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强行转专业申请,终获专排第一offer,记录我的2019

个人背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物理系
GPA:3.5/4.3
申请方向:计算机科学相关
托福:101
GRE:153+166+3.5
学习与科研经历:本校凝聚态计算方向实验室经历两段;牛津与剑桥暑期学校;西澳大学暑期科研,一篇机器学习应用于天文学图像检测文章共同一作待投
申请结果:
CMU MITS MS, UCLA ECE MS, NEU CS MS, USC analytics,还有众多别的学校WL结果没出
初入中科大
作为一个还没有进入大学就早已坚定大学后去北美念书的我,从没有过是否要保研或者是出国读书的纠结。但是那时的我并没有想好我将来要做什么工作,自己真正热爱的学科是什么。父母的建议是选择学习一门能打上扎实基础的数学物理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兴趣最终选择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凭借自招的不错发挥我选择了到中科大的物理系学习。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这个选择陪伴了我接下来硬核学习的大学四年。刚入学的我立马感受到了我与物理学院周围人水平的巨大差距,我几乎将我的所有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学校的课程中。我在大学的第一年中,在我上过的所有物理课程的课堂中,我总有一种只有我一个人需要听讲的感觉,因为老师讲的内容对于旁边的同学来说是在高中中早已掌握的知识,而且相比物理竞赛的内容则远远简单。在中科大有一种风气,各个老师们也经常讲,就是GPA对出国很重要,如果你现在不知道要做什么,就把GPA刷高吧!这种无形的压力着实令人窒息。
不断刻苦地学习着,我慢慢地从一个对物理什么都不懂的人慢慢地成为了旁边同学的一员,能逐渐听得懂旁边的大佬高谈阔论的一些高端的问题和技巧,我发现我的努力确实有用。时间花在哪都看得到。
确定转专业申请
不可否认,不论哪门课程努力学习后能够考一个不错的分数是着实令人兴奋的。但是在中科大这个“成绩很重要”的氛围下,我发现我逐渐变成了为了拿高分而学习,而不对具体的知识内容感兴趣。宿舍里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同学,我们之间最常说的便是:“这个考试考不考?不考我不看了”,“我猜考试这么难,如果真出了难题,我就写这个”。我曾经仔细想来这个问题,看着旁边其他许多同学学得乐在其中,意识到我对物理得学习没有那么有兴趣不在于中科大浓厚的唯GPA风气,而是在于自己并不是对物理这个专业有特别感兴趣。
最终坚定我要转行的事情发生在我参加英国牛津暑期学校的时候,我与几位同学相约提早一周去伦敦游玩,在晚上一起讨论了未来的规划。其中一位现在已经是加州理工准物理博士的好友看了看我说,你确实对物理兴趣不大,分数不代表什么,何况你理论力学考了90(GPA 4.0)是因为只能考90,我4.3是因为GPA最高只有4.3。。。(不是他太自大哈哈哈其实我们关系很不错)。
签约世毕盟与专业的选择
与世毕盟相识是在大二上学期,在从英国回来的同时,我就选择了世毕盟。由于觉得学校的学习与备考英语需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所以几乎是毫不犹豫的选择B计划全包服务。在第一次meeting的时候就与mentor(Stanford PhD)讨论了以后未来的发展方向,mentor跟我分析了我的兴趣情况与未来各行各业的发展情况,推荐我申请计算机(果然现在是全民转计算机)。我决定申请计算机后,mentor又给我规划了我在接下来一年需要做的转行准备:转换目前的实验室进入凝聚态计算的实验室,暑期科研中申请计算机与物理结合的方向,最终申请北美计算机硕士。其实我觉得这是签约世毕盟(GGU)后带给我的最重要的决定,这直接决定了我未来要做什么,走哪条路,成为什么样的人。
由于物理系的课程中也有许多需要编程的课程,我从下定决心转计算机后十分看重这些课程的学习,并且上Coursera自学了许多关于机器学习的知识,为实验室的运用和暑期科研做了准备。
暑期科研
暑期科研的申请在中科大一般分两种,一种是走学校提供的项目,另一种是自己联系海外教授套磁。我两步同时进行了准备,一方面申请了学校去西澳大学的暑期科研机器学习项目,另一方面广发套磁信给海外计算机系教授。其中需要准备的材料繁多,没有世毕盟培训师姐姐的巨大帮助我是完全解决不了这么大的工作量。最终我过了学校项目的选拔,也收到了一些海外教授的offer。
我在世毕盟的Mentor对这些项目进行了分析,最终我选择了学校的暑期科研项目,因为根据往届经验,申请了这个暑期科研项目的本校同学转申计算机的结果都很不错,并且这是一个直接的机器学习project,不会有去了暑期科研最终变成暑期旅游的风险。。
暑研的经历十分的顺利,自己跟带我的导师合作的十分愉快,他十分慷慨的给我写了推荐信并一起完成了一篇论文。
申请阶段
申请阶段我要隆重的感谢我的培训师姐姐和mentor,是他们帮我选择了学校和帮我填写了很多很多任务量繁重的申请。因为北美申请cs硕士项目竞争极其激烈,更何况作为转专业申请难度比较大,本身我为了让我能够不会被“全聚德”,我决定申请很多很多学校来保证录取。现在回想如果自己DIY申请,在大四我还需要冲刺英语的时候可能真的无法完成这么繁重的工作量。
值得说一说我申请到CS梦校CMU的经历,申请的流程中,CMU发来了录制面试视频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录制视频不尴尬,我写了一份中文稿子给了我在世毕盟的指导团队,而后被润色成了英文稿。背了一天录制了无数遍后终于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视频。接下来CMU发来邮件,需要完成编程能力测试,编程测试要求很高,按要求需要4个小时完成4道大题,两道题使用C语言两道题使用java语言。我知道java语言在工业界使用十分广泛,但对于只会python和c的我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曾经想过放弃,但是感谢女朋友的鼓励,我决定试一把。我按照世毕盟总结的例题和往届经验,三天速成从头学习java并刷完了往届的题目。在我开始考试的时候,有一道题目跟往届的题目思路几乎差不多,我就靠着这一点“运气”做了4道中的3道半,算是完成了测试。虽说我申请了很多学校很多项目,但是CMU无疑是我花了最多心力的一个。功夫不负有心人,CMU录取了我,我的申请也随着offer的到来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