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安娜卡列宁娜,妈妈更加担心我不结婚了


00:00 你好啊,安娜卡列宁娜,上期大家在评论区都在探讨说托尔斯泰自己对安娜的态度,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我觉得他肯定是矛盾的,他一定不会去纯粹的去歌颂一个自由爱情浪漫主义式的,他还是强调了人在他的时代被生活浸透的那部分,要不然就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的小说。
00:27
那之所以伟大,所以安娜的悲剧不是浪漫主义式的,而是更加残忍的,不仅爱情是悲剧,就连他这个人本身都受到了质疑,其实这是我们很多时候就是想象不到的,就是我作为一个读者或者他同时代的人都在质疑他。那如果浪漫的写法就是托尔斯泰会着重怎么写,他会写那个安娜的姑母是怎么强迫安娜嫁给有钱的那个卡列宁,强迫她就必须嫁给他,安娜悲伤欲绝,最后婚姻果然痛苦。然后卡列宁娜一定是在外面各种就是有外遇,直到安娜遇见了自己的真爱夫隆斯基,但是安娜不敢去爱,最后选择了自杀,化成了蛾子。那这么写大家都会剧烈的同情安娜对吧?但这样的安娜其实是过于浪漫主义了,现在的这个安娜你讨厌她那就对了,因为我们都是被生活浸透了的人,我们都是务实的社会人,那些脱离现实生活的人都会成为了异类,过去今天都是。所以安娜的一切都只是对自己的一种浪漫式的意义。
01:41
在旁人看来,就像安娜死后,弗隆斯基的母亲聊到他的时候,非常寡淡的评论他,说他不过是个坏女人,这种不顾一切的热情有什么意义,不过是证明他有些特别罢了。多么悲剧中的悲剧。所以我知道我 20 岁的时候尚且有点理解安娜的热情,因为那时候我们也纯粹热情,但现在我很难带入他了,那也不过是我被生活浸透了,一个务实的社会人,一种对生活的义务干扰着我对一切过度的自由思想,一切过于热烈的思想,那种不顾一切缺乏理性的真实,我都会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万不得已的时候我才表示出一点,嗯,礼貌式的赞扬,但我知道我不会成为这样的人,我深深的知道,绝对不会。
02:38
所以我觉得恋爱中的或者婚姻中的男人女人,其实都该看一下安娜,她不会给你答案,但是她会告诉你一些让你进入生活的一些你可以理解成通俗的幸福。看原著里面有大量的细节,我现在没办法在视频里面描述,那些细节就是我们生活里面常说的无关痛痒,难以名状,构不成什么重大的意义,甚至形成不了剧烈的爱恨的细节。但他们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点一点的影响着我们的爱情,婚姻,我不懂,影响着我们对这些感情的触觉,尤其像安娜这样的更加敏锐敏感的女性,就像安娜为什么她说她讨厌她那个她丈夫扳手指时发出的那个声音,咯哒咯哒哒。这个只有在具体的生活中才会感受到的一种细节,那些久而久之的厌恶,它不断的积压,一个本来无所谓的行为都会触动到安娜的反感。就好像有个电影里面,一个男人每天习惯的乱扔袜子,久而久之都会让他妻子感到一种愤怒。那同样的,一个女人每天都不停的在盘查男人,非常的幽怨,久而久之就会让这个男人感到一种就是疲倦,所以他们对愤怒和不满的理解变得错位了,不能达成一致。
03:58
我应该是在沃尔夫的那一期,其实聊过这个,就大家压抑的点,积压的点会不一样,相互指责,相互不理解。但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你根本不理解我的时候,你只意识到对方不理解你,同时你没有意识到其实你也不理解对方,他是错位的。当然了,我现在没有结婚,我好像能站在这种双方的角度,我自以为是的做到,我都能理解,也许有一天我被婚姻浸透了,也会彻底的倒下。男人的一边成为乱扔袜子,多看妻子一眼都会闹心的占腐。我妻子毅然回到小说,安娜在生下弗隆斯基的孩子,弗隆斯基因为见到卡列宁本人了,并且卡列宁在自己的妻子的情人面前依然表现出一种大度,那弗隆斯基感到非常的羞愧。在他自杀失败之后,他和安娜带着他们的女儿,然后私奔到了意大利,在那里开始了二人世界。
