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功耗大于性能:威盛C7-M处理器样机评测(存档)
功耗大于性能:威盛C7-M处理器样机评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 09:15 PCPOP-电脑时尚[笔记本报价][笔记本新品][笔记本行情][笔记本论坛][笔记本大全][笔记本频道]
外观朴实 采用低功耗C7-M CPU
自Intel发布Sonoma平台之后,市场上大部分主流有竞争力的笔记本都归到了Intel旗下;另一方面,随着Turion64技术的不断深入,采用AMD芯的笔记本也开始涌现到竞争热潮来。无论是采用Intel还是AMD芯的机器,它们都存在一个共性,即:性能强大,但功耗偏高。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在2005年接近年底之际,一向低调的威盛(VIA)开始向低耗电CPU市场发起猛攻,推出了最新的C7移动CPU,并联合伦飞一同推出一款采用C7-M移动CPU的笔记本——伦飞E12BL。从此,低功耗笔记本移动CPU市场除了Intel之外,又多了一名竞争者:威盛C7-M。

采用C7-M CPU的伦飞E12BL

黑色的外壳 上面圆形标上打着伦飞(Twinhead)的Logo

右侧 为了配合低功耗笔记本一贯所注重的便携性,伦飞E12BL采用了12寸便携设计。从外观整体看来,这台笔记本设计得比较简谱,没有太多花哨的成分在里面;价格方面E12BL也定位于低端用户,比较适合学生朋友使用。


各角度 对于伦飞E12BL来说,相信大家最关心的是C7-M的性能与功耗如何。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会为大家详细介绍。 特色细节:屏幕效果一般 笔记本的键盘用的是灰白色,同机器整体的蓝黑色系很好得协调在了一起。

灰白色键盘

屏幕效果一般 通过实际效果看来,伦飞E12BL的显示效果不够锐利,色彩的饱满度有所欠缺。

掌托上的Logo告诉我们 该机CPU来自威盛的C7-M


扬声器位于左右掌托
三盏状态指示灯位于左掌托边缘


内置光驱 从各个细节的设计看来,伦飞E12BL虽然定位中低端,但做工还不错,不愧是出自大型的笔记本代工厂。内置光驱 基本接口一应俱全 下面再来看看E12BL的四周接口。如下图:

左侧:VGA视频输出、RJ11/RJ5网络接口、PCMCIA插槽

右侧:3×USB2.0接口、光驱、AC电源接口

后置电池设计

前置音频接口与音量调节旋钮
接口设计方面,伦飞E12BL省去了不常用的S-Video视频端子;3个USB接口也基本够用了,只不过排列得有些紧密。 CPU拆解:低功耗散热表现出色 下面,我们一起揭开VIA C7-M的神秘面纱。伦飞E12BL的底部模块化设计很方便,旋下对应的几颗螺丝后,CPU散热模块便现身了:

模块化设计

来个特写 小心旋下固定CPU风扇的几颗螺丝 这款笔记本的散热窗比较多,而且又是低功耗机器,因此在散热方面表现非常出色,噪音控制得也比较好,使用中完全不必担心烫手。

威盛C7-M CPU!

内存用的是现代颗粒
给消费者提供升级的插槽只有一个 略嫌不便

11.1V/4400mAh高容量锂电 伦飞给这款笔记本配备了一块11.1V/4400mAh高容量锂电。我们知道,C7-M由于改用IBM SOI 90nm制造工艺及L2 Cache数目不多,因此功耗已比主流笔记本的处理器更低,而C7-M又在电池续航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其Enhanced PowerSaver技术可以说是非常领先业界的。 系统属性与CPU-Z相关测试 对于笔记本的CPU性能测试,我们先拿经典的CPU-Z测试。 CPU-Z是一款测试笔记本CPU相关的软件,可测试出包括有处理器的名称、厂商、时钟频率,还可以显示出关于CPU的L1、L2的资料(大小、速度、技术),支持双处理器。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笔记本的系统属性。测试成绩分别如下:

系统属性

由于CPU-Z版本原因 这次没有检测出使用的是C7-M处理器
但主频显示为1.5GHz

CPU-Z

主板芯片组来自VIA

512MB内存 同Intel对比整机性能全测试 对于这款采用C7-M CPU的笔记本的性能测试,我们采取同Intel两款主流CPU对比的方法。测试成绩分别如下:

威盛C7-M处理器样机

C7-M 1.5GHz 测试平台︰
Twinhead E12BL
C7-M 1.5GHz ULV 128KB L2 Cache
Pentium M 1GHz ULV 1MB L2 Cache
EPIA Mini ITX C3 1.5GHz 64KB L2 Cache
DDR 333 SO-DIMM 512MB CL 2.5-3-3-7
C7-M 1.5GHz ULV
PM 1.1GHz ULV
C3 1.5GHz
PC Mark04
Total
1119
1784
998
CPU
1233
1681
1083
Memory
791
846
752
Graphics
339
443
313
3DMark 2001SE
1024 x 768@Default
1702
2145
1063
Aquamark
GFX
253
274
221
CPU
4404
5,690
3894
Mobile Mark 2002
Performance Rating
122
153
-
Battary Life Rating
332mins
256mins
-
SiSoftware Sandra
ALU
2414
3385
2291
FPU
518
1204
489
ISSE2
1151
1883
1003
Int
6395
9298
5835
Float
7171
10105
6896
编辑总结: 从上面的测试成绩我们可以看出,对比主流的Intel Pentium M处理器,C7-M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过这也在意料之中,因为C7-M的主要卖点是超低功耗,而且主攻商业市场,他们对效能要求并不会太高,相反的是更注重电池的续航能力以及系统安全性。 另外,值得赞许的是VIA表示,C7-M处理器的售价会十分平易近人,因此比起Intel还有一定优势。我们希望看到的是,VIA的C7-M能够成功打入时下AMD与Intel的市场,将来推出更高性能的C7-M双核心版本。
PS:C7-M到停产换架构都没见到双核版本,甚至65nm的VIA NANO一样没有双核,到了40nm时代才开始堆双核四核,所以这是威盛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能效比和合格的整体性能两者缺一不可,有了能效不堆核比有IPC不拉主频更迷惑(后者可能是受限于架构工艺或者物理设计水平拉不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