尔人科技时透露:在“苏美尔山”的山顶上曾有一座“通天塔”,后来断裂了,以致人类再也上不了“天”了。苏美尔人心想:“原来传说是真的!”于是暗暗记在了心里,后来,等他们的科技足够发达了,就想代表人类重新上“天”。像之前圣星人造的那种通天塔他们肯定造不出来,他们只能按照火星人提供的方案和图纸,举全国之力修一座前所未有的通天塔,后人在传说中称其为“巴别塔”,其实这就是一座特别巨大的火箭发射塔!

火箭发射塔是火箭发射前的准备场所。等火箭组装测试完成后,就运输到发射塔,然后进行燃料加注,进行发射前的最后测试及准备。就在火箭发射塔修到一半的时候,苏美尔人美好的梦想破碎了,因为他们的文明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浩劫。

史前核战争

沿海文明(包含了古印度文明的苏美尔文明)不是毁于天灾,而是毁于人类的自相残杀——史前核战争(发生在公元前3150年左右)。古印度史诗中记载:“敌人先挑起了战争,神(火星人)鼓动阿尊那迎战。但神(火星人)不直接参与这场战争(因为敌人是圣星人扶持的亚特兰蒂斯人,火星人不知道此时亚特兰蒂斯人已经叛变了圣星人)。敌人射出了普通弹头的智能导弹,阿尊那采用了神(火星人)早就准备好的反制技术,令导弹调头回射敌方,敌人被导弹摧毁。”敌人恼羞成怒,动用了装载核弹头的导弹进行偷袭,摧毁了沿海文明的多座重要城市。下节对核大战有详细介绍,这也相当于神的代理人之间的战争。

作者批注:史前文明的智能导弹,就像智能手机或智能汽车一样,被科技更加强大的黑客瞬间黑入系统,不受原来的控制或被黑客控制。因此,在高度智能化的大同世界,不能有坏人和害虫,不然每天都有很多车祸,这都算轻的,比较严重点,有可能有无数智能导弹在天上乱飞。最严重的情况,就是核武器系统被黑,人类文明退回石器时代。

苏美尔文明的共命之鸟标志,预示了核战双方玉石俱焚的结局,也告诉了后人:要和平,不要核平。

沿海文明(包含了古印度文明的苏美尔文明)的人类失去了家园,逃难者流落到盘古大陆中部地区(后来的东非和中非地区),加入了内陆文明的蚩尤阵营——下埃及。内陆文明当时分为两个阵营,蚩尤统治的下埃及(东非和中非),黄帝统治的上埃及(西非和北非)。后面的《三皇五帝》章节会详细讲解内陆文明。

在核战争过后,受到核污染的沿海地区出现了变异的动植物,海、陆、空各个种类的都有。后来它们被人类记录到了《山海图》中,即《山海经》中的某些怪兽。变异的基因不稳定,传了几代就消退了,再加上环境的变化或者人为的破坏,这些怪兽就逐渐地灭绝了。

《山海经》是人类根据《山海图》编写的,里面那些奇奇怪怪的物种是后人看着图来描述和形容的,比如,有些是受到了人类核战争的污染而产生的,有的是圣星人的试验品,还有的是中原人没见过的存在于其他地区的物种,根据记载加上想象,然后重新描述出来的。

岛屿文明和内陆文明

第四次人类文明就是以核战争毁灭沿海文明的岛屿文明,也叫亚特兰蒂斯文明,由饮食文明(第二次人类文明)的探险者在盘古大陆之西的海中巨岛(大西洲)上建立,这个巨岛(大西洲)位于后来的印度洋。风蛇灾难后,火星人悄悄地帮助沿海文明(第三次人类文明),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为了制衡沿海文明,让人类历史回归正常的轨道,圣星人对亚特兰蒂斯文明(第四次人类文明)进行了扶助,使其文明水平甚至超过了21世纪的人类文明,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亚特兰蒂斯人最后误入歧途,引发了人类核大战,破坏了地球环境,甚至背叛了圣星人,最终触怒了圣星人。作为惩罚,亚特兰蒂斯文明所在的巨岛被圣星人沉没,代表第四次人类文明的亚特兰蒂斯文明也就随之毁灭了。

第五次人类文明就是内陆文明,由“饮食文明”位于盘古大陆内陆的幸存者在7000年前(公元前5000年左右)建立。饮食文明被风蛇灾难毁灭后,这些幸存者很快就退回到了原始社会、石器时代,过起了走一个地方吃一个地方的游牧生活,于是他们开始重新认识大自然。直至有一天,他们遇上了隐居的玛雅文明,玛雅文明向难民们伸出援手。这是玛雅文明在向圣星人报恩,因为人类的创造者——圣星人曾拯救和帮助过玛雅文明。正是在圣星人的传授下,玛雅人得以建造无比坚固的金字塔,结合地下洞穴,玛雅人成功地抵挡了之前171次地球反转带来的风蛇灾难,因此玛雅人积累了很多应对地球反转的经验。

玛雅文明向内陆文明提供了优良的农作物种子,这是圣星人在很久以前提供给玛雅人的,非常适应玛雅文明所处的北纬30度到南纬30度之间的地区的气候条件。在农作物被种下之后,不须频繁劳作,只等丰收就可以了。而且只要播种一次,就可以收获数年。因为之前地轴没有倾斜,地球上所有地区都没有季节变化。