05:02
在他们彻底的公开私情准备私奔之前,其实安娜的哥哥奥布隆斯基,上一期我继承了安娜的弟弟,有人指出来了,是安娜的哥哥奥布隆斯基已经出面和卡列宁其实谈过安娜离婚的事情了,那这段时期的卡列宁自己也把自己推到了一个更加高尚的位置。其实卡列宁你甭管他虚不虚伪,但是当他某些时候,他这个理性会自省,会为了表演的这样的一个人。虚伪的人会表演吗?这时候他会,哪怕是表演出来的一种高尚,他把自己推到了这样一个高尚的位置,他的想法就是即使别人扇了我左脸,那么他要扇我右脸的话,我也会把头伸出去,我也愿意。这时候他是这么想自己的。
05:46
在这种突如而来的基督徒般的高尚思想下,卡列宁这时候其实是彻底的决定,说我就放弃了安娜,他不仅同意和安娜离婚,甚至也同意说儿子也可以跟安娜了,那其实这时候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决定了,他就是可以彻底的跟弗隆斯基正式的在一起的。但是这就是大家为什么对安娜产生了一些质疑的地方,就是安娜这时候却突然的不想离婚了,而且很坚定,然后就这样和弗隆斯基两个人带着私奔的这种感觉,两个人就去意大利了,安娜为什么不离婚啊?因为安娜不希望利用卡列宁对他的这种宽恕,也不想快速的走进一种新的幸福中,那会让自己更加的憎恶自己,毕竟自己错了,对吧?所以他希望自己不能走进理想的婚姻,他要让自己受苦,带着一种惩罚式的东西。
06:39
安娜这一点其实是他并不真的坏自死,但是这么做安娜又犯了一个后来的错误,那就是弗隆斯基算什么呢?对吧?他可是要跟你结婚的这样的一个人啊。安娜这里是这么想的,我失去了我最珍爱的东西,失去了我的名誉和儿子,我做错了事,所以我并不希求幸福,也不想离婚,我将为我的耻辱和离开我的儿子而受苦。但是不管安娜多么真诚的打算受苦,他却没有受一点苦,耻辱也没有。以他们两人所富有的机制,由于在国外躲避着俄国富人,他们从来不曾把自己至于会遭受道德上指责的禁地。而且无论在哪里,他们遇见的人们总是赚的好像完全理解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这点上,其实讲实话,安娜,我觉得托尔斯泰写的厉害的地方是人是相通的,人的性格是相通的,很多人我们喜欢这个人性格上的某一部分就是觉得他很豁达,你在这个点上你喜欢他可能在另外一个点上的时候,他表现出来做的行为你又开始很反感他,就觉得太过了。这个安娜也是相通的,安娜非常的单向,他很真诚,但也很单向。还有一点,我觉得安娜是害怕婚姻的,不能叫害怕,或者说是她害怕再次约束她离开卡列宁,嫁给弗朗斯基,再次进入婚姻生活,本质上没有区别。安娜要的是什么,后来也会越来越清楚。他要纯粹的爱情,不带有任何的约束性质的,发自本能的纯爱,不带有社会性质的婚姻就是形式的社会的。
08:15
安娜后来说过,爱情不需要婚姻这种形式来证明,所以安娜应该嫁给谁,应该嫁给哲学家、诗人、艺术家,嫁给萨特就对了,但或许他会有新的烦恼。在意大利的生活其实就是非常的爱情的生活,所谓纯粹爱情的生活,大致就是相当于情侣或者新婚的人。度蜜月的那段时间,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感觉生活正要重新开始,大家的新鲜感也在还有一笔收彩礼的钱,专门用来做这件事情,不需要为生活特别的困扰,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对吧?度蜜月,那这就是爱情里面那种甜度达到峰值时候的那段时间,可能蜜月最后几天也就已经开始吵架了,但是这段生活注定了是缺乏生命力的,如果这段生活太长,比如度蜜月,你们度了半年一年,但这段生活最后你会发现是缺乏生命力的。
