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缺铁性贫血动物模型【疾病动物模型】

2022-05-18 15:26 作者:吉田bio  | 我要投稿

缺铁性贫血动物模型【疾病动物模型】

【造模机制】用低铁饲料辅以定期少量放血,造成缺铁性贫血动物模型。

【造模方法】选用 4 周龄断乳健康 SD 大鼠,体重(65±10)g,雌雄分笼饲养。采用公职分析化学工作者协会(AOAC)推荐的低铁饲料配方配制动物饲料:玉米淀粉 54%,奶粉40%,豆油 5%,食盐1%。低铁饲料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铁含量为 4.8mg/kg。喂饲动物 2周后可出现缺铁性贫血表现,为加速、加重模型可加用放血法。造模前后定期观察血红蛋白含量值,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并测定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运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等指标

实验方法:低铁饲料自由进食,饮用去离子水,控制室内温度(20±2)℃,相对湿度50%~60%。每周记录 1 次体重,并剪尾测血红蛋白含量、外周血象。从第 3 周起,大鼠缺铁性贫血组除给予低铁饲养外,辅以尾静脉放血,用手揉擦或用温水(45~60℃)加温鼠尾,使之充分充血后,用剪刀剪去鼠尾约 2mm,用手轻轻从尾根部向尾尖部轻轻挤压,使失血量达 1.5~2ml,每周 2 次(视体重及前 1 周血红蛋白含量而定,最多不超过总血量的 10%)。约经 8 周放血,缺铁性贫血组动物大鼠血红蛋白含量值小于 60g/L,此时停止放血,观察 2周,血红蛋白含量值仍呈继续下降趋势,于第 10 周处死动物。

【模型特点】造模 2 周后,可出现缺铁性贫血表现,血红蛋白(g/L)由 146土9 降到 104±17;RBC(10*/L)由 7.64±1. 31 降到 4.78士1.04;血清铁(mg/L)由 0.78±0.33 降到0.32±0.21。造模 8 周后出现严重缺铁性贫血表现,Hb 下降到 60g/L,RBC,血清铁下降更明显,总铁结合力显著升高。

【应用范围】一般用于防治缺铁性贫血新药药效学研究,适合用于缺铁性贫血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研究。

【注意事项】尾静脉放血应使尾部充分充血,否则难以达到要求的放血量。

【模型评估】该模型方法简单,指标明确,不需要特殊设备。造模后定期观察到血红蛋白含量值下降,红细胞计数下降,测定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等。

文章转载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承接动物实验


缺铁性贫血动物模型【疾病动物模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