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神话chatGPT,它开启的不是下一次工业革命,而是一场存量财富的厮杀

这期看法略有不同。
真正被神化的也许是“自我意识”。
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大脑不断发育(硬件水平提高),生活经验积累(数据参数积累),后天教育深化(语言模型训练)。
记忆力与理解能力开始“涌现”。
从婴儿成长为儿童,开始记事并出现“自我意识”。
GPT大语言模型本质上是人类成长过程的一种“异构”。
因此“感性ai”的雏形实际上已经出现了。
至于无法联系现实这一点,gpt-4已经可以识别图形图像。
自从gpt-3.5量变产生质变,涌现出记忆和理解能力后,已经有力论证了方向正确。
再增加些摄像头传感器,编写一套驱动将图形数据纳入训练库中,开始理解现实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过正如马斯克所言,现在的gpt4只是MAI(平庸人工智能),是个有感情的复读机。
虽然比自动生产中的WAI(弱人工智能),那些没有感情的复读机更强大。
距离SAI(强人工智能),具有创造力和思考能力的硅基生命体,仍有相当距离。
目前来看,也许差得是又一次“大力出奇迹”。
更大规模更高性能的硬件,更多的数据参数,更加联系现实的模型训练。
不管怎样,SAI技术奇点已经隐约可见了。
近年学术界开始认为人脑是量子计算机。
假如真的是这样,那么下一次力大砖飞也许要等到量子计算机量产,并且大量部署。
至于存量搏杀这一点,我是认同的。
我们身处一个怎样的时代?——生产力严重过剩的时代。
2020年3月,多重因素作用,引发大萧条式崩盘。
这一次所有国家都没有坐以待毙,静等市场自行修复,毕竟谁也不想成为当代胡佛。
在各国“齐心协力”的无限量化宽松政策,滥发货币大水漫灌的刺激下,萧条通缩很快就消失了。
但代价是什么呢?
海量的货币涌入金融市场,逐一推高原材料期货价格,推高证券市场价格。
纳斯达克指数从2020年3月,最低时的六千点。
一路暴涨至2021年10月,最高时的一万六千点。
通胀也开始逐渐抬头,这种通胀本质上是一种滞涨。
主要因货币滥发购买力下降,再叠加供应链紊乱,过高的原材料价格形成。
如今,欧美出现滞涨,东亚出现通缩。
看起来是冰火两重天,但实际上是面对同一个问题,采取不同应对方式的结果。
通缩是同归于尽,但往好听得说,就是同甘共苦。
滞涨是劫富济贫,但往好听得说,就是物尽天择。
在生产过剩的时代背景下,gpt3.5突破了MAI奇点。
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年内。
随着WAI(弱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部署,一个运维工程师可以取代数百工人,却拿着只有十倍的薪酬。
随着MAI(平庸人工智能)在服务创作行业的部署,一个运维工程师也可以取代成百上千个客服文员,只拿十倍薪酬。
ai目前只是工具,工具不会取代人。
只是会用工具的人,将取代不会用工具的人,与过去的三次工业革命,并无二致。
但有一点是完全不一样的,ai技术注定会消灭海量的岗位,却不会有更多的岗位诞生。
曾经有人说,没法打螺丝,那就去搞创作。
非常遗憾,ai绘画,ai动画,ai语音,ai创作,已经开始击破这种幻想。
ai技术影响得不是某个行业,而是所有行业中,那些可以被替代的中下层劳动者。
生产力将会进一步提高,但人均购买力会进一步降低。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生产关系改变。
当生产活动不再需要海量的中下层生产者,只需要极少数的工程师时。
生产关系又将会成怎样?
这将是一个物竞天择,存量搏杀的时代。
巨量的中下层劳动者会被替代,跌落到社会底层。
而那些ai技术的极少数弄潮儿,则会跃升为新的中上层阶级。
并且出现巨大的阶级断层和壁垒。
在这个未来中,谁付得钱更多,就能拥有更多算力服务,拥有更强大的ai助手。
穷人与富人,将产生几乎不可逾越的能力差距,大到看起来像是不同物种。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假如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按需分配的世界中。
ai技术确实可以解放生产力(X)。
可惜……我们所有人,实际都生活在一个资本主导的世界中。
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也好。
抱有杞人忧天的警惕也罢。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谁也无法阻挡。
欢迎来到,赛博朋克世界(✓)。