09:14
他们虽然快乐,但这种快乐基于,首先基于芙蓉斯基非常的有钱,其次他们当时在意大利接触的都是艺术家,说到底都是一些自由思想的人,甚至有些是非常的极端自由思想的人,对人生的这种规则,对道德的理解都不是上流社会的那一套,也不是底层的人民的那一套。所以他们俩在这个环境里面没有受到任何的道德上的面上面的指责和压力,但是他们的生活也是缺乏一种价值感的,这种价值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最通俗的人的自我价值的一种认同吗?安娜可能无所谓,因为在那个年代,贵族女性她们本来也是不需要工作的,她们在这方面不会有这样的一种价值的失落。但是芙蓉斯基毕竟也是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他是放弃了当时大多男人该有的一种社会的一种追求的,比如赚钱,比如升官。
10:12
安娜认为爱情就是最大的意义了,弗洛斯基希望自己也可以如此,但随着时间,他们都会觉得乏味了,就好像很多人说觉得生活有一天就是觉得太累了,然后去什么大理啊,去什么这个丽江生活。但是如果你无所事事的生活一个两三年,甚至都不要那么久,你会发现那种过于闲散的生活,有种虚度生命的那种罪恶感,即使你不缺钱,也会觉得丧失了人生的斗志。
10:44
于是在意大利的这段时期,弗隆斯基不得不开始找事做,他开始追求艺术了,他也开始学习绘画,认识了一些画家,从事艺术方面的创作,但终究他在这方面不具有天赋,他可能也没那么爱他。两个人在意大利的生活的几年,越来越觉得受不了这种生活了,于是他们又再次回到了俄罗斯那。虽然这个时候弗隆斯基亚依然表现出强烈的爱着安娜,到处迁就他,但是这段生活必定让弗隆斯基多了更多的一些想法了。弗隆斯基的想法放到今天,其实我觉得大多数人甚至女生对男生的那种理解里面,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就是他要有自己的事业可以做,而不是只是围绕着安娜,但是安娜的世界里面只有爱情了,弗隆斯基就是这个爱情的代名词,他们的人生的理解于是这时候就出现了那种分歧了。
11:45
我觉得这也是今天我们不太讨厌弗隆斯基的一个地方,就是这个男人过去虽然是一个有钱的这样的一个富家子弟,但是最起码他遇到安娜之后,他确实是一心一意的,而且他思考之后,他放弃了很多,这是安娜没有意识到弗隆斯基为自己是放弃了一些东西的。安娜只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里面,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爱的人不是只为爱情而活着的,他曾经也有过公民心,然后后来放弃了,带着一种负罪感。他也曾经为安娜自杀过,和安娜无所事事地享受了几年的这种情欲,当他再次回到俄罗斯的时候,他决定建一所医院。他试图在这样的一些带着拯救色彩的事业中重新开始寻找自己的价值,多少有一种赎罪的感觉在里面。
12:37
他们两个人的矛盾就像大多婚姻中的人所遇到的困境是一样的,他们看上去谁都没有做错什么原则性的事情,又都依然保持着疯狂的爱着对方,可为什么他们还会越来越不再理解,越来越逐渐的相互的憎恨?弗劳斯基这时候其实虽然一直保持着对安娜的这种怜爱,但是他显然已经开始有些那种疲态了,他们觉得是不是就是不爱了,然后疯狂的想要验证,这种验证往往在表现手法上会非常的表面极端。
13:14
我有个朋友秀爱就秀得非常的表面很亲密,然后我偶尔会觉得恶心,然后不断的就跟他女朋友在汇报自己在干嘛,不断的表现出怕对方辛苦,其实自己也并没有帮对方什么,那就是一种表面的一种示爱,但是可能他当时的女朋友也很喜欢这种验证爱情的方式,但是随着时间他们的形式感和现实生活的具体的反差,会让人相互的开始憎恶那些最会秀爱的人。结果在生活中却完全不能承担家庭义务的时候,也不能包容的时候。