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内陆文明的人类文明得到了玛雅文明赠送的农作物种子,得以在北纬30度及其附近地区发展文明,人口繁衍的越来越多。后来,圣星人为了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去建造金字塔,又给人类发了不少适合北纬30度地区的高产种子。人类进入农耕文明以后,主要就在北纬30度及其附近地区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世界奇迹都分布在北纬30度及其附近地区的原因。而流落在其他纬度地区的人类只能过着采集和狩猎的游牧生活。

作者批注:盘古大陆地图上,从左到右依次有: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包含了古印度文明),亚特兰蒂斯文明,都是人类生存最舒服的地方,先后都成为最发达的地方。

后来地轴倾斜以后,北纬30度到南纬30度依然是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零度以下的地方是不适合人类穿单衣生存的。中国东北的冬天零下三十多度到五十多度,人们得包得像粽子一样。在更冷的西伯利亚地区的一个洞穴中,考古学家竟然发现了人类的指骨化石,经检测属于一个生活在4.8万年到3万年前的古人类儿童,他(她)大约只有6岁左右。就算当时大陆没有漂移,地轴没有倾斜,西伯利亚一直是春天或秋天,人如果不穿衣服的话也会很冷。因此只有史前文明能解释这个化石。俄罗斯考古团队还在西伯利亚还挖掘出了一些神秘物件,这些物件的外形看起来像是圆环,而且上面还分布着类似导线和元件等现代电子技术的东西。该考古团队的考古人员一开始认为这是现代人类文明遗留下的痕迹,鉴定以后,才发现该圆环状物已经有超过2万年的历史了,说明了人类史前文明的存在。

内陆文明最先进的地区在后来的西非和北非一带(撒哈拉地区),也就是上埃及地区,当时这些地区紧挨着中美洲(玛雅文明所在地)且纬度范围相同。撒哈拉之前并不是沙漠,这里曾经草木旺盛、繁荣发达,后来的人类科学家在这里的地下发现有很多史前城市遗址。

公元前3150年左右,沿海文明(包含了古印度文明的苏美尔文明)被亚特兰蒂斯文明以核战争毁灭。随后,亚特兰蒂斯文明又被神级外星人沉没。从这时起,内陆文明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主演。圣星人空降到上埃及登录附体为管理层人员,统一了上下埃及,建立了上古中国(后人将其称为古埃及,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和后来的埃及重合,但和后来的埃及并没有传承关系),然后又统一了盘古大陆全世界,并用一千年左右的时间在地球北纬30度左右的地区建设了一系列建筑奇迹,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上古中国的金字塔。历史书上写着:从公元前3150年开始,古埃及文明诞生……

到了公元前2297年(4300年前),月球远离地球导致盘古大陆解体,人类文明遭遇了巨大的灾难,然后步履艰难、跌跌撞撞地发展到公元21世纪。之前历次史前文明的痕迹,被洪水清洗、被地磁破坏、被核聚变武器高温擦除、在盘古大陆解体漂移时沉没。每次人类文明毁灭的时候,都会有一部分文明资料保存了下来,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然后慢慢地失传。后人只能从仅存的一些片言只语的资料中,拼凑出五次人类文明的影子。如果全宇宙的生灵通过了2012宇宙末日的终极审判,地球人类将在经过一百多年的过渡期后,进入一个崭新的文明阶段!

人类文明史总结

总结:

第一次人类文明:超能力文明,神(圣星人)用来自恐龙的生物材料创造了超能力文明的祖先,这是第一代可以自我繁殖的真正的人类文明,毁于“天”(月球)降下大洪水和盘古大陆冰川融化带来的水灾。超能力文明的幸存者建立了第二次人类文明:饮食文明,其毁于地球磁极翻转带来的风蛇灾难。地球反方向自转后,又分化出了内陆文明、沿海文明和岛屿文明这三个同时存在的人类文明。第三次人类文明:沿海文明(苏美尔文明)最发达,但被岛屿文明(亚特兰蒂斯)以核战争毁灭。第四次人类文明:岛屿文明(亚特兰蒂斯),因背叛神(圣星人),被神(圣星人)以技术手段将岛屿沉没。第五次人类文明:内陆文明,虽然最落后,但最终统一了上下埃及建立了上古中国(后人将其称为古埃及,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和后来的埃及重合,但是和后来的埃及并没有传承关系),又统一了全世界。沿海文明(苏美尔文明)的幸存者加入了古埃及(上古中国)。三皇五帝夏朝之后,苏美尔人建立了商朝,向东迁都五次,最后定都中原,成为中原统治者,融入中原文明后发展为中华文明。后来中华文明又将很多文明融入其中,所以中华文明是从第一次人类文明一直传承到21世纪的文明,代表了整个人类文明,因此中华文明的人认为自己是龙(恐龙)的传人。

(史前文明确实有,但也不可能多如牛毛。不然,地球上的矿石、煤炭和石油等资源都会有被开采过的痕迹,甚至会被开采得枯竭了。因此史前文明是有限的,并且被神级外星人管治,只能开采露天矿石,不能破坏地球环境。不然地球就不是今天的样子了,看看人类在科技爆发以后的短短两百年的时间里,把地球变成啥样了?现在地球已经严重超载了!资源早就不够用了!2018年初有一个新闻,说南非开普敦已经没有水了。当地政府估算,到2018年4月12日,开普敦将无法再从水库取水。届时,城市的水厂将彻底中断供水,开普敦会成为全球第一个断水的大都市。谁又会是下一个?如果人类不知顺应天道,后果自己想吧。)


《宇宙通鉴升级版》下部第二回第五节沿海文明(苏美尔文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