13:52
虽然他在爱情的过程中表现出极端的宠溺,但是这种表面的秀,其实他可能并不需要自己付出太多,简单来说,他可能不愿意真正每天做饭,让妻子让丈夫作为一个便当带到公司里面去这种生活的,但是他愿意两个人在点外卖之后,或者在咖啡店吃一个蛋糕的时候说,亲爱的来张嘴,你先吃第一口对吧?恶心自我了也没有,也挺好的,并不恶心,没有一个人的人生只是靠爱情就能支撑起来的。
14:26
我觉得再回到莫斯科后,安娜虽然后来他们住在乡下的豪宅里面,但是这时候安娜一不关心女儿全都是家庭教师保姆奶妈带大的,他嫂子有一次来他们家住了一个晚上,问他女儿长了几颗乳牙,安娜才发现他根本不知道,他已经好久没有关心过具体了。另外安娜也并不操持家务,过去他还会管家务的,当然了,那时候的贵族太管家务,无非就是指使他,这个可以做,那个可以做,你给我把这个洗了,那个换了,就这件事儿。同样这时候也是安娜的嫂子发现了安娜,这时候家里面虽然一切井井有条,但是他观察到全是弗隆斯基在打点,在管理一切,安娜只负责自己好看优雅,安娜只负责爱情了,安娜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啊?多少有种人生啊,失去了生活的那种方向了,失去了具体生活的方向了,自暴自弃的这种过度的自由思想通知了他,他不结婚,所以他意识不到孩子和家庭对他再是一种义务了,他已经放弃了他憎恶这种义务,他现在只要爱情,他嫂子就是曾经多么的崇拜安娜这个女人。
15:44
但那一次在他家只住了一晚上,他就很快的想要离开他们家,因为他看到的安娜彻底的脱离了一种传统家庭的秩序了。他嫂子多莉完全不理解现在的安娜了,曾经他认为安娜富有思想,自己想要接近他,靠近他。安娜曾经那么的优雅冷静,现在他觉得他无法跟他共情了,不在一个世界了,价值观完全是不一样的。安娜这时候自己其实也感到自己被世界抛弃了,人的那种自弃自暴,自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一旦开始这样,它会变得越来越差劲。
16:23
上流社会抛弃安娜是必然的,但曾经喜欢自己的人也在抛弃他,他更加疯狂的想要抓住芙隆斯基,抓住爱情,于是他陷入了病态的这种掌控欲了,他开始变得非常的嫉妒弗隆斯基只要一天不在家,他开始就怀疑他。弗隆斯基只要晚上回来的时候晚了一点,他就指责他不再爱自己了。这段时期两个人都不提他们恼怒的原因,但是每个人都觉得错在对方,一有借口就向对方证明一下。
16:55
对安娜来说,弗隆斯基以及他的习惯、思想、愿望、心理和生理上的特质只是一种东西,就是爱女人。而安娜觉得这种爱情应该完全集中在他自己一个人身上,这种爱情现在日渐的减退。因此按照安娜的判断,弗隆斯基的一部分爱情一定是转移到别的女人或者某一个女人身上了,因此他就嫉妒起来了,他并非嫉妒某一个女人,而是嫉妒他爱情的减退,安娜还没有嫉妒的对象,他正在寻找。有一点迹象,他就嫉妒。事实上,弗洛斯基并没有别的女人,但他确实也已经开始反感安娜了。这就是有时候嫉妒会使人变形,会让人变得极端,这时候你就变得不再从容,不再优雅了。弗隆斯基当初爱上安娜,恰恰是因为他的这种魅力,但是现在他的这种魅力在不断的消失,而弗罗斯基就更加感到厌倦了,这就是生活。为了挽救爱情,安娜这时候甚至想到是不是可以跟卡列宁离婚,然后嫁给弗隆斯基,这样彻底的抓住他。他曾经多么忽略这件事情,认为弗隆斯基也应该跟自己一样,只追求一种纯粹的爱情。
18:10
什么婚姻这种形式不重要,但是弗隆斯基其实是一个想要名分的这样的一个人,他不能总是以前人的身份跟他相处,年轻的时候我们可能无所谓,但是随着年龄,他总是需要一种正常的生活的状态的,这就是人不能太彻底的脱离绝大多数人幸福的这个标准。小说第一句话幸福的一种通用。但是安娜的悲剧就在这里,安娜这时候她想要离婚了,但她却离不了了,因为卡列宁这时候她全部的家务事交给一个曾经很喜欢她的一个伯爵夫人来打理了。这个女人对安娜那不是报以任何男人的怜悯了,她带着一种报复处理了这件事情,卡列宁也早就对安娜不再有任何的同情了,所以她也就放任这个伯爵夫人来处理她和安娜之间的这些事情了,所以安娜没有能离婚,弗隆斯基也永远不能跟他组成新的家庭了,爱情不再是统治一切的了,凌驾在一切之上的那种伟大的爱了。
19:19
这时候的安娜其实是有点病态的,他一个人在家里面开始自言自语,一会愤怒,一会把问题推到别人身上,但一会又努力的自省,控制自己,安慰自己是不是过于敏感了。要学会相信芙隆斯基,可是当芙隆斯基晚上回家晚了的时候,他还是会克制不了安娜长期靠那个马啡让自己安定下来。
19:44
其实你细想,如果从心理学分析,安娜其实是一个一直以来心理上都有疾病的这样的一个人,她优雅,说话很慢,但其实和卡列宁有时候对话的时候又非常的容易怒,经常卡列宁没说完他就开始愤怒了,他的不幸的婚姻让他的心理一直处在这样的一个病态中。最后安娜因为弗劳斯基没有马上回复自己一封信,就这样一件事情,他开始彻底的崩溃了,那一下他就要马上见到弗隆斯基,就是那么的当下,好像一分钟都等不了,就要当面问个明白。这个其实也不难理解,我有个朋友,因为当年他女友跟他分手那一瞬间,就是他立马就要买票,恨不得一秒钟不能等,一定要去见到他本人,得到一个答案,哪怕一切那么的明确了,但是这一刻他的理性是丢失的,好像必须要看着他的眼睛听他再说一遍。这种千里奔袭是带着很多年的那种理想的破碎,一种强烈的压抑跟愤怒是必须要通过这种千里奔袭的这种仪式感来解决的,甚至这个路途越痛苦,自己好像就越快乐。我有一次在视频里面好像说在地铁上有一个年轻人,什么把花摔得粉碎,这个事情是真实的,它其实是在高铁上发生的,有一年我大概是去南京嘛,看到高铁上有个年轻人,然后抱着花,然后很悲伤的,然后突然就是把花这样子摔得粉碎,把旁边的人都吓坏了。也许那一刻他一定觉得地铁的车厢太过于压抑了,那这时候的安娜也是一样的,安娜开始暴走,这段土耳斯在写的太好了,把一个人精神的那种扭曲意识的错乱写得非常的到位,这种写法一定是托尔斯泰真实的经历,我相信安娜这时候是放弃了人性中本该被压抑的部分的。他走在大街上,看到大街上其他的小孩子们快乐的玩耍,在他的心里面,他觉得这些小孩非常的烦人,他看到那些勤劳的妇女,他觉得他们非常的愚蠢,他看到那些注意到自己的一些年轻人,他觉得他们非常的丑陋可笑。他对世界报以恶意,他心底觉得生活都是恶意的,没有美好可言了,这个世界在他身上是悲剧的。他回忆世界,一种憎恨安娜,优雅的安娜,在最后的时刻,他一路往车站走,一路憎恶着这个世界,最后终于到了车站,他出产时也是在车站的,在这里他优雅的出场,当时也是和弗隆斯基的母亲侃侃而谈。而芙隆斯基也是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他,就丢掉了整个世界。但是现在的安娜已经六神无主了,他不从容了,他不知道生活的意义了,他觉得世界抛弃了他,爱情抛弃了他。他再次站在车站,回想起当时第一次见到弗隆斯基的时候,车站有一个男人被列车给压死了,当时那个他的死状非常的残忍,简直就是最悲惨的死法。
23:08
突然间,安娜回忆起他和弗隆斯基初次相逢那一天,被火车压死的那个人,他醒悟到自己该怎么办了。他迈着迅速而轻盈的步伐,走下从水塔通到铁轨的台阶,直到匆匆开过来的火车在那儿才停下来。它凝视着车厢下面,凝视着螺旋推进器锁链和缓缓开来的第一节车的大铁轮,试着衡量前轮和后轮的中心点和那个中心点正对着他的时间到那里去。他自言自语,望着头道布满沙土和煤灰的枕木上的车辆的阴影。到那里去,投到正中间。我要惩罚他摆脱所有的人和我自己。他画了个十字。这种熟悉的画十字的姿势在他心中唤起了一系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回忆。
23:58
笼罩着一切的黑暗突然破裂了。转瞬间,生命以及他过去的全部辉煌的欢乐呈现在他面前。但是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开过来的第二节车厢的车轮。车轮与车轮之间的中心点。干一和他对阵了,他就抛掉红皮包,缩着脖子,两手扶着 d 投到车厢下面,他微微的动了一下,好像准备马上又站起来一样,扑通跪下去。同一瞬间,一想到他在做什么,他吓得毛骨悚然。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为什么呀?他想站起身来,把身子养到后面去,但是什么巨大无情的东西转在他头上,从他的背上碾过去了。
24:36
上帝饶恕我的一切。他说那支蜡烛,他曾借着他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的闪烁起来,为它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碧波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热烈的安娜以最血腥的方式不得不结束了自己。而这种结束,在弗劳斯基母亲后来的一次聊天中,安娜仅仅是被认为用一种跟别人不一样的方式来热烈的爱,这种爱有什么意义?不过是显出自己的不一样罢了。这句话代表了什么?代表了你认为的最热烈的人生。也许在别人大多数人那里,不过是一种觉得你就是为了显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态度罢了,这么的简单,这么的不值得一提。于是你知道,人和人其实在情感深处是如此的不相通。
25:35
弗隆斯基是理解安娜的,因为他和他共同生活了那么久,共同爱过,但是他也是安娜悲剧的附属品,他在安娜死后把自己的人生其实也是毁了,他只能寻求一种赎罪,一种希望有意义的奉献自己。所以他自己花钱组了一个雇佣军的队伍,去参加当时的塞尔维亚跟土耳其的战争了,它纯粹的只是为了一种拯救自己的意义。
26:02
安娜的热烈在一个现实的社会里就变成了一个自私的,缺乏责任的爱情疯子。但他又带来了小说第一句话的那个问题,幸福的家庭是否也可以兼顾安娜的幸福和家庭整体的幸福?幸福的家庭,是的,幸福是不是也可以具有人性的个人的热烈的?似乎即使自由恋爱,即使安娜当初不是被他的姑母要求嫁给卡列宁,而是直接嫁给了弗隆斯基,似乎他也可能不会找到这种幸福,因为他需要的是完全的自由,纯粹不来自于其他的约束。他爱的是热烈地证明自己活着,而这种热烈是天然带有毁灭性的。热烈的人生只能活一个夏天。我最后突然意识到安娜的意义就是在于你看完觉得不理解她,拒绝她,讨厌她,因为她脱离了生活了,当你拒绝他的这种爱情的时候,你已经在心里做好一个面对了一个社会的生活的,平凡的幸福的,通用的幸福的这样的一个准备了。
27:14
而那些偶然在爱情或婚姻中突然出现的热烈的安娜的世界的那种想法,你一定深深的意识到那是多么的激烈,但是很快你就收回了这种想法,让安娜在自己的生命中偶尔出现,感到一阵害怕。于是你想一个通用的幸福在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因为通用所有人都能理解,而不会显得自己多么的和别人不一样。然后安娜卡列宁娜安娜这条线我介绍完了,然后我应该,嗯,虽然点击率肯定会很差,我还是会把裂纹的那条线然后再介绍一下裂纹的那条线的话,我之所以想要介绍,讲实话裂纹那条线其实更多的有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在里面,就是非常的看完之后有很多地方触到我自己了。那就是裂纹的那条线谈不上喜欢哪条线,但是那条线可能更加代表我。那安娜的第二期介绍到这里,喜欢我的视频点一